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珍珍
護理工作是一項具有較強專業性以及科學性的工作,它對于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具有較高的要求。在新時期下,我國醫學高校加強了對護理專業教學的重視程度,制訂諸多教學方案,其中體驗式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護理教學方式,能夠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因此被廣泛推廣于高校的護理教學應用當中。
一、體驗式教學概述
體驗主要指的是主體對知、情、意、行的親身經歷與認證,它既是一種過程,同時也是一種結果。而體驗式教學則是體驗式學習與教學過程的結合,從而產生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它能夠實現教學互動、學生參與和能力培養。在具體的體驗式教學當中,教師起到輔助作用,有目的地創建一種教學情景,指導學生進行模擬護理訓練,從而激發學生的情感,使學生能夠親自去感知和認識護理的含義,使自己所學的知識在具體的護理實踐中加以運用。
二、體驗式教學的發展歷程
1.體驗式教學的創立階段
20世紀40年代,體驗式教學模式在英國被創立,創立者是遷居到英國的德國教師Kurt Hahn,他在威爾士建立了一所“戶外學校”,在學校當中對軍人、工商業人員以及學生等各個行業的群體進行對其職業相對應的訓練,因此開創了體驗式教學的先河。
2.體驗式教學的過渡階段
20世紀80年代初,美國教授David kolb提出了循環式體驗學習模式,這種模式的提出為現代化的體驗式教育奠定了理論基礎。此外,Petce Jarvis在David kolb的理論基礎上進行了進一步的擴展,彌補其中的一些缺陷,從而形成了一個具有多種學習渠道的路徑圖,其中包括反思性學習以及非反思性學習等。這種體驗式學習模式很快被推廣開來,運用到美國各地的普通學校教育當中。隨著教育界的不斷沿用,其中的教學理論再次的補充和拓展,體驗式教學得到空前的發展。
3.體驗式教學的發展階段
近年來,體驗式教學受到越來越多教育者的青睞,已經被我國眾多教育機構運用。目前,我國教育界中許多專業都在應用體驗式教學的模式,例如大學英語、統計學、工商管理學等等,并且已經獲得豐厚的教學成果。尤其是在我國的醫學護理專業中,更是采用案例式、角色體驗式等方式進行護理教學,使學生的護理技能得到了顯著的提高。
三、體驗式教學在護理教學中的應用
1.情景模擬法,增強學生護理感受
體驗式教學在護理教學中的實踐運用,首先要為學生創造出真實的環境與氣氛。通過采用情景設計的方法,讓學生在真實的情景中進行相關護理技能的訓練,從而在實踐中得到有效的鍛煉。授課教師擬定出病例并布置好護理情景,學生利用專業技能及設備器材進行實際操作。在此過程中使學生逐漸能夠熟悉工作時的具體步驟,發現并解決實際操作中存在的問題。這種體驗式教學的實施對學生而言是寶貴的實踐機會。
2.加強探索,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
當學生在對護理方面的知識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掌握,并且通過情景模擬具備護理感受時,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學習現狀進行教學提綱的擬定,之后將按照提綱的內容進行教學。由于護理教學與其他教學相比具有特殊性,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加入相關的教學案例,通過學生對案例進行自主理解和分析,從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3.交流心得,總結經驗
當學生進行完情景模擬以及案例分析之后,會對護理方面的學習內容有一定的認知,這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心得體會的交流,將自己在護理學習階段的想法和感受說給大家聽,進行經驗的總結。為了達到最佳的交流效果,教師可以采用將學生分為交流小組的方式進行,在交流完畢后將總結的經驗匯集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框架,最后由教師根據框架作出最后的總結。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教育行業的迅猛發展,對護理學專業的關注度逐漸加強。體驗式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得到越來越多高校的應用,它不但能夠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深入的掌握,更能夠以親身實踐的方式來感受護理知識的內在涵義,從而使醫學高校培養出更多的護理精英。
參考文獻:
[1]王晶茹.體驗式教學在護理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及發展[J].價值工程,2013(8):212-213.
[2]張 默.護理專業體驗式教學法的應用及效果[J].健康前沿,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