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傳承,關乎民族的復興與繁榮。從數千年的歷史中翩然走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恰如那一渠清流,滋養(yǎng)著民族之根。“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毕荣t的抱負與理想在今日依舊閃耀著人文主義的光輝。處于新時代的每個人,都當懷有身為“傳承者”的自覺與擔當。而“教化之本,出于學?!?,作為傳播知識與文化的主要陣地,學校教育在弘揚優(yōu)秀傳統文化與民族精神的道路上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北京市海淀區(qū)圖強第二小學力求用文化之厚重,積淀自身教育之品格,在實踐中不斷提升師生的文明素養(yǎng)與文化自信,讓文化深入人心,讓教育更加鮮活有力。
漢字是中華文明的活的化石,在它身上能夠嗅到跨越千年的翰墨芬芳。每一個方正的漢字,都在訴說著端正為人的道理。規(guī)范漢字寫作,是對民族文化的起碼尊重。為了抓好寫字教育,圖強二小對師生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學校倡導學生要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寫字時坐姿、執(zhí)筆都要規(guī)范,并發(fā)動全校學生在校園內開展“啄木鳥”糾錯行動,查找錯字、不規(guī)范字,強化用語用字的規(guī)范意識;對教師則要求他們在板書、作業(yè)批改和其他教育教學活動中,一律使用國家規(guī)定的規(guī)范字,不得出現繁體字、異體字、簡化字和錯別字,要主動對學生進行規(guī)范用語、用字的教育,對于學生中出現的問題要及時提出并幫助改正等等,由此促進“講普通話,寫規(guī)范字,做文明人”的濃郁氛圍的形成,創(chuàng)設良好的校園語言環(huán)境。
此外,學校還高度重視對經典的傳承。學校認為,以吟誦的方式品讀,能夠幫助學生深刻地體會經典作品的精神內涵和審美韻味。圖強二小堅持“秉承傳統文化精髓,兼容古今治學之道,肩負人文教育使命,培育立身行道之人”,借此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在學校的承續(xù);同時,學習以學生的生長為基點,著力構建滋養(yǎng)生命的“1+5”式經典課程體系,結合五大素養(yǎng),打造“一體五翼”的課程文化,從宏觀上為經典傳承教育提供保障。進而,讓生命從課程中汲取成長的能量,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在課程中得到全面發(fā)展。
“國學教育并不是教傳統的知識和技能,而是用中華文化精神做教育。在教育的理念、組織、內容、方法、材料等各個方面,都要貫徹中華文化精神,最終把中華文化的精神傳下去,落實在學科素養(yǎng)上,落實在學生的品性上,落實在人生的態(tài)度上?!币晕淖譃榛A,以經典教育為教學重點與改革導向,圖強二小正將傳統文化教育融入日常,融入師生的血脈。
“振興教育,必先廣儲師范,師資不敷,學校何以興盛?”為提升教師的文化素養(yǎng),凝聚傳統文化教育的智慧,以滿足學校高品質教學發(fā)展的實際需要,圖強二小開展了多樣、高效的培訓與教研活動。
首先,在寫字教學方面,學校劃撥出專項經費,用于寫字教學的師資培訓,聘請專家進校,對廣大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進行寫字培訓;利用寫字課培養(yǎng)教師對祖國語言文字的深厚感情,在幫助學生熟練掌握寫字技能的同時,達到自我提高的目的。
