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國家對小學英語的教學也不斷地提出新的要求。教師除了要培養小學生聽、讀、說、寫的英語基礎知識與能力,使其達到綜合運用語言,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小學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培養小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對于其保持學習自信心、學習積極性以及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都具有不可忽視的促進作用;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融入核心素質的培養,不僅有助于學生對于知識的把握,更利于其體會到做人的道理,讓學生具備學習與辨識的能力,擁有一定的創新意識,為之后的成長發展鋪好道路。
關鍵詞:核心素養的含義;核心素養的重要性;核心素養培養方法
一、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含義
學生的核心素養,涉及到學生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多方面的能力要求,是個體能夠適應將來社會、促進終身學習、實現全面發展的基本保障。具體到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和學習能力四個方面。語言能力,指在一定環境下,通過語言來理解和表達思維意識的能力;文化品格,指學生對英語文化的理解和認知,以及表現出態度;思維品質,指個人的思想特征、思維方式,反映出其邏輯性、批判性、創造性等方面的水平和特點;學習能力,指學生主動拓寬學習渠道,積極調適學習策略,努力提升學習效率的能力。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相互影響、相互支撐,相輔相成。學習能力則貫穿于英語教學的始終,為前三者提供支持,同時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助推學習能力提高,對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起到關鍵作用。
二、培養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性
“素養”并不是指向某一學科知識,而是強調個體能夠積極主動,并且具備一定的方法獲得知識和技能,它的目的不僅限于滿足基本生活需要,更有助于追求具體生活目標,促進個人發展和有效參與社會活動?!昂诵乃仞B”的含義比“能力”的含義更寬泛,既包括傳統的教育領域的知識和能力,還包括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F在的英語教學過于偏重學生知識的傳授,對于學生的文化意識,表達思維能力,等其他能力的培養都存在著缺失。為了更好的適應現代教育的要求,為了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我們在教學中必須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三、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方法
1、教師做好典范,以身作則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技能和學習習慣的形成養成期,教師的言傳身教對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形成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作用。在這一時期,小學生多會以教師的行為方式為模板進行模仿,養成自身的學習方式,因此,英語教師要在課堂中做好典范,以身作則,言傳身教,以自身的學習核心理念潛移默化地影響和帶動學生。再有,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授課內容,創立差異性的教學環境,這要求英語教師具有較強的英語掌控力,與學生融為一體,在課堂中將學生帶入到為教學所營造的教學環境中,讓學生主動探索發現英語學科的魅力和其中的奧妙,最大化地引領學生利用學習環境提高學習效率,培養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2、將文化熏陶融入課堂教學
了解所學語言國家的文化背景是學好一門外語的必要元素,了解學習各個國家之間的文化差異,理解和尊重所學語言國家的文化和風俗習慣,才能更好地達到國際間互相了解和信息交流的目的。
從細節出發,幫助學生逐步理解文化的差異。如國外的聊天習慣性談論天氣而不談論年級或者吃飯與否。以及稱贊、道歉、感謝的方式,讓學生在切實的知識點對國外文化有更進一步的理解。從節日入手,由于跟生活的貼近度,學生對這個話題有很濃厚的興趣,比如國外特有的圣誕節、感恩節、復活節都是非常好的文化素材,對此進行適當的補充擴展,能很好的幫助學生了解更多的國外文化。
3、培養英語思維能力
在當下的外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極其重要,即在使用英語進行理解和表達時,第一思維是用英語,而并非先用母語理解再進行思維的轉化。利用課相關圖片,創設語言情境,引發學生思維積極性。小學生想象力豐富,對圖片興趣要遠高于文字的興趣。從這個現狀出發,教師在設計課程的時候可以增加看圖說話的環節,鼓勵學生盡量用英語描繪自己看到的圖片,不管最終描述的正確與否這都有利于發展他們的思維和語言能力,更加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4、注重興趣的培養
靈活教學,注重興趣培養與課外學習的拓展在以往傳統的應試教學中,教師迫于教學指標的壓力,往往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這種方式雖然見效明顯,但卻極大地抑制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甚至還會產生反感情緒,十分不利于核心素養的形成。為此,小學進行英語教學,教學方式應緊緊貼合小學生充滿活力、好奇心旺盛的特點而開展,摒棄說教,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由以教師為主的被動式教學轉變為以小學生為主的主動式學習,讓學生可以隨心所欲地表達觀點、提出疑問,并在教師的合理引導下自我解決;此外,還可適當拓展課外文章的學習,鼓勵根據文章內容進行多種形式的學習,如課本劇表演、朗誦比賽等,靈活調整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課外活動實踐中理解和學習知識,改善學習效率,促進其語言能力、思維品質的提升。
英語素養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實際上它是一種習慣的養成,因此,需要我們在教學中不斷探索和創新方式方法,為學生英語素養的提高提供條件,為學生創造出有意義的學習經歷,通過身體挖掘、文化挖掘、大腦挖掘、心靈挖掘等培養出陽光,快樂,獨立,天真和優秀的學生,做到“教書”的同時更加要注重“育人”,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從而提升他們的素質,提升他們和其身邊人的幸福指數,讓學生受用終生。
作者簡介:杜秋菊,單位:蘇家屯區教師進修學校,職務:教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