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蘆
摘要 我國雷電災害出現頻率較高,常常給人們的生產、生活造成極大影響。廣大農村地區是防雷基礎薄弱地帶,常出現雷擊傷亡事故,嚴重阻礙新農村建設持續、健康推進。本文主要根據駐馬店市農村地區雷電災害特點,簡要總結了農村地區雷擊隱患,指出新農村建設防雷服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新農村建設防雷技術服務工作的對策,以供相關部門參考借鑒。
關鍵詞 新農村建設;雷電災害;隱患;防雷服務;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P42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04-0179-01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防雷減災工作越來越重要,已逐漸成為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課題,受到地方政府及公眾的廣泛關注。駐馬店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處于我國南北氣候過渡帶,西部為淺山丘陵,東部為廣闊平原,氣候濕潤,土壤肥沃,光照充足,農產品資源豐富、品質優良,是我國和河南省重要的糧油與肉類生產基地。境內地形地貌復雜,屬于大陸性季風型半濕潤氣候。
駐馬店市雷暴活動出現幾率較高。據駐馬店市相關氣象資料顯示,駐馬店市年平均雷暴日數為33 d,最多年份為46 d。駐馬店市一年四季均會出現雷暴天氣,主要集中在5—10月,幾乎每年均會發生不同程度的雷擊事故,其中85%以上雷擊傷亡事件發生在農村,且事故發生率呈上升趨勢,制約了農村地區經濟發展,影響新農村建設持續推進。因此,本文通過探討駐馬店市農村地區雷擊隱患及防雷服務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提出新農村建設形勢下更好地開展防雷服務工作的對策。
1 農村地區雷擊隱患
1.1 房屋選址不科學
現階段,駐馬店市大部分農村地區地廣人稀,且農村地區缺乏各類建筑防雷設計規范,致使民宅等建筑物建設隨意、選址不科學。許多住宅、學校、公共廁所等建筑物均處于空曠區域,加上地形復雜且變化較大,土壤具有極好的導電性能,使其成為雷電多發區域。
1.2 線路布設不規范
隨著新農村建設工作的開展,人們生活水平逐漸提升,計算機、電冰箱、空調、洗衣機、太陽能熱水器等家用電器開始在農村地區廣泛應用。但是這些電氣設備的線路,如電視接收天線、電源線、網線、通訊線路等在大多數農村地區均沒有接地處理,加之農村地區線路均屬于架空布設以及人們私拉亂接線纜等情況普遍,存在極大的雷擊安全隱患,輕則致使電器損壞,重則導致雷擊傷亡。
1.3 未安裝防雷裝置
農村地區大多數被雷擊的建筑均是民用住宅,為農民群眾自行組織建設,沒有邀請專業的防雷技術人員實施防雷設計。而如今隨著新農村建設,人們住宅環境得到改善,農村住宅愈建愈高,但是卻沒有對房屋采取有關防雷措施,如連接閃桿、接閃帶(網)等防雷裝置,存在較大的雷擊安全隱患。
2 存在的問題
2.1 基層防雷技術力量薄弱
現階段,駐馬店市防雷技術人才隊伍建設方面還不夠完善,尤其是基層氣象部門的防雷專業技術人才普遍欠缺。一是高素質、高學歷的防雷專業技術人員較少,基層氣象部門編制少,防雷技術人才匱乏,造成基層氣象部門人員身兼數職的現象,不但要開展防雷技術服務,還需要進行防雷減災管理,服務質量無法保障。二是基層防雷服務人員對防雷新技術、新理論等知識掌握不夠熟練,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防雷服務工作能力較差。尤其是防雷裝置的設計審核、雷擊風險評估等方面的防雷服務工作對于防雷技術工作人員的要求較高,亟待加強相關人才的培養。
2.2 農村地區防雷服務開展不夠深入
由于人員、經費等原因,各地氣象部門往往將城市防雷服務作為工作重點,而忽視農村地區防雷工作的開展,導致廣大農村防雷檢測、防雷執法、防雷監管及防雷科普宣傳等防雷服務開展不夠深入。同時,大部分農村雷電災害預報預警信息服務機制不完善,無法在第一時間將雷電災害預警信息傳達至農村,農村地區不能及時采取防雷措施,導致雷擊事件出現概率較高。
3 新農村建設防雷服務工作對策
3.1 加強對農村地區防雷服務的領導
各級氣象部門應爭取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強化政府部門的領導作用,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布局應將防雷技術服務工作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重要部分來抓。一是要建立健全工作責任制,嚴格履行職責權限;二是加大對農村防雷技術服務工作的資金、技術、人力投入力度,完善農村地區基礎防雷設施建設;三是防雷主管部門要做好農村地區防雷技術科技研究工作,不斷分析總結農村雷擊活動發生規律;四是積極開展農村地區雷擊落區、雷電災害等級等雷電天氣監測分析和預測預報,為重點防雷區域提供專業專項服務,提高雷電監測預警預報服務能力,通過手機、廣播、電視、微信、QQ、網絡等方式,及時向廣大農村地區發布雷電災害預警信息,使農村群眾在第一時間獲取雷電災害信息,并及時采取切實可行的防御對策,減少雷電災害的各項損失[1-2]。
3.2 強化新農村建設項目的雷電災害風險評估
為積極做好新農村建設防雷服務工作,各級氣象部門應充分發揮其公益性服務性能,將農村防雷和新農村建設規劃有機結合,義務開展新農村建設項目的雷電災害風險評估工作,為新農村建設項目總體規劃、選址、防雷設計、施工以及農村電力、通訊線路等合理布設提供防雷技術服務指導[3]。同時,要加大農村住宅、中小學建筑物、公共場所等防雷檢測服務力度,對檢查發現的問題及時指導相關人員整改,消除雷擊安全隱患,使群眾有一個安全可靠的居住環境,推動新農村建設穩定發展。
3.3 加強基層防雷服務隊伍的培養
在新農村建設防雷服務中,防雷工作人員是該項工作開展的主體,專業性要求較強,不僅要求其具備較高的法律意識及政策水平,同時要求其具備豐富的防雷技術專業知識[4]。因此,要想做好新農村建設防雷服務工作,必須加強基層新農村防雷服務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一是加強對基層防雷服務隊伍防雷相關法律法規知識的培訓,使其充分理解法律法規要求并加以落實。二是定期開展防雷知識講座或相關技術知識培訓,使基層防雷服務隊伍熟練掌握防雷業務流程以及相關專業技術,提升其綜合素質,深入了解新農村建設防雷服務的各項重點,提升工作效率,以取得最佳的防雷減災服務效果。
4 參考文獻
[1] 譚光平,蔣平凡,葉小麗.淺析農村防雷現狀及防雷措施探討[J].大科技,2011(1):157-159.
[2] 王玉秋.兗州市新農村建設防雷減災工作現狀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2(8):399-400.
[3] 周紅彬.農村防雷現狀及科學防雷措施[J].寧夏農林科技,2012,53(7):69-70.
[4] 邱明江.美好鄉村建設中雷電防御技術探討[J].科技創新與慶用,2015(1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