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博場館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場所,隨著我國對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文博場館建設的任務也越來越繁重。本文對數字化管理方法在文博場館建設與管理過程中的應用進行分析與探討,旨在提高文博場館管理水平,促進文博場館的各項資源得到充分利用,真正惠及大眾。
關鍵詞:數字化手段;文博場館建設;應用
引言
在信息時代背景下,數字化管理是文博場館信息化建設的主體,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任務,場館的管理人員必須要意識到數字化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結合信息化技術、計算機技術、互聯網技術等開展數字化管理,根據文博場館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統一的數字化建設規劃以及框架,在有限的條件下統籌利用場館內的硬件資源、信息資源、人力資源等,加強對數字化和網絡化建設的投入,確保場館的基礎設施條件水平不斷提升,并且以數字化管理工作促進場館各項工作順利開展,充分發揮場館的社會職能,為人們提供精神食糧,實現文物信息資源共享。
一、數字化技術在文博場館的興起
數字技術的興起和發展,使人們的生活、工作環境發生了很大改變,在文博場館中數字技術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數字技術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在文博場館中興起,很多國家都很重視數字技術在文博場館中的運用。美國國會圖書館從1990年開始啟動“美國記憶”項目,將圖書館中的文獻、照片、錄音等資源全部數字化處理,經過十年發展,一共實現500萬件文獻數字化。我國的文博場館數字化建設也沒有落后,積極保持與國際同步,比如“數字故宮”項目、“數字敦煌”項目、“今日數字美術館”等,都屬于比較成功的文博場館數字化建設項目,最早開始數字化建設的是故宮博物院,從1999年開始提出“數字故宮”的構想,目的是為了采取虛擬技術,對故宮的建筑、藏品、檔案等進行模擬、復原,以實現對故宮文物資源的保護,實現文化傳承,人們可以通過文物影像的細節瀏覽和虛擬展廳的360度旋轉展示對故宮的文物進行全方位了解,這種方式徹底改變了以前的藏品無法與人們見面的格局,將故宮的珍寶陸續介紹給人們,促進我國文化建設。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文博場館著手開始進行數字化建設,比如美術館、博物館、圖書館等,這些精神文明建設的場所,都必須要積極開展數字化建設,對本館內的資源進行充分利用,挖掘其中的文化內涵,以數字化形式呈現給大家,契合人們的學習方式和生活方式,有助于文獻資源的傳遞以及文化傳承。
二、數字化管理手段在文博場館建設中的應用
公共文博場館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是共享信息和知識的主要場所,隨著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數據庫的網上開放能力逐漸增強,人們足不出戶就能獲得自己想要的信息。在這個背景下,文博場館的傳統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所暴露出來的問題和弊端也越來越明顯,對文博場館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對此,必須要加強對文博場館的數字化建設,運用數字化管理手段,提高文博場館的管理水平。
(一)創新文博場館建設理念
要進行管理創新,首先要創新管理理念。文博場館建設是我國精神文明建設領域中的重要內容,是為人們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的載體,在文博場館建設過程中必須要創新理念,堅持“以人為本”,開展文博場館的建設與管理,以用戶為中心開展文博場館建設,將用戶的感受以及需求放在第一位,研究用戶的需求之后對文博場館的管理系統進行改善,對管理模式進行改進,始終圍繞用戶開展文博場館管理創新。文博場館包含很多不同類型的場館,比如圖書館、美術館、博物館等,不同場館的館藏資源類型的側重方向不同,對此,要分析每一個場館的主要資源類型,充分利用館藏資源,館員要加強與用戶之間的溝通聯系,及時將各種館藏資源和信息傳遞給用戶,提高場館和用戶之間的交互性,為用戶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務。
(二)加強文博場館資源的數字化建設
資源是文博場館發展過程中的基礎,只有豐富的內容才能支撐起一個場館,才能發揮出場館的作用。在信息時代背景下,很多文博場館都實現了信息化建設,可以說現階段信息化建設已經達到了較高的水平,但是還有一些問題有待完善。以美術館為例,美術館的館藏資源大多與美術歷史、美術文化有關,在美術館數字化建設過程中首要任務是要加強館藏資源數字化建設,通過對美術館的藏品進行整理,建立數字檔案,壓縮藏品的存儲空間,并且可以使得藏品被反復利用,不受損,減少了實物的流通次數以及一些比較珍貴的藏品被人為損壞的幾率,緩解藏品保護和利用之間的矛盾。
(三)加強數字資源的展示
文博場館數字化建設過程中,必須要利用數字化手段,將館藏資源展示給大眾,才會讓各種館藏資源發揮出相應的價值,達到文化宣傳的目的的同時,對人們進行精神文明引導。還是以美術館為例,在美術館數字化建設過程中,必須要加強對數字資源的展示,這也是美術館數字化建設的最終目標。常見的展示方式是通過美術館的網站發布信息,對美術館的館藏資源進行宣傳,或者虛擬現實結合技術,讓人們到美術館進行體驗,更加仔細地觀察美術館的藏品。比如有的美術館建立了虛擬展廳,利用虛擬現實技術,給人們帶來真實的體驗,用戶可以在虛擬環境中體驗到比較真實的感受,如同身臨其境,而且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可以讓參觀路線進行改進,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來安排參觀和游覽的路徑,打破了傳統的美術館參觀的時間和空間限制,而且隨著網絡展廳的建設,也能彌補一部分觀眾無法親自到達美術館的遺憾,通過相關電子設備也能欣賞到美術館的藏品。
結語
綜上所述,信息資源是文博場館發展的關鍵和根本,只有建立豐富的數據庫,采用信息化和數字化管理手段,才能促進文博場館不斷發展,為用戶提供豐富的文獻資源、藝術資源以及良好的服務。隨著信息化技術不斷創新發展,在文博場館發展過程中也必須要加強對信息化技術和數字技術的應用,促進文博場館管理手段不斷創新,拉近場館和用戶之間的距離。
參考文獻:
[1]柳迪.美術博物館的數字化管理[J].大眾文藝,2016(07)
[2]孫凌云.當前美術館的數字化建設[J].劇影月報,2017(01)
[3]高鵬.美術館在數字化時代的創新與實踐[J].美術研究,2016(02)
作者簡介:蔡文君(1982,03-),女,四川省達州市人,四川美術館工作,研究生,館員,研究方向:文博藝術場館信息化建設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