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錁
【摘要】P2P網貸是中小企業解決融資貸款難的一個有效途徑。從2007年我國首個網貸平臺成立至今已有成十年的發展歷程。本文就P2P網貸行業發展現狀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并對P2P行業發展存在的問題進行歸納總結,然后針對其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P2P網貸 現狀分析 對策
P2P(Peer-to-Peer)融資模式以借貸手續簡單、融資效率高等特點成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貸款難的重要的融資方式。隨著2007年我國第一個P2P網貸平臺—拍拍貸的成立,越來越多的網貸平臺被人們所知曉,行業從起初的爆發式發展到近年的緩慢發展,至今已有成十年的發展歷程。P2P行業的健康發展需要所有P2P平臺從業者、借貸者、投資者以及相關監管機構的共同努力,營造出一個良好的P2P網貸環境。
一、P2P網貸行業發展歷程
2007~2013年這一階段,是網貸平臺的蓬勃發展期,我國第一個網貸平臺成立于2007年,早期的P2P網貸主要以信用貸款為主,平臺大都具有線下民間借貸的背景。隨著網貸系統開發技術的成熟和普及、以及平臺間的競爭表現的較高融資利息,加大了平臺風險,出現了爆發式的提現危機。截至到2013年底,國內的P2P網貸平臺數量突增為600多家,月成交金額也達到了110億左右的高水平。
2014~2015年這一階段,P2P行業的發展受到政府的鼓勵和支持,尤其是在2015年,互聯網金融首次被寫入國家“十三五”規劃,這對P2P行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年底網貸平臺達到了約2600家,全年網貸成交量達到了9800多億元,相比2014年全年網貸成交量(2528億元)增長了288.6%。與此同時,銀行、國資、上市公司、風投資本不斷地涌入網貸行業,與民營資本競爭市場,重新調整了網貸行業的布局。
據《2016年全國P2P網貸行業快報》的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P2P網貸成交額達到2.8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37.59%,相對于歷年平均增長率281%來看,網貸成交額增速迅速下降一半。正常經營網貸平臺的數量略有增長,但是,全國出現提現困難、失聯跑路等問題的平臺在不斷增多。截止2017年10月底,平臺累計數達5949家,正常運行1975家,累計問題平臺有3974家。
二、P2P網貸平臺發展現狀
(一)P2P網貸平臺地區分布
截止2017年10月底,我國P2P網貸平臺累計達5949家,累計成交量達到57812.89億元,2016年同期累計成交量為29650.33億元,上升幅度達到了94.98%。從地區來看,2017年P2P網貸平臺成交量排名靠前的地區和各地區占全國成交量的比例分別是:北京占全國成交量總額的29.24%,廣東占24.28%,上海占18.91%,浙江占15.55%,以及江蘇、山東、湖北、四川和其他地區。
(二)P2P網貸平臺類型與成交量
從平臺類型看,2017、2016、2015年這三年10月份的各類平臺平均成交額中民營類、風投類、上市類這三類平臺占到10月份全部類型平臺成交額總額的84%,其次是銀行類、國資類平臺。根據網貸之家的數據,取近三年10月份均值的各類平臺成交量,占到不同的比例,其中,風投系平臺成交量占到26%,民營系38%,國資系5%,上市系20%,銀行系11%。
取近三年10月份均值的平臺運營數占比,以10月份為例,民營類平臺占到85%,其次分別是:國資類6%,上市類和風投類均占4%,銀行類平臺僅占1%。
取近三年10月份均值,計算每個平臺的平均成交量,統計如下:銀行類每個平臺的平均成交量約為15.8億元;而風投類每個平臺的平均成交量約為5.2億元,是銀行類的三分之一;上市類每個平臺成交量不到銀行類平臺的三分之一;銀行類每個平臺的平均成交量是國資類平臺的20多倍,是民營類平臺的40多倍。
以2017年10月為例,風投、民營系平臺成交量均占總數34%,2016年同期風投占25%,民營系平臺占33%,而2015年同期風投系僅占13%,民營占高達58%的份額。近三年的平臺同期成交量以10月份為例,2017年10月民營類平臺成交量約為893億元,風投類平臺成交量約為913億元。風投系平臺的成交量從15年到16年、17年逐年同期遞增,民營系平臺成交量比較平穩,同時,風投系平臺的成交量增長率高于民營系平臺成交量增長率。
(三)P2P網貸平臺運營與停業狀況
從運營平臺數、停業平臺數來看,2017、2016、2015年全年平均每月正常運營平臺數分別約有2168個、2974個和3091個,16年較15年的正常運營平臺數減少了約3.8%,17年較16年的正常運營平臺數減少了約27%,減少率高達7倍之多,正常運營平臺數在呈現逐年遞減的趨勢。
