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信息時代,信息技術為教育的現代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對于各個學科的教學以及改革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信息技術目前在高中數學中的應用已經十分普遍,在信息技術進入以后的高中數學課堂當中,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以及數學應用能力和數學思維能力都得到了很明顯的提高。
關鍵詞:信息技術;高中;數學;應用
在當前形勢下,作為我國教育中的重要學科之一,高中數學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對于高中生今后的學習和成長能夠起到非常關鍵的啟蒙作用。隨著計算機網絡的發展,信息技術的應用也變得更加廣泛,方便了人們的工作、生活和學習,尤其是能夠為高中數學的教學帶來巨大的便利。因此,進行關于信息技術在高中數學中的應用的探索的意義重大而深遠。本文就結合筆者的一些高中數學教學工作經驗,進行了粗淺地探索。
一、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內涵及意義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指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把信息技術、信息資源、信息方法、人力資源和課程內容有機結合,共同完成課程教學任務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更細一步來說,就是通過將信息技術有效地融合于各學科的教學過程來營造一種信息化教學環境,實現一種既能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為特征的教與學方式,從而把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較充分地發揮出來,使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結構發生根本性變革——由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結構轉變為“主導——主體相結合”的教學結構。所謂的整合,不是把信息技術僅僅作為輔助教或輔助學的工具,而是強調要利用信息技術來營造一種信息化的教學環境,該環境應能支持情景創設、啟發思考、信息獲取、資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協作學習等多方面要求的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也就是實現一種既能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為特征的教與學方式(這正是我國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所要求的教與學方式),這樣就可以把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乃至創造性較充分地發揮出來,使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結構發生根本性變革。
二、 信息技術在高中數學中的應用現狀
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老師為我們呈現的高中數學課堂模式不再是原來單調的“粉筆+黑板”的模式,而是一種全新的充滿趣味性的探究模式。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下,原來在教學當中難以呈現的教學內容、數學思想以及圖形變換等都能夠借助信息技術得以更加直觀地展示與表達出來。作為學生,我們能夠基于信息技術的手段通過觀察、實驗、交流、討論等方式對于數學知識形成更深刻、更透徹的理解。我們的數學學習思維、邏輯能力和想象力都在信息技術的環境當中被激發出來。
三、 信息技術在高中數學應用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 做好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之間的整合工作
不論是對于老師還是對于學生來說,接受一種新的課堂模式都需要充足的時間來做準備。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之間的融合同樣如此,對于老師來說,在上課之前他需要掌握網絡環境下數學教學模式的方法,需要在教學設計當中利用信息技術設計出真實生動的教學環境。那么,對于我們學生來說,更是需要足夠的時間來適應這樣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因為我們受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育理念的影響,被動地接受知識這種學習方式還難以轉變過來。因此,信息技術在數學課堂當中的應用還需要我們在課下花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進行準備與適應。
(二) 把握好現代手段與傳統手段之間的融合
不論是什么樣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模式,其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當然,信息技術是一種良好的輔助教學的工具,但這并不意味著它可以完全代替傳統的教學手段。作為一名高中教師,本人認為現代技術與傳統的教學手段都是十分重要的教學方法,缺一不可。我們不能在沉溺于應用現代技術的同時忘記了最傳統的學習方式,從而淪為工具的奴隸。在我們平時的數學課堂當中,我們會發現有些老師過分關注使用信息技術這種形式,而忽略了上課的實質性內容,導致往往一節課下來我們并沒有真正學到些什么。同時,為了應對學校的檢查或者優質課的評選等活動,老師會把信息技術當做整個課堂的點綴,使得信息技術難以發揮真正的實質性作用。因此,我認為老師應當將信息技術手段與傳統的授課方式結合起來。
(三) 重視課堂當中師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
師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是保障課堂學習效率、活躍課堂氛圍的重要手段。信息技術在高中數學中的應用使得我們迎來了一種全新的上課模式,有很多老師認為在這種模式下只需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就可以了,卻忽視了師生之間的交流,導致課堂學習效率低下。
四、 信息技術在高中數學中的具體應用案例
(一) 信息技術在函數中的應用
在我們高中數學的整個學習中,我們會發現函數的思想貫穿始終。在傳統的教學當中,由于各種技術條件的限制,通常都是老師運用“描點法”在黑板上畫圖,做出有限的幾個特殊函數的圖畫。然后就讓我們學生觀察這幾個圖象來談論指數函數y=ax的性質。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談論的話會很麻煩,而且也難以理解。但是,利用信息技術我們可以很輕易地在同一個直角坐標系內畫出它們的圖象,通過底數a的動態變化來展示函數圖象的分布情況。
(二) 信息技術在立體幾何教學中的應用
在立體幾何當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更是具有很強的優勢。三維空間是我們人類生存的現實空間,認識這些空間圖形,培養我們的空間想象能力、推理論證能力以及幾何直觀能力是我們學習幾何的主要目標。通過信息技術所呈現的幾何立體動畫和圖形,我們能夠更加快速的掌握演繹推理和邏輯論證。
五、 小結
作為一名高中教師,本人從我自己的角度出發,對于當前信息技術在高中數學課堂當中的應用情況和具體實踐進行積極的探究,旨在完善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的融合,為學生數學成績的提升提供更多的有益建議。
參考文獻:
[1]楊偉.探究信息技術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速讀,2015.
[2]袁明珠.高中數學探究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的實踐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2.
[3]堵秋蘋.芻議新課標下高中數學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淺[J].新課程研究,2011.
[4]申偉.信息技術在高中數學研究型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學習,2010.
[5]王繼紅.如何在高中數學探究教學中有效應用信息技術[J].數學大世界,2012.
作者簡介:
魯鴻天,遼寧省阜新市,阜新市實驗中學高三(11)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