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優化課堂教學,培養學生英語運用能力是多年來英語教學一直在探索的問題。我們在日常英語教學中要更新觀念,加強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注重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綜合運用能力、閱讀理解能力和自學能力。
關鍵詞:優化課堂教學;更新觀念;培養能力
隨著教師教學行為的變化,學生能力培養提上了日程。英語教學必須更新觀念,從“重語言知識”的應試能力轉變為“重能力運用的素質教育”。
不言而喻,教材變,教法變,中考命題也在變。
為了適應新形勢,培養跨世紀人才,依據大綱要求。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對學生的知識考查和能力培養。
一、 優化課堂教學,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綜合運用能力
學生在已形成母語習慣的情況下來學習另一種體系不同的語言——英語,有很大的難度,這就要求在教學中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 創設良好的英語教學環境,培養學生聽說能力
1. 首先,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親其師,信其道”,在教學實踐中我們體會到師生關系和諧密切十分重要,也是打開教與學良好局面的關鍵。愛是開啟心靈之窗的鑰匙,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清除學生緊張拘束的心理,使學生的學習動力倍增。課堂上老師應盡量做到課堂教學生動有趣,熱情大方,表情自如,語言和藹親切,使學生樂學,有興趣學。
2. 其次,創設課堂教學情境使課堂教學豐富多彩。
(1)以動作設景。這是我們在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方法,在課堂上我們盡量現身學法,如教學方位介詞時,老師邊說邊做動作。This is the door. Now Im behind/in front of/near the door, etc.然后讓學生邊表演動作,邊說英語,既生動,又直觀,學得快,記得牢。
(2)以實物設景。利用實物教學單詞、句型、課文,形象直觀,能調節課堂氣氛和加深對所學內容的印象。也可根據實際環境操練句型和會話,如描述“Our Classroom”,學問路Which is the way to ..., please?
(3)以多媒體設景。利用PPT播放圖畫或視頻進行教學。以豐富多彩的教學素材加工制作而成的PPT,能直觀、生動、形象地展示教學內容,極大地調動學生深入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采取直觀教學方法,能幫助學生加強記憶,引導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讓學生用真實的情景進行綜合練習,如看圖說話、提問、問答、判斷等。
當然,新教材的語言結構簡單,真實得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把重點放在聽說訓練上,讓學生整句聽,學以致用,提高聽的能力,訓練說的技巧,多聽多練,做聽的有心人。
(二) 發展聽說能力的同時,要重視培養讀寫能力,加強綜合能力的培養
大綱明確規定,英語教學中要做到聽、說、讀、寫全面訓練,不同階段略有側重。其中指出初始階段要以聽、說入手,聽說訓練的比重應該大些。起始階段之后,在繼續發展聽說能力的同時,要重視培養讀寫能力,通過讀寫不但可以獲得基礎知識和鞏固所學知識,而且可以訓練書面表達的思維能力。例如:由初級形式的聽寫到連詞成句、翻譯、造句、口頭回答問題、看圖說話、寫日記等。
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把握住“聽、說領先,讀、寫跟上且緊緊跟上”這個原則,并應清醒認識到四個能力的培養是密不可分的,更應認識到四會能力的活動既是教學手段,又是教學目的,并且在此基礎上加強四會能力的培養,發展學生思維能力和分析判斷能力。
二、 優化課堂教學,加強閱讀能力的考查,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英語教學大綱指出,中學英語教學目的是針對學生聽、說、讀、寫的基本訓練,培養學生在口頭上,書面上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激發學生的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們應該通過中考英語試題有意識的強化對學生閱讀能力的考查,促使初中英語教學向著培養能力的方向發展。
(一) 考查學生在句子理解基礎上的知識運用能力
在常見的中考試題中,僅顧及單純的知識點,忽視了句子的作用??荚噾岩疾榈闹R放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這樣可以考查學生是否能夠理解單句提供的語言條件,更能夠考查學生能否在此條件下正確的運用所學知識。如,在教學“So+主語+Be動詞/助動詞/情態動詞”與“So+Be動詞/助動詞/情態動詞”這兩個知識點時,我舉了這樣的例子:Young people like to listen to popular songs, .有的學生用了So do we,有的學生用了So we do,爭論不休。我啟發他們把句子放到這樣的情境中:情景一,兩個老人在談論這句話。他們馬上用So do we.情景二,一位老人和一位年輕人談論這句話。他們馬上說用So we do.
(二) 考查學生在短文理解的基礎上綜合運用語言知識的能力
學生學英語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得口頭交際和書面表達能力,感到學有所用。而閱讀能力是一種交際能力,這種能力是書面的、單向的。我們應該通過中考試題中增加閱讀量,培養學生的書面交際能力,促進初中英語教學。因為閱讀教學與聽、寫的訓練是相輔相成的,互相促進的。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應讓學生在理解語言的基礎上綜合運用英語語言的能力。例如:近幾年中考試題都增加了閱讀理解量,這都集中反映了對能力培養的重視。
三、 優化課堂教學,加強訓練,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大綱指出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應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訓練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如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呢?
我認為不同階段要提出不同的重點,對學生有計劃地進行訓練培養。具體應從三個方面加強訓練,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一) 成對訓練
教師在平時教學中有意識地安排學生進行對話等練習,使他們長期養成習慣,課后成對訓練聽力、口語等,漸漸地培養興趣和自學英語等習慣。
(二) 限時閱讀
這個練習在七年級下學期即可開展。老師應該多指導學生閱讀短文章、笑話等,逐漸擴大范圍,且給定時間、篇幅,按要求閱讀,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三) 自由對話
學生具有一定的英語水平之后(如八年級下學期),開始訓練培養他們的英語會話能力,使他們掌握一定的英語基本知識和會話技巧,提高其自學能力。
綜上所述,改革教學方式,轉變教學觀念,優化課堂教學,培養學生對英語的綜合運用能力、閱讀理解能力和自學能力是初中英語教學改革的方向;加強學生能力培養的素質教育是初中英語教學的改革目的。
作者簡介:
張明霞,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銅井鎮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