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程改革要求中學教學要增加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機會,然后逐步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學習觀,增強學生學習科學課程的興趣,促使學生科學學習能力逐步增強。由此可見在中學科學課程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保持良好的關系非常重要,因此本文根據新課改對于初中科學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關系的要求進行分析,從教學觀念、教學方式兩個方面提出了在新課改理念下改善初中科學課程師生互動關系的一些措施。
關鍵詞:新課改理念;初中科學;師生互動關系
一、 前言
師生互動可以有效改善初中科學課堂教學模式,從而不斷更新教師的教學理念,通過良好的師生互動更加詳細的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然后采用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教學方法,在不斷提升自身教學管理、組織能力的同時,也可以通過師生之間的良好互動促使師生雙方共同發展。同時良好的師生互動也有利于教師在教學課堂活動中進一步挖掘學生的潛能,從而促使初中科學課堂教學質量不斷提升。
二、 新課改理念對于師生互動關系的要求
在初中科學教學過程中,新課改要求以學生主動學習為主,教師從旁輔導的教學模式,因此在新課程改革下的初中科學教學,教師應與學生保持良好的互動溝通,然后教師應該以平等、尊重的態度最大程度的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然后根據學生學習程度的不同有層次的制定科學教學方案,提升學生對于科學學習的積極自主性,從而在幫助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同時可以引導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在這個前提下,初中科學教師應該根據時代的要求樹立正確的科學教學理念,結合學生主動學習與師生合作探究的教學原則,將初中科學理論知識與實踐創新有機結合起來,摒棄以往灌輸式的教師主導的教學模式,同時利用高科技信息技術,為初中科學教學課堂添加新的活力,促使師生互動關系不斷融洽,為初中科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打下基礎。
三、 新課改師生互動關系優化措施
在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理念下,教師也不斷提升自身教學能力,在這個基礎上為了進一步促進初中科學師生互動關系不斷優化,初中科學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可采取以下措施:
1. 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觀念
為了構建良好的師生互動關系,首先初中科學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即以人為本的教學觀念,將學生作為日常教學的工作核心,然后在教學過程中以平等、尊重的態度與學生保持良好的溝通教學,不斷調整優化課程教學方案,從而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充足的思考空間,如在學習八年級第二章《天氣與氣候》這一課程時,教師可以在以往講解式教學模式的基礎上,采用創新式教學模式,首先采用提問的方式,激發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的興趣,如日常生活中對于氣溫的觀察一般有哪些依據?天氣預報中的天氣圖有什么含義等,然后組織學生結合實際生活中的情況進行討論學習,最后教師進行總結,并要求學生根據教師總結的內容與課本內容進行自主比較分析,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以人為本主旨下設置的教學環節中,教師將教學重點放在了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合作學習上,從而在提升學生科學學習興趣的同時,也為課堂中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打下了基礎。
2. 建立師生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
在新課程改革后的初中科學教學課堂中,初中科學教師應該不斷學習提升,然后在管理、組織教學活動的同時,也可以為初中科學教學提供一個活躍的課堂氛圍。在初中科學教學中大多以實踐教學為基礎,而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實踐教學的渠道建立與師生共同合作的教學模式,如在學習《電路探秘》這一課程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了解相關課程的基礎理論知識,然后提出相關問題,如電壓與電流的測量方式及測量標準、電阻的相關因素等,然后與學生共同完成相關的實驗探究,在實驗過程中教師也要注意引導學生觀察電壓與電流的影響因素及電阻相關因素的方法,然后進一步拓展基本電流的連接及滑動變阻器接入電流等實驗方法,最后組織學生進行實驗總結,并根據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綜合分析,從而不斷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提升學生綜合探究能力。
3. 完善教學結合的教學模式
在初中科學課程教學過程中,為了構建更加和諧平等的師生互動關系,教師應在提升教學質量的前提下,不斷優化課堂教學模式,促進教與學的良好結合,全面提升初中科學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教學結合的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完善的基礎是教師依據教學內容,然后與學生保持良好的溝通教學,詳細了解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同時建立完善的教學反饋機制,然后教師可以教學課程完成之后學生的評價情況實時了解教學難點,不斷反思調整,從而在提升自身教學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如在學習《酸與堿的性質》這一課程時,教師首先可依據教學內容建立教學目標,即促使學生了解鹽酸在與大理石、堿反應的不同現象,并結合學生實際事物,如水垢處理、鐵銹處理等,逐步引導學生對酸的化學性質進行深入分析,如濃硫酸、濃鹽酸的物理和化學性質,濃鹽酸與濃硫酸對物體腐蝕程度的區別,濃鹽酸與濃硫酸稀釋的方法及區別等,然后再進一步對其他酸的化學性質進行探究,同時利用多媒體課堂展示現實生活中酸與堿化學性質的應用案例的視屏,或者將實驗室濃硫酸與濃鹽酸的使用標簽對比、展示,然后逐步引導學生對酸、堿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進行主動探究學習,在教學過程中可根據學生學習的難點進行統一分析解決,從而為學生主動觀察、思考、探究合作等學習過程的順利進行提供保障。
四、 總結
總而言之,隨著新課程的改革,新課程標準對于初中科學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以學生為主體,師生共同合作的探究式教學,而在這個教學過程中,良好的師生互動是科學課堂教學順利進行的基礎,因此初中科學教師應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然后依據新課程教學標準的要求構建完善的師生合作探究及教學結合的教學模式,從而促使師生關系不斷優化,為初中科學課堂的質量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邵惠科.新課程理念下構建師生互動的教學關系[J].文理導航,2014(5):59.
[2]劉艷格.初中物理新課程理念實施中師生交流互動的論述[J].儷人:教師,2015(24):97.
[3]柳鼐.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在新課改下的高效探討[J].東西南北:教育,2017(4):00047.
作者簡介:
石向君,浙江省金華市,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仙華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