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雪芳 黃蘇云
一、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引導學生走出寫作誤區
1.教師要指導學生把握好政治小論文的文體
政治小論文不完全等同于語文議論文,它要運用政治書本的觀點、原理來分析現實問題,同時強調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筆者在輔導過程中發現學生容易忽視政治小論文“論”的特色。
2.教師要指導學生選好題
政治小論文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小”,所以在選題上不宜過大。比如,很多學生喜歡寫有關奧運的題材,這本有利于鼓勵學生發揚超越自我、勵志拼搏的精神,但是奧運本是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的綜合性體育盛會,寫太大的題材顯然不太符合中學生的實際。但若從“小”現象切入,如“女排精神的傳承”等小話題就比較符合高中生的認知特點和知識水平。
3.教師要指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深化課本理論
不少學生撰寫過程中會存在過多地照搬課本語言、說理空洞、缺乏創意等問題。
例如,某學生想以“雙11”“雙12”網絡狂歡日為題材談理性消費。這一選題,有利于強化中學生科學的網上消費觀念和提高網絡購物的維權意識,但遺憾的是全文幾乎照搬《經濟生活》教材中“樹立正確消費觀”的課本語句。為此,教師要注意引導,可結合語文教材中議論文的寫作,多研究一些優秀議論文的范文,多研究別人的用語藝術,使之符合政治小論文的用語特點,增強小論文說理的透徹性。
4.教師要指導學生樹立創新意識
(1)取材要新。針對寄宿學校的學生獲取新鮮時事材料的途徑比較少的情況,教師可引導學生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取材:一是間接經驗,即通過閱讀報刊甚至是在含有時政素材的練習題中獲取信息。二是學生的直接經驗,即通過學生的社會調查訪問、現實經歷、所見所聞來獲得好材料。2016年10月廣州市廣播電視臺《南國紅豆》欄目組與我校共同舉辦“2016年第四屆粵劇進校園——青少年粵劇知識講座與競賽”。整個活動讓學生感受到了粵劇藝術的魅力,激發了學生對粵劇的興趣。活動結束后有學生借此謀劃擬定下了《粵劇進校園,弘揚傳統文化》的小論文題目。
(2)見解要新。文章論述的角度要新,不落俗套,不照搬他人說法,就算是選取了與他人相同的時事熱點,也應加上自己獨特的見解給人以新啟示。不少學生在寫作時往往會緊緊圍繞著選材要新,而忽視自己見解夠不夠新穎的要求。如2015年“青島天價大蝦事件”發生后,很多學生都以此為題,材料是新穎了,但同時也發現選取這個主題的學生很多,且幾乎所有的文章都是從大蝦事件談誠信問題。
二、教師在指導開展政治小論文寫作時要注意的問題
1.切忌“包辦代勞”
在組織政治小論文寫作活動中,初期階段我主要是采取小組合作形式,一來初期階段學生的個人能力還比較有限;二來高中學業任務比較繁重,獨立完成寫作可能對某些學生而言壓力比較大。采取小組合作形式既注重學生個體與個體之間的交往,又注重學生群體與群體之間的交往,可使學生互相啟發、互相幫助、共同提高。
2.要設計政治小論文輔導教案
很多人認為政治小論文輔導不是課堂教學,只需要對學生口頭傳授一下方法就可以了。筆者則認為要根據選題來制訂調查目標、活動內容、活動所需材料、活動場所及時間安排、活動程序、方法提示和評價方式。
3.要充分利用激勵策略
競賽激勵策略的運用,有助于學生心理由被動變為主動,真正提高政治小論文的質量,并且有利于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
4.要及時總結經驗
教師要做好每一次輔導活動的記錄,分析每次活動的得失,虛心向其他有經驗的教師請教等,逐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輔導學生撰寫政治小論文的方法。對于學生,教師也可以采取小組點評或者經驗介紹等方式引導他們學會自我反思。
參考文獻:
[1]李桂清.指導學生撰寫政治小論文的做法和體會[J].思想政治課教學, 2011(5).
[2]黃祥武,周祖林.指導學生寫政治小論文的反思[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