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松古麗·阿吾提
摘要:如何提高教學效果是教師分內的事,探討提高教學效果的方法是教師的職責。“教,是為了不需要教。”因此,讓學生掌握學法,學會學習,應成為語文教學創新的主旋律。研究提高教學效果之策略就要從主旋律出發,根據語文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特點,不斷發現新方法。
關鍵詞:教學效果;自主探究;勢在必行
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有許多不足之處,尤其語文課堂氛圍的枯燥乏味,致使學生對語文學科的興趣難以得到培養。所以,構建互動式教學模式,調動學生在課堂中的積極性,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習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等獲得有效發展,以促進教學效果的全面提升勢在必行。
一、運用多媒體技術提高教學效果
在教學中對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儼然已經成為了一種潮流, 教師可以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來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使學生獲得全面的發展與進步。首先,教師可借助于多媒體技術,構建出良好的互動媒介,抓住學生對多媒體的好奇心理, 吸引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注意力,為學生放映出提前做好的課件, 定能充分鞏固學生對語文知識的記憶,促進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其次,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來拓展語文課堂教學的內容,教師可充分運用其中存在的信息資源,積極做好課前互動的準備,以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教學中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技術, 直觀地展示出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內容, 以促進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深層次理解, 讓學生能夠掌握到語文學習的有效方法。
二、通過課外閱讀提高教學效果
學生接受教育的目的,不僅僅局限于對書本知識內容的學習, 而是要通過老師的引導逐漸去搭建起自己的知識體系,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突破自己的認知局限,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去感知、感悟知識,最終將學習到的知識用于自己的生活。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老師要將課內外閱讀相結合,要在課內閱讀后引導學生去進行想象和思考,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引導他們通過課外閱讀去探索自己的思考和想象是否合理。長期的課內外閱讀訓練會讓學生們的創新思維和想象力得到長足的培養和發展,從而提高語文教學效果。
三、通過營造課堂氛圍提高教學效果
語文學科其實是一門極富趣味的學科,也是最能提升學生發散思維的學科。傳統的初中語文課堂中,總是以沉悶的表達方式, 來催促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學習,使語文學科最本質的目的得不到發揮,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難以得到提升。因此,教師應摒棄傳統的教學手段,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氛圍,師生之間也應進行積極的暢談與互動,使枯燥乏味的課堂氛圍能夠獲得改善,讓初中課堂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良好的課堂氛圍能夠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調動初中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積極性,使初中語文課堂趣味橫生,這樣才會降低學生的學習壓力,并在課堂中感到輕松與愉悅,最終實現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與教學效果之目的。
四、通過學生自主探究提高教學效果
學習很大程度上是個人行為,不應過分讓他人干預。所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可成為阻礙學生獨立能力的羈絆,而是應該多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讓學生能夠通過自身的思考而研究,而使問題得到解決,以使學生構建出良好的語文知識體系,這樣才能使學生在未來的語文學習中,不管遇到何種困境,都能夠借助自己的力量來沖破阻礙,使問題獲得順利解決。這樣的方式對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也極為有利,因為只有學生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才能源源不斷地產生自己的想法,使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果與學生的學習能力獲得全面提升。
五、通過優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果
教學改革就是要求教師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在能夠保證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標的前提下,改善并創新出新穎的更加適宜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并且通過方式方法的創新來優化自己的課堂教學,從而使語文教學質量得到相應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的興趣也能夠增強。在傳統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想要仔細全面地講解完一篇文章至少需要兩節課的時間,有的課文篇幅較長或是難度大一些的還需要更長的時間。并且每一堂課教師都會不停地講解,不停地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索。即使是這樣教師最后還是會覺得這篇文章沒有講解得太透徹,學生在理解和掌握上還是差那么一點點。然而通過優化教學手段后,就能夠有效地分配教學時間,以學生為主體,最大程度的提高教學效果。
六、通過挖掘教材潛能提高教學效果
語文其實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也是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立足于初中語文教材,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而使語文學科對學生的重要作用得以發揮。在語文課文中蘊藏著許多人文情懷,學生也可在其中提煉出不同的感悟,并在語文課堂中大膽地抒發自身的想法與觀點,以促進初中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深層次理解,在實現初中學生語文學習水平進步的同時,使初中學生的創新能力與思維能力獲得顯著提升。另外,通過挖掘教材潛能,也能為初中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并滿足社會發展對學生的需求。
語文學習重在積累,教師不僅要讓學生牢固地掌握課內所學的知識,還要積極地鼓勵學生進行課外拓展,增長學生的視野,拓寬學生的眼界。為了讓學生積極地參與課外學習,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些語文活動,趣味的交流形式會激發出學生內心的學習欲望。總之,在新時期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采用多種教學形式與方法開展語文教學。在新的教學理念下,教師也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與認知規律,為其設計相應的教學任務與教學環節,從而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為學生素質的提升與能力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總之,提高語文教學效果的方法很多,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生活,在廣袤的天地里學習語文,運用語文,享受語文,實施課堂內外相結合來提高學習效果有待我們進一步探討。
參考文獻:
[1]李彩芳.《多管齊下,提升語文教學質量》[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一)[C].2016
[2]康雪蓮.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方法探究[J].科學中國人,2016(23).
[3]劉忠誠.加強初中語文教學與素質教育的融合[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