在這些正常運營平臺中,截止2017年10月份,民營類平臺減少到1540個,是15年民營系平臺數的一半,是16年的0.68倍;風投類平臺從15年的72個增長到16年118個,到17年增到150個。
三、P2P網貸平臺的問題與分析
P2P網貸平臺存在不少問題:風投、民營類平臺成交量大,銀行類每平臺成交量大、民營類每平臺成交量小,風投類平臺成交量快速遞增,民營類平臺成交量增長緩慢,民營類運營平臺多,但是民營類平臺規模迅速減少,風投類平臺在增加,運營平臺規模縮減,行業規模有縮減趨勢。
(一)風投、民營類平臺成交量大
風投系平臺在接受專業的風投公司分析與研究之后,對于目標平臺會在資金、技術、管理、專業人才和市場機會等方面進行投資,所以在財務、公司治理等均是通過第三方機構的審核,對于投資人、融資人來說,選擇風投類平臺也是出于平臺風險的考慮。
民營類平臺成交量之多,是因為民營類平臺總數占到市場的85%左右,平臺基數也決定了平臺的成交量較大。
(二)銀行類每平臺成交量大、民營類每平臺成交量小
銀行類平臺平均成交量大的原因在于成交量高、平臺數量少,有銀行背景的P2P平臺管理相對規范、內控機制相對健全、投資者對其信任度較高,在與同業競爭中應該具有得天獨厚的競爭優勢。其次,風投類每平臺平均成交量也較多。
而民營類平臺平均成交量小是因為民營類平臺數量多,而占據平臺總數85%的民營平臺共分38%的成交額,其成交質量差。
(三)風投類平臺成交量快速遞增,民營類平臺成交量增長緩慢
風投類平臺業務模式穩定、風險控制流程標準化程度高、抗風險能力較強,平臺投資領域涉及教育、旅游、家裝等眾多垂直領域,投資領域滿足了消費場景產生的金融需求。
(四)民營類運營平臺多,但是民營類平臺規模迅速減少,風投類平臺在增加
民營類平臺抗風險能力差,收益率過高,借款若大于貸款,需要支付較高的資金成本,直接導致壞賬的出現;行業監管奏效,不符合標準的平臺難以生存;行業競爭激烈,經濟不規模的民營平臺被市場淘汰,而經濟規模的民營平臺留下,風投類平臺資金雄厚、風控較強、專業性較高、運營符合管理規范,在市場中競爭力強,因此,更多的風投類平臺相繼出現。
(五)運營平臺規模縮減,行業規模有縮減趨勢
行業競爭激烈,市場遵循優勝劣汰法則,越來越多的投資者、貸款者傾向于選擇安全性高、實力雄厚、收益穩定的借貸平臺,行業內各類型平臺分散度減小。
風險系平臺一般有千萬級的融資資金作儲備,并有風險互助準備金做保障;民營系平臺多是自有資金,由第三方機構擔保,風險系平臺評級又高于民營類,因此,行業有民營系平臺逐漸被風險系平臺替代而其規模有逐漸縮減的趨勢。
四、我國P2P網貸行業發展對策與建議
我國P2P網貸行業發展要不斷規范,規范市場準入條件,設立第三方審核機構,建立保險機制,同時投資者個人加強風險防控能力提升。
(一)規范市場準入條件
嚴控P2P市場準入,規范民間融資和金融新業態發展,建立防范和預警機制,堅持依法打擊非法集資。工商部門應加強對非法集資風險高發行業的登記管理,非金融機構以及不從事金融活動的企業,嚴格把握資金注冊、高管資質、平臺信息披露等方面的準入標準。
(二)設立第三方審核機構
引進獨立于網貸平臺的第三方審核機構,完善評價體系、提高評價質量,對平臺資金、財務、負債等方面在風險投資的融資、投資、管理、退出等階段做出客觀真實的審核與評價,監督平臺在運營環節中是否合規,對于出現危機或不合規的平臺及時進行信息披露,正確引導資本市場的資金流向。
(三)建立保險機制
平臺運營受到內外部影響導致的借貸不平衡而出現的危機,為保護借款人利益,網貸行業應建立保險機制,一方面彌補平臺不能正常償還借款人或是平臺倒閉給借款者帶來的風險,另一方面彌補貸款人信用違約而帶來平臺不能按時收回資金的風險。
(四)投資者自身加強風險防控
P2P平臺的投資者自身也需要掌握一定投資知識和技巧,加強風險防控能力,在針對P2P投資前要盡量全面了解平臺資質、借款者的相關信息,再確定是否要進行投資;同時,將資金盡量分散投給多個借款者,這樣可以降低風險。
總而言之,近些年,P2P網貸業務在我國取得了快速發展,作為傳統融資行業的補充體系,促進了中國經濟的發展,但是我國P2P網貸平臺還存在不少問題,有必要加強各項制度規范,建立市場準入機制,引入第三方機構,建立各項保險機制,P2P平臺需要加強自律,建立完善的風險控制機制,并積極拓展業務功能,以促進P2P網絡的正常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檸君.淺析我國P2P網絡借貸平臺的風險與防范[J].現代經濟信息.2017(05)
[2]楊慧.淺析我國P2P借貸平臺運行模式[J].時代金融.2017(26).
[3]曹淑艷,張凝琛.P2P在線借貸平臺借款效率的影響因素研究[J].電子商務.2017(11).
[4]李姝熠.P2P網絡借貸平臺特征對借款人借款利率的影響研究[J].當代經濟.2017(27).
[5]江育寧.我國P2P網貸平臺的風險管理對策研究[J].現代商業.2017(28).
[6]李曉雨.P2P網絡借貸平臺跑路的影響因素—基于P2P網貸之家平臺的數據[J].經濟師.2017(11).
基金項目:本文屬于2017年度西安培華學院校級科研項目,項目名稱:互聯網金融與中小企業融資模式創新研究—基于P2P融資視角;項目編號:PHKT17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