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鵬飛 李飛 朱江波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建設的規模和城市等級日漸擴大,但就目前國內城市的建設發展水平來看,城市發展狀況不均衡,城市建設的差距過大,在城市規劃與建設的過程中由于一些城市的建設相對滯后,對城市化整體進程產生不良影響。城市規劃與城市建設是對未來城市發展建設的各項工程進行全面的規劃與合理布局,是一定時期城市建設發展的藍圖。所以城市的建設與規劃需要做好充分的理論依據,為城市功能的發揮,人口、資源、社會的協調發展鋪平道路。城市規劃與城市建設需要引進先進的管理技術和科學的方法。
關鍵詞:城市規劃;城市建設;管理
引言
城市規劃的根本就是促進城市發展,為城市的建設提供依據,是城市合理的進行建設和城市土地合理開發利用的基礎條件,也是實現現代化社會、新型城市的主要手段。怎樣面對全新的時代,怎樣提升城市化的步調,開展好管控活動,從基礎上處理好發展時期面對的不利現象,進而切實的體現出城市在革新以及建設之中的意義,非常關鍵的一個事項就是要確保建設和管控是一起開展的。
一、城市規劃和城市建設之間的關系
我國城市規劃發展時間短,發展過程曲折,面對信息化全球化背景下日新月異的城市發展形勢,城市總體規劃顯得不夠適應,總體規劃被突破,被改變、被違反的現象屢見不鮮,在社會主義市場環境與行為的作用力下已顯得十分軟弱。另外,城市總體規劃的滯后和被動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通過對國內部分大中城市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建設的成果研究表明: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改革與完善,在工業化初期、工業化成熟期、后工業化初期、后工業化成熟期四個階段,城市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有著不同的特征和機遇。因此,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建設中必須在作好功能定位的基礎上,站在發展的角度,審時度勢,為城市的發展提供可行的規劃方案與實施計劃。
二、城市規劃的原則
(一)整體布局原則
城市規劃是對一座城市整體全面的規劃,整體布局的原則,強調的是整合性,這就要求設計者從全局的角度出發,確保整體和部分兩方面的發展能夠互相協調,是各個部分在空間布局上能夠與整體相襯托。
(二)經濟效益原則
城市建設是一個龐大的工程,涉及到巨大的經濟支出,因此在規劃設計工作中,一定秉持經濟節約的原則,對土地資源的分配和利用上一定要合理安排,科學配置,以確保城市建設投資結構的科學性、合理性。
三、我國城市規劃建設的現狀
(一)缺乏對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
長期以來,經濟追趕型發展思路是全社會的主流意識。由于人口的增長,城市住房和基礎設施供應不足、不能滿足現代生活需要的矛盾日益突出。以包頭市為例,歷史文化遺產十分豐富,但破壞嚴重,尤其是位于市區內的遺產由于城市建設的影響破壞嚴重,反映城市發展歷史的東河老城區的歷史建筑、街區等在城市建設和舊城改造中拆除未予以保留,一些歷史遺跡由于年久失修,已無法反映其歷史原貌。
(二)生態環境破壞嚴重
隨著工業和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的快速發展一方面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繁榮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與此同時也帶來了一些生態環境問題,對城市環境造成了污染并且破壞了城市及周圍的生態系統。城市中人口密集、經濟和社會活動集中,并且排放出大量的廢棄物。城市這種密集的人口活動、高物耗、高污染的產業發展對城市生態系統造成破壞,致使城市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越來越低。今年表現最為明顯的是我國中東部城市出現嚴重的霧霾天氣。
(三)城市規劃與管理體制不完善
首先,城市規劃在城市建設中的法律地位沒有得到明確的確立,現行城市規劃與管理“名不正,言不順”,在實際工作中難免縮手縮腳,嚴重影響了規劃方案的具體實施。其次,當前我國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混亂,執法主體作用不明晰,難以進行依法執政。且部分地區缺乏完善的城市規劃機構,規劃編制、規劃執法缺位。規劃管理機構不健全。最后,我國城市規劃權限缺乏強有力的司法解釋,各種規章制度相互矛盾,各項職能難以實施,破壞了城市的規劃管理秩序,如有部分人員搞規劃特權等。
四、合理進行城市規劃和建設
(一)重視規劃管理
各個城市要堅持“先規劃,后建設”的原則,使得城市有明確的方向,并且有章可循。有許多城市在規劃管理方面都做的很好,比如陜西省寶雞市注重城市規劃建設,規劃功能不一,但是做到了各個規劃之間互相銜接和互相補充,給城市建設提供了非常有效的保證。
(二)加強城市建設的區域協調
由于目前我國城市發展規劃區域協調性比較差,這就造成我國一些發達地區的城市發展較快,而落后偏遠地區城市發展較差,這影響了我國城市的整體發展。因此,我國要加強國家的宏觀調控,根據不同區域城市的發展狀況,制定不同的城市發展規劃,從而有效協調不同區域的城市發展水平,進而提高我國城市的總體發展水平,促進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
(三)加強城市規劃與管理的監督
城市發展建設的長期性決定了城市規劃與城市建設管理工作的長期性。要保證城市規劃及建設管理的長遠發展,各級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就必須將城市規劃實施的監督檢查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內容來抓。為此,應建立有效的城市規劃監督機制,實現上級對下級的有效監督,依據法律法規對城市規劃及城市建設管理項目實施事前、事中監督,強化層級監督,及時發現、及時制止。
(四)健全和完善規劃法規體系
當前,要切實做好城市規劃與管理,就應該積極運用法律手段,進一步強化城市規劃管理的綜合協調職能,將城市土地利用各項活動都納入統一的城市規劃管理中。要確保法律手段的有效發揮,各級城市規劃管理主管部門就應該依照實際情況科學制定完善的規劃法規體系,使城市規劃與管理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保證城市規劃方案的有效實施。在法律手段應用過程中,應注重節制規劃許可自由裁量權,使遵守法定程序,嚴守合理性原則,逐步推行城市規劃審批法制化、城市規劃技術標準化,城市規劃管理工作科學化建設。
結語
總之,城市規劃建設是一項綜合性的復雜工程,必須堅持科學長遠的規劃態度,遵循以人為本,生態和諧的的發展原則,堅持城市建設各部門間的工作組織與協調,共同創建宜居、優美的現代化城市文明。
參考文獻:
[1]邱永樂.淺析城市規劃與城市建設管理[J].山西建筑,2008,34(9)
[2]鄭元興.淺析城市規劃與城市建設管理[J].世界家苑,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