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金融脫媒、第三方支付、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科技的發展,這給商業銀行支行營業網點的生態帶來了深刻的影響。從長遠來看,互聯網的浪潮一波又一波,席卷了大半個金融市場,而商業銀行必然會受到沖擊,甚至每況日下。這種現象在一些比較發達的國家已初見端倪,銀行物理網點似乎將要成為明日黃花,銀行的物理網點的功能將大大弱化,甚至成為銀行的包袱。在當前階段,面臨著巨大的業務經營壓力的商業銀行,如何定位、如何主動轉型提升競爭力,就顯得較為迫切。
一、商業銀行支行網點轉型趨勢
近幾十年,隨著信息科技的發展,我國商業銀行支行網點持續轉型,雖然各銀行網點轉型措施各有不同,但就未來網點的功能定位基本是確定的,即“從交易操作性向營銷服務型轉型,最終走向投資顧問型,且是不可逆的”。
第一階段——從交易操作性向營銷服務型轉型,屬于銀行主動求變的行為。這一點可以追溯到1967年巴克萊銀行應用第一臺ATM的初衷,以及后續各大銀行開發出手機銀行、自助設備的構想,主要是“降低操作風險和柜面人員工作量,提升客戶服務和機構運營效率”,其主要源于銀行自我求變的行為。
第二階段——從營銷服務型向投資顧問型,屬于半被動式的行為,并且周期更短,主要源于金融科技的發展,使越來越多的業務可以在非柜面渠道完成,甚至包括未來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實現客戶不用到網點,即可完成面對面的業務咨詢等服務。其最終局面是,簡單且低收益的業務基本實現電子化,網點到店客戶數日趨下降,而到那時來網點辦理業務的客戶,多數是購買復雜金融產品、獲取專業化咨詢服務等。
當前我們處于第一個與第二個轉變階段的交界期,且在不久的未來,商業銀行支行網點將進入到“投資顧問型”。
二、商業銀行支行營業網點現存缺陷與不足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商業銀行也緊跟時代的步伐,不斷改革創新,運用所有能利用的優勢,實現自身發展。然而在信息科技高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從提供產品和服務的個性化、簡單、快捷等方面來看,銀行網點還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給網點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很多網點都沒有擺脫傳統的交易方式,過于傳統化,片面化,他們還未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只是做了一些微小的改觀,然而這些改觀并沒有突破傳統的束縛,銀行作為吸收存款,發放貸款,辦理結算業務的機構,在結算業務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服務不夠周到,為顧客帶來很大的不便,顧客需耗費大量的時間排隊,而工作人員又需耗費額外的時間來辦理未完成的服務。這樣,既耽誤了時間,又耽誤了精力。阻礙了銀行業甚至整個金融業的發展。
三、商業銀行支行營業網點轉型策略
作為銀行服務客戶和經營管理的前沿陣地的支行網點,為了適應銀行網點現階段轉型要求和銀行發展的戰略布局,應向智能化、輕型化、體驗化等方向轉型。
(一)整合優化布局,提升客戶體驗
為更好的服務于顧客,商業銀行需要進行一些整頓與改革,在布局結構方面給予一定的優化。布局結構可以分為多個層次,依次展開,包括辦理結算業務、優化理財、加強交易往來、促進銷售。在辦理結算業務方面,商業銀行應該提高自身的服務能力,辦理優質服務,為顧客帶來便利。在優化理財方面,商業銀行應該進行多元化投資,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多元化投資不至于一虧全虧,反而能填缺補漏,實現盈利。在加強交易往來方面,商業銀行可以做強有力的宣傳,為自己代言,吸引顧客的光顧與往來。在銷售方面,商業銀行可以設置一個網點,加強與企業的合作,吸納顧客通過銀行這個第三方進行貸款,購買企業產品或者銀行可以引進一些產品,提供金融服務,促進金融產品的銷售。
(二)提供熱點,實現網點服務移動化
這是一個網絡化高速發展的時代,網絡,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來越多的人已經離不開互聯網了,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移動網絡這一市場的快速發展,商業銀行作為一個金融機構,應該要有長遠的發展目光,立足于時代發展的前沿,設置服務網點的移動化,提供免費的WiFi服務,這樣顧客上門也能享受到網絡的便捷,和在家中沒什么差異,這也有利于顧客走出家門,也在為銀行業務的發展創造條件。
(三)開展社交活動,提升客戶忠誠度
社交是人的一項基本能力,有良好社交能力的人必然能如魚得水,在商場游刃有余。而這,同樣適用于金融機構,銀行若是開展多種多樣的社交活動,必然會為自己增添一份光彩。首先,人們會為其新穎的形式而駐足,探究,這極大的調動了人們的積極性;其次,銀行開展社交活動,做一些演講或是做一些社會公益,這不僅是對自身的一種宣傳,更是讓顧客心生好感。顧客的興趣來了,好感來了,離光顧的日子也不遠了。
(四)運用大數據,建立精準營銷體系
現在是一個大數據時代,大數據的優點是大家所喜聞樂見的,它給了銀行精準定位,讓銀行能隨時掌握各種動態,特別是顧客上門的時候能提前獲知顧客信息,有針對性的提供服務,極大的提升了自身的業務能力與服務能力,也節約了顧客的時間與精力;而另一個優點就是顧客有時無需上門在家通過手機銀行動動手指就能辦理一些業務,快速且高效,實現顧客與銀行機構的互利共贏。
(五)線上線下聯動,提供特色金融服務
在這個高速發展的互聯網時代,互聯網金融蓬勃發展,對商業銀行網點服務造成一定程度的不便,但是互聯網金融畢竟是個剛開始發展的新興行業,它還存在著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這就仍然需要商業銀行網點服務來彌補這些缺陷,也證明了商業銀行仍然占據著金融業的核心地位。然而,商業銀行也需不斷完善自己,讓自己更適合時代發展需要,與時俱進,提供一些特色的良好的服務,讓自身發展更具優勢。
商業銀行可以將線上與線下服務結合起來,一起營造一個更好的服務氛圍,在線上,用手機銀行或者是新興的使用廣泛的WeChat等渠道提供便捷化服務;在線下,可以用電子化設備分門別類,滿足客戶需求。有時候還需要線下從線上獲取信息,提供更好服務。
總之,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商業銀行的發展。而商業銀行應該與時俱進,利用自己的優勢,對各個不足的方面做出改革,創新發展,進而提升營業網點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商業銀行營業網點轉型研究.李慶萍.《農村金融研究》. 2010 第1期.
[2]互聯網金融時代銀行網點轉型發展策略.林華.《征信》.2015年第10期.
[3]對商業銀行網點轉型有關問題的思考.李芙蓉.《時代金融》.2013年第3期.
[4]商業銀行零售網點轉型思考.馬雷等.《廣西大學學報》.2010年第1期.
作者簡介:常宏(1980-),男,山西大同人,漢族,在讀博士研究生,專業:金融學,研究方向:商業銀行經營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