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萍 高德嵐
中圖分類號:C96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11-000-01
摘 要 人力資源配置就是將企業內外的人力資源通過一定的方式與手段,合理地運用到既定的組織結構中,在企業經營與生產過程中實現人、財、物諸要素的有機結合與充分發揮,提高企業的活力與實力,取得最大的企業經濟效益。企業的人力資源配置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研究這些影響因素,可以使企業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更好進行人力資源配置,實現企業競爭力最大化。
關鍵詞 合理配置 人力資源 影響因素
一、企業人力資源配置影響因素評價體系的建立
(一)人力資源配置影響因素評價指標體系建立的原則
為了從不同的側面反映企業人力資源配置的狀況,在保證數據來源的可查性、可靠性的基礎上,本文僅遵循整體完備性原則、客觀實在性原則、科學性原則和實用性原則來對指標進行選擇和評估,力求以公認的科學的理論為依據來分析評判企業的人力資源配置現狀。
(二)建立人力資源配置影響因素評價指標體系
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受到政治法律要素,社會經濟狀況,社會環境中的文化要素以及科技要素的影響。外部環境因素包括政治與法律環境、經濟環境、文化環境和技術環境。
在人力資源配置過程中,企業處于主導地位。企業通過考核、選拔、錄用和培訓,把符合組織發展需要的各類人才及時、合理的安排在所需要的崗位上,使之與其他經濟資源相結合,使得人盡其才,提高人力資源生產率,最大限度的為組織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因此,企業因素包括:工作分析、招聘、培訓、績效考核、員工激勵、職業生涯管理和薪酬管理。不同類型的人會選擇職業的類型,個人行為方向、強度和耐力,以及其潛在的能力都各不相同。不同的工作所需的知識水平、技能水平和工作態度等要素也各不相同。
二、影響企業人力資源配置的因素
(一)企業內部的影響因素
企業的經營目標指導企業的經營活動,企業員工進行的所有工作都是為了實現既定的經營目標。企業的經營目標就像是一盞燈塔,引導著企業前進的方向,它既是企業經營活動的核心,又是企業前進的動力。企業的經營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對人力資源的管理工作,這項工作的本質就是整合企業現有人力資源,根據具體工作對人力資源進行最優化配置,充分挖掘人力價值,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如前所述,人力資源是企業的第一資源與核心競爭力,其他資源要想充分發揮效益,就需要人力資源對其進行利用。
企業各職能部門的設置和職責分配,以及部門內部的工作任務都屬于企業組織結構的范疇。組織結構直接決定了職能部門的種類、工作內容和各部門之間的工作關系。在不同的部門中,由于工作性質和工作任務不同,人力需求、員工職務分配等也就各有不同,受這些因素的影響,企業在進行人力資源分配時,應充分考慮企業組織結構的特點。
企業中的決策權屬于高層管理人員,他們的個人眼光、對風險的評估以及對市場的理解力存在差異,這些差異將會對不同的工作產生不同的影響,他們對經營戰略的設定,對企業重大事項的決策都會對企業下一步的人力資源配置產生最直接的影響。這就決定了人力資源的配置必然要考慮到企業高層管理人員這一因素。
(二)企業外部的影響因素
勞動力市場是人才的聚集地,是企業人力資源的主要來源地。勞動力市場的人力結構處于不斷的變化之中,而且勞動力的素質參差不齊。企業人力資源的素質直接決定著企業的經營水平,而企業對人力資源的需求量也處于動態,不是一成不變的。當企業需要擴充人力資源時,就會轉向勞動力市場,此時勞動力市場上人才的素質將直接影響到企業下一階段的經營。因此,企業在進行人力資源配置時,要充分考慮到勞動力市場的勞動力情況這一影響因素。
不景氣的行業發展會對企業產生諸多不良的影響,如市場機會變少,經營成本增高等,企業在此時就會采取一系列措施以保證企業的正常運轉,縮小規模是最常見的應對措施,在這種情況下,現有的人力資源配置就需要進行一定的改動和調整,可能要通過裁員來精簡人員,節約開支。同理,企業發展前景良好、經營規模擴大時,企業就需要更多的人力資源,現有的人力資源配置也要進行調整和改動。當政府政策對企業的經營有利時,企業會抓住機遇力求實現最大的發展,經營目標也就會有所變動,隨著發展方向的改變,人力資源的配置也要順勢而變,配合好企業前進的步伐。
三、結語
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對企業的發展進步起著強大的推動作用,而且有利于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為員工提供不斷提升自我水平的動力,還有利于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在實踐中,人力資源的配置受到來自企業內部和外部的各種因素的影響,這種影響不可避免。因此,企業在進行人力資源配置時應統籌考慮企業經營目標、組織結構設置、高層管理人員、勞動力市場的變化、企業所屬行業的發展狀況、政府政策等多種因素,使人力資源配置方案得到優化。
參考文獻:
[1] 崔麗景.淺談企業的人力資源配置[J].價值工程,2011(08).
[2] 易斌,馮濤.基于企業戰略的人力資源配置研究[J].湖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