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堅

摘要目的:觀察并探討傳統治療聯合帕羅西汀治療慢性胃炎的臨床療效。方法:收治慢性胃炎患者90例,隨機平分兩組。研究組給予莫沙比利、奧美拉唑以及抗抑郁藥帕羅西汀聯合治療,對照組給予莫沙比利及奧美拉唑治療。治療后,評價患者治療的臨床效果,焦慮及抑郁程度。結果:研究組患者的相對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治療后,研究組的HAMA、HAMD評分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傳統治療聯合帕羅西汀治療慢性胃炎可以明顯較單獨的傳統治療有更好的臨床治療作用,且可以緩解患者焦慮、抑郁發生的可能。
關鍵詞慢性胃炎;帕羅西汀;傳統治療;臨床療效
慢性胃炎是一種胃黏膜慢性炎癥,可由多種病因導致,其中最主要的病因為幽門螺桿菌(Hp)的感染。臨床上通常將慢性胃炎分為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和特殊類型胃炎。患有慢性胃炎的患者通常表現為食欲減退、反酸,無規律性的上腹痛,伴或不伴有出血等。通常會通過胃鏡和病例活檢確診患者為慢性胃炎。為了更好地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患者胃黏膜狀態,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慢性胃炎患者90例,在對其進行治療后,觀察患者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慢性胃炎患者90例,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45例。研究組男29例,女16例;年齡24~66歲,平均(47.6±5.97)歲。對照組男32例,女13例;年齡30~69歲,平均(45.3±6.13)歲。所有患者均經過內鏡檢查診斷為慢性胃炎,且經過呼氣試驗證實為Hp陰性。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情進展程度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患者均同意參加本次臨床研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
治療方法:給予研究組患者莫沙比利、奧美拉唑以及抗抑郁藥帕羅西汀聯合治療。莫沙比利,餐前0.5 h服用,10 mg/次,3次/d;奧美拉唑,餐前服用,20mg/次,1次/d;帕羅西汀,晨起服用,20mg/次,1次/d。連續治療1個月。對照組患者僅給予莫沙比利及奧美拉唑治療,用法及用量同研究組。連續治療1個月。
療效判定標準:(1)臨床效果:①顯效:臨床癥狀完全改善基本消失;②有效:臨床癥狀較治療前明顯緩解,但仍未消失;③無效:臨床癥狀無明顯緩解甚至加重。相對有效率=(顯效人數+有效人數)/總人數x100%。(2)焦慮、抑郁評價:運用國際的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和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來評價患者焦慮及抑郁情況。
統計學方法:將統計得到的兩組數據統一輸入SPSS 19.0系統,進行了統計學分析,經t檢驗和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臨床效果:連續治療1個月后發現,研究組患者中,顯效29例,有效10例,無效6例,相對有效率為86.67%。而對照組患者中,顯效16例,有效18例,無效11例,相對有效率為71.11%。經對比發現,研究組患者的相對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焦慮、抑郁評價:經過比較可以發現,治療前兩組患者HAMA、HAMD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治療后,研究組的HAMA、HAMD評分顯著優于對照組,表明研究組患者的焦慮、抑郁水平相對弱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討論
近些年來,許多報道表明精神因素與慢性胃炎癥狀、治療、預后密切相關。尤其是針對臨床常規傳統治療方式治療卻未有顯著效果的患者,加以抗抑郁藥物如帕羅西汀治療,效果顯著。帕羅西汀是一種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型的抗抑郁藥,臨床上常用于抗抑郁或強迫癥患者的臨床治療。通過使用帕羅西汀聯合常規治療方式共同治療慢性胃炎的患者,從結果來看,臨床癥狀緩解情況較好,而且可以起到明顯的抗焦慮、抑郁作用,幫助患者身心得到恢復。所以,常規治療聯合帕羅西汀治療慢性胃炎,臨床研究證實可以明顯較單獨的傳統治療有更好的臨床治療作用,且可以緩解患者焦慮、抑郁發生的可能,推薦在臨床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