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會霞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11-000-01
摘 要 企業文化包含了一個企業經營的核心觀念與價值觀,體現了一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的價值觀與理念以及服務文化等等。企業文化建設是企業管理過程中的重要內容,企業文化建設對企業進一步發展會產生一定的影響,為此各大企業對文化建設工作的重視程度不斷加深。筆者根據個人觀點,就企業文化在管理中的重要性,進行簡要分析,并且提出相應建設方法。
關鍵詞 企業文化 內涵 企業管理 重要性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各大企業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競爭內容主要包括經濟效益、人才競爭以及文化等。企業文化往往很容易會被忽略,在企業文化的建設上,甚至有很多的企業都仿照同行業的企業文化,而沒有真正的建設本企業的文化,導致了企業的定位不準確,企業的凝聚力也沒有達到應有的標準。
一、企業文化及其建設要點概述
企業內化在企業具體實踐過程中形成,其可以為工作人員提供合理性和規范性較強的管理體系,并且可以將職業道德和價值觀念相結合,為企業實際管理過程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屬于共同認知系統。企業價值目標,經營哲學以及行為規范等構成共同價值體系,前者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內容,對其余文化元素均有一定的影響,合理的價值目標會使企業凝聚力明顯增強,能夠最大程度的調動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并且可以提升企業形象,為進一步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企業文化建設要點包括如下幾方面內容:其一,構建企業核心價值觀。核心價值觀指工作人員對某種行為或者事物性質的判斷和分析,在其構建后使工作人員的判斷及分析能力有所增加,相關標準和要求具有較高的統一性,為企業管理提供便利條件。其二,創造良好的生產環境,企業生產環境直接影響企業種種行為及發展速度,為此各大企業需要不斷將強企業同外界環境的聯系,在此過程中需要對企業性質,生產經營形式以及形象等進行充分了解,對上述內容進行不斷優化,從而促進企業發展。其三,對企業文化進行合理管理。各大企業需要對文化進行人格化處理,對文化的核心內容進行明確,為各大活動建設提供動態樣板,供工作人員進行效仿和學習,為企業文化創新提供有利條件。其四,掌握企業網絡文化特點。通常情況下企業網絡文化從網絡信息中獲取,其可以對工作人員的心理及意愿等進行充分了解。其五,基本禮儀。基本禮儀在各大企業在員工聚會、嘉獎大會等活動中體現較為明顯,掌握基本禮儀是對別人的尊重,為企業文化建設工作有一定推動作用。
二、企業文化對企業管理的重要性
(一)增強企業凝聚力
陳鎮然(2013)在《企業文化與企業管理相互關系探析》一文中,其曾在企業文化對企業管理促進作用一點中指出,企業文化作為一個企業精神文化的引導,對企業工作的氛圍與理念具有重要的影響,通過制定具體目標的方式,使得員工在無形中形成共同的目標,在完成目標的過程中,通過合作與交流讓員工之間更加團結,充分發揮團隊的作用。同時由于員工之間的目標與認知形成了統一,對很多業務問題的看法的討論效率就會更高,這樣工作的效率也可以得到大大的提高,很容易形成團結高效的工作團隊,內部的爭議與不和減少,企業的人員管理就更加容易,企業的發展更加的穩定。這些都是增強企業凝聚力的作用,企業的凝聚力增強了,企業內部的問題就不會那么多,便能一致對外,在企業的競爭中也變得更加有力。
(二)對企業領導成員、工作人員的行為有一定的規范作用
在企業文化中可以對當前企業的目標、信念以及其他各方面的要求進行了解和掌握,同時領導成員和工作人員可以相關要求進行明確,對自己的工作行為進行改變,使不符合規定行為出現的次數明顯減少。企業行為主要指制定戰略和如何實施,兩種行為對企業生產經營效果有重要的影響,良好的企業文化可以提高領導成員和工作人員行為的規范性,從而保證戰略具有較高的合理性,并且可以制定更加詳盡的實施方法,可以為企業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三)使企業凝聚力、向心力明顯增強
企業文化有一定的激勵作用,主要體現在如下兩方面:一方面良好的企業文化可以使企業中工作人員的同質性有所提升,其中同質性主要指工作人員在目標及利益上具有較高的統一性,所有的工作人員將實現目標和利益作為己任,在具體工作過程中會全力以赴,為企業生產和經營活動創造有利條件;另一方面在同一文化背景下工作人員之間的共同話語會較多,溝通較為順暢,默契度較高,使合作效果有所提升,可以對合作過程中的問題進行合理規避,讓工作人員對自身價值進行了解,進而凝聚力和向心力自然會提高。
三、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上文可知企業文化對企業核心能力、工作行為、凝聚力、向心力、企業形象以及管理理念等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有效的企業管理,而企業的有效管理也同樣離不開企業文化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鄭慧.企業管理中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分析[J].勞動保障世界,2015(35):40-41.
[2] 陳永青.企業文化建設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性[J].中國商貿,2014(31):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