其次,學校從經典吟誦與閱讀切入,開展了特色校本教研活動。積極參與敬德書院吟誦課程培訓,逐步探究這一中國式讀書法的教學,讓老師們融古風,品文韻,吟經典,悟德行;聘請著名詩人、首屆魯迅文學獎詩歌獎獲得者王久辛先生對教師進行誦讀培訓,以“讓理想照亮我們前行的路”為主題,引導老師們感悟誦讀之韻、詩歌之情;學校還參與了國家、市區(qū)的四項閱讀課題,落實梯度閱讀教學;聘請中華詩歌研究中心博士、傳統文化教學法研究專家、《詩詞中國》特邀撰稿人南華老師走進學校,對老師們進行傳統文化教學法的培訓,鼓勵教師深挖經典中的育人智慧;探究課程的實踐創(chuàng)新,精雕吟誦課程,以《百家姓》吟誦種子課為教學生長點,及時推廣吟誦展示課,進行全校的語文教研,促進學校語文教學團隊整體素質的提升。
“我們繼承中華傳統文化,不能只拘泥于古籍字句的背誦,還考察自己是否真正將中華優(yōu)秀文化內化于心。我們今天播下這顆親近傳統文化的種子,也許有一天孩子遇到合適的土壤,這顆種子就會開花結果。希望孩子們學習傳統文化,能夠讀出傳承的文化,品出人世的浮華,悟出人性的善美,在學習的過程中快樂成長。”有教師如是感慨。由此可以看出,學校的教育實踐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教師經歷了“初步了解——初探喜悅——主動探究”的過程,體現了“教師滋養(yǎng)——探究吟誦——以誦育人”的模式,激發(fā)了他們的教育熱情。教師還積極參加各級各類論文評比,《潛心研究 打造高效課堂》《科學育人提升科研水平》《慢慢悟 漫漫行》三大成果集,成為教師發(fā)展的鮮明佐證。

>> 圖強二小舉辦傳統文化主題觀摩活動
菁菁校園,書卷飄香。學校將校園環(huán)境建設作為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師生創(chuàng)造適宜的成長空間。在每個班級設立閱讀角,分不同年級配備了不同的書籍,并定期為各班訂購相關的雜志、報紙;在各樓層都設立了書架,依據學段,選購符合學生年齡段的書籍,讓孩子們課余時間有書可讀,有書為伴;學校的圖書館每年都會增添新書,面向學生開放,班級閱讀課也可以走進圖書館,讓師生在書的海洋中恣意徜徉。
為進一步調動學生的閱讀與創(chuàng)作興趣,學校組織開展了“作家進校園,文學接地氣”系列活動,讓作家與學生面對面接觸,分享文學創(chuàng)作經歷,使學生產生對文學的向往,愛上閱讀,享受閱讀。學校還定期開展經典作品誦讀活動,通過師生朗讀大賽、誦讀展演進校園、圖片小報巡回展等方式,檢驗經典吟誦的教育成效。年級之間的古詩誦讀PK賽,是一場全校參與的文化盛宴。以五年級為例,在比賽中,學生通過古詩接龍、看圖寫古詩、古詩九宮格及搶答題四個環(huán)節(jié)的比拼,展現了自己的博學多才,更提高了班級團隊的凝聚力。
與此同時,學校在現有課程的基礎上,繼續(xù)探究傳統文化課程的建構,將學科教學與活動充分整合,讓課程能夠落地,讓活動更添光彩。學校將“讀經典 潤文采”的語文課程與誦讀活動相融,做到“讀文、品文、厚文,讓讀之精髓融入童心”;將“軟硬筆 品書法”的寫字課程與書法展示活動結合,固化寫字教學成果;尤其是最具代表性的“覓星宿 探淵源”天文課程,引領學生在探索星空等天文節(jié)活動中,感受宇宙的奧妙……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學校在師生思想道德建設方面的嘗試。學校在4—6年級進行了紅色經典話劇《閃閃的紅星》的表演,讓學生們從中體驗人民群眾反抗壓迫、反抗剝削、不懼危險、勇敢抗爭的精神;在教師中開展“守規(guī)矩,重師德,做學生喜歡的教師”師德演講比賽,通過對教育本質與真諦的詮釋,樹立教師的職業(yè)認同感,鞭策他們更好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之中。
對人類社會而言,文化是不可或缺的精神財富,只有筑牢民族文化的根基,才能收獲蓬勃向上的發(fā)展動力?!坝眯钠肺淖郑们橐魑捻?,以學文而立德,以厚文而育人”,北京市海淀區(qū)圖強第二小學以文化傳承為己任,懷著對文字與經典的敬意,肩負時代的重托,大力踐行傳統文化教育。在此過程中,學校既豐厚了師生的文化底蘊,更涵養(yǎng)了自身的教育品格,增強了面對未知挑戰(zhàn)的信心與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