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家祥
【摘要】自2016年5月1日起,建筑施工企業納入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范圍。此次納稅改革的實施,推動了建筑產業的全面升級,為我國建筑業實現國際化以及今后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建筑企業利用營改增的相關稅收法規,可以有效的規避重復納稅并且促進企業自身在成本控制、稅務籌劃、內部管理等方面的完善,從而進一步提升建筑企業的競爭能力。本文從營改增后新稅收政策入手,探討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在發票管理、成本、收入核算等方面的影響及應對策略。
【關鍵詞】營改增 建筑企業 會計核算
我國此次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全面實施,對促進企業產業結構調整、推動企業強化內部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建筑業涉及范圍廣,產業自身結構復雜等因素,營改增的實施必然會對建筑施工企業的各個方面產生影響。怎樣順利完成營改增的過渡,并把握住由此帶來的機遇,提高企業綜合能力,是每一個建筑企業需要考慮的問題。
一、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財務核算的影響
營改增的實施,大大降低了原來營業稅與增值稅并行所帶來的不利影響,為企業避免了重復征稅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企業的納稅負擔。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會計核算很大程度上是圍繞著納稅工作進行的,可以看出,只有順應了稅制改革的大環境,了解了相關政策對企業的影響,才能知己知彼的做好應對措施,并借此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
(一)營改增對建筑企業成本核算的影響
目前在我國經營模式多元化、經營能力參差不齊、市場環境復雜等多方面因素影響下,建筑業存在著得發票困難、抵扣鏈條不完整等問題。因此在這一方面營改增實施后有可能會給企業帶來一些稅負的增加,進而影響企業的成本。原來建筑業在征收營業稅的稅率為3%,在營改增實施之后,企業的稅率增加到11%,因此建筑施工企業需要尋求更多的增值稅進項發票來抵扣銷項稅從而降低稅負。但目前建筑業人工費作為應納增值稅,并不能取得進項稅額用以抵扣。同時建筑企業在購進材料特別是沙石等材料時也不能全部取得進項發票,這無疑增加了企業的納稅負擔。但從另一方面來說,由于建安企業需要的材料種類繁多,不同的材料會對企業稅負產生不同的影響,比如購進鋼筋可取得的17%的增值稅進項發票,而建筑業的增值稅稅率為11%,這種情況下對減輕企業的稅負、降低運營成本是有利的。
(二)營改增對建筑企業現金流的影響
營改增之前,建筑企業在建設過程中,稅款的繳納完全依據工程進度情況而定進行稅款的預繳,在工程完工之后再以清算的方式多退少補,這往往超出了實際應繳的稅款,占用資金而導致企業現金流的減少。其次,建筑企業應回收工程款往往落后與工程的進度,企業不僅要投入很大一筆資金到工程建設項目中,還要在工程款跟不上的情況下進行稅款的繳納,這種情況下給企業的資金流動帶來了很大的困難。營改增實施之后,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建筑施工企業可以根據在拿到工程進度款后再進行稅款繳納,這在一定程度上釋放了企業的資金壓力。
(三)營改增后發票對財務核算的影響
發票作為會計核算過程中的原始憑證,不僅承擔著記載物資流通的任務,還作為稅款流通的載體在企業日常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營業稅改征增值稅之前,企業需要繳納的營業稅只需要有普通發票就可以滿足相關要求。營改增之后,建筑企業要通過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來抵扣銷項稅額達到降低納稅負擔。作為一般納稅人的企業而言,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開具和取得都要遵循相關的法律法規,滿足“三流合一”的要求,否則,就存在著虛開增值稅發票的風險導致企業和財務人員蒙受損失。由于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可抵扣性質,決定了其在流通過程中的重要性。因此,在企業財務人員日常使用發票時要嚴格遵守稅務法律法規。比如,在建筑企業有多個項目,尤其在營改增過渡期內新老項目混合經營的情況下,就要注重在取得進項發票時要求銷售方在發票備注欄注明所屬項目的地址、名稱。對于新項目而言,一張增值稅專用發票,只有標明了屬于這個項目才能全額抵扣;否則,就要按照相關規定計算新老項目產值比例部分抵扣,由此將會導致企業進項稅額的流失而增加稅負。
(四)營改增對建筑企業核算方式的影響
營改增后計稅方式的改變必然會帶來會計核算方式的變化。在以往繳納營業稅時,稅款的繳納按照實際成本和進項稅額兩部分合計納稅。改征增值稅后,稅款的計算方式改變為銷項稅額扣減進項稅的差額進行納稅。為此,就要求企業財務人員在賬務處理時,將新老項目分開核算,并在賬目中設立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在三級科目中設置進項稅額、進項稅額轉出、應銷項稅額、未交增值稅等,以便于計算應納稅款。這就要求財務人員提高業務素質,以適應計稅方式變化,防止因賬務處理錯誤為企業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二、建筑施工企業應對營改增的對策
(一)充分學習最新政策法規,做到“知己知彼”
隨著營改增的不斷深化實施,相關政策法規也在不斷的完善,企業的財務人員要做到隨時掌握了解最新發布的稅務政策,并依結合企業自身的情況對涉稅的相關業務進行改善。在實際操作中遇到問題要及時與稅務局溝通,利用稅務相關部門的資源來幫助企業解決問題。
(二)加強企業自身內部管理
建筑施工企業要抓住營改增帶來的機遇,就要從企業內部入手,確保平穩度過營改增過渡期,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首先,要完善企業發票管理制度。發票作為稅款的流轉載體,在建筑施工企業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在建筑企業中一次的開票金額普遍較高,而增值稅專用發票還可進行抵扣,因此企業要加強對發票的管理,避免丟失和因為疏忽造成過期不可抵扣的情況發生。其次,要通過內部會議確定供應商的篩選。在營改增實施之后,材料發票成為建筑企業進行抵扣銷項稅款的重要部分,因此要盡量避免不能取得發票的業務發生,并加強與大供應商的合作,以便降低采購成本。
(三)加強納稅籌劃,合理降低企業稅負
建筑施工企業的稅務籌劃可以有效的縮小納稅基數,從而減少一定會計期間應納稅額。例如,依據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相關法規,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認證期限由原來的180天,調整為360天,這就為企業帶來了納稅籌劃的空間條件。在企業購進原材料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后,可根據企業當前以及可預期的一定時間范圍內的資金使用情況來規劃增值稅發票的認證時間,當企業資金充沛時可減少發票認證數量,繳納相應增值稅;當企業資金緊張時,可加大發票認證數量來減輕當期納稅負擔,從而通過可抵扣數量來控制企業稅負,以確保資金流量保持活力。
營改增作為國家一項重大的稅制改革,目的在于促進我國產業結構改革升級,降低企業稅負,推動國民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營改增對于建筑企業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為順應改革浪潮,每一個建筑企業都應當建立起積極的改革意識,完善會計核算制度,結合自身情況做好納稅籌劃,確保企業有一個良好合理的稅負,在營改增的政策下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強.“營改增”對建筑企業的影響及政策措施建議[J/OL].江西建材,2018.
[2]王萍萍,林麗萍.“營改增”對建筑企業稅負影響分析——以中國建筑為例[J].現代商貿工業,2017.
[3]韓琳琳.營改增對企業會計核算的影響探討[J].經貿實踐,2017.
[4]原朝芳.全面營改增對企業的影響[J].中國商論,2017.
[5]沈彬.建筑企業“營改增”對會計核算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 財會學習,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