宋利鵬
摘要: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政治課堂要求逐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以及合作學習的能力,鼓勵學生創新、開拓思維,在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中實現高效的學習。隨著社會以及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法已經不能適應現代初中政治教學的需要,也不利于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培養以及學習效果的實現。所以要不斷完善和采取積極有效地教學措施,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本文就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政治課堂教學的對策進行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政治課堂教學
傳統初中政治教學主要以教師講解為主,教師根據教材中的知識點和內容對學生進行灌輸,學生長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受到嚴重的限制,不利于政治教學效果的實現。新課改背景下,就應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和方法,從學生角度出發,以學生的學習和思想為主,構建高效的政治課堂。
一、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提高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動力,學生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對政治學習缺乏興趣,學習的質量和效果也明顯不高。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和學生應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從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實際認知水平出發,為學生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對政治問題進行思考和解答,逐步提高學生對政治的興趣,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學習《熱愛生命、熱愛生活》時,首先給學生一個假設,假如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將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想到三天以后,太陽再也不會在你的眼前升起,你又將如何度過那寶貴的三日?你又會讓你的眼睛停留在何處?學生的積極性一下被調動起來,大腦里的思維火花被點燃了,有的學生自己不自覺的扮演起盲人來,自己將眼睛蒙上,向前走路,折返而回,體會走路的不便;有的學生蒙上眼睛,相互梳頭,看看自己梳的怎么樣?體會生活上的困難;有的學生閉上眼鏡寫字,字跡歪歪斜斜,還有重疊現象,體會盲人學習的困難。讓學生親身體會了生命缺陷給人帶來的痛苦和不便,引發了學生對生命的認識。
二、理論與社會實際相結合
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政治內容也更加多樣化,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密切,教師可以在教學中或課后,結合當前的社會熱點問題,讓學生利用政治理論知識對社會熱點問題進行分析和探討,不斷開闊學生的視野,也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學習《資源與環境問題》后,可以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對當地的環境情況進行調查,并分析其產生的原因和解決辦法,學生在實際的調查、分析中,不斷強化自己的環保意識,對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有很大幫助。
三、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當前,在初中政治教學中,多媒體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為政治教學的開展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利用多媒體圖文并茂、動靜結合的優勢,能夠極大豐富政治教學的知識和內容,將課外的知識和內容引入課堂,能夠極大的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并且通過多媒體,能夠有效解決教學中的重點以及難點知識,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具有積極地意義。
例如學習《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時,教師可以播放中央電視臺《今日說法》一期欄目一位年輕人因沖動而殺人的案例。引導同學們討論分析案例,讓同學們走進法律。當同學們為這位年輕人判刑惋惜時,在討論過程中讓同學們在無形之中意識到法不可違,感受法律的威嚴。然后讓同學們假設在犯罪發生前,這位年輕人還可以通過哪些途徑去解決問題。讓同學們在討論發言的過程中學習如何將犯罪防患于未然。
四、加強合作學習
素質教學要求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以及合作學習能力的提高,在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教師也應積極轉變觀念,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作用,在教學中,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在問題的探討和交流中,不斷提升學生自主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識。
例如學習《伴我們一生的權利》時,教師設置問題,由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①公民的人身權利有哪些,最根本的人身權是什么?②為什么我國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權給予特殊的保護?③我們怎樣保護自己的生命健康權?④公民人格尊嚴的含義及內容?⑤怎樣維護公民的人格尊嚴?⑥公民的隱私有哪些方面,隱私權是什么,青少年怎樣保護自己的隱私權?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對問題進行分析探究,實現自主學習的目的。
五、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對于促進教學效果的實現具有積極的意義,在教學中,教師應與學生和諧的相處,關心、愛護、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學生,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用賞識的眼光來看待學生的學習,贏得學生的信任,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在積極、輕松的課堂氛圍中投入政治學習,并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六、結束語
政治在初中教學中也具有不可忽視的地位和作用,教師應積極轉變教學觀念,采取科學、有效地方法調動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中,不斷強化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高效的政治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