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麗
摘要:漢字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識字與文化積淀應是同時并舉的。為解決低年級識字教學中的重點不突出、識字受“冷落”等問題,可多讓學生通過體驗學習,在體驗中發現識字的樂趣、竅門,感受漢字的魅力。
關鍵詞:識字教學;體驗學習;發現
在小學語文的學習過程中,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的重點,是學生提高閱讀能力的基礎。《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小學階段,學生要認識3500個漢字,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這就要求我們在語文教學中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帶給學生學習語文的樂趣。近幾年,體驗學習備受推崇,學生通過體驗學習,能夠發現識字的樂趣、竅門,感受漢字的魅力,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筆者通過對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現狀的了解和分析,發掘了體驗學習的具體策略。
一、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現狀——體驗不足
1.識字重點不突出,識字、閱讀兩分離。
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非常突出的一個問題就是重點不突出,面面俱到,平均用力。對于每課的十多個生字,教師總是不放心地帶著學生逐個讀字音,分析字形,機械呆板;也有教師花大量時間,追求閱讀形式上的熱熱鬧鬧,而對生字不理不睬,僅僅在課文講讀之后集體讀幾遍;還有教師采取“兩段清”的方法,先帶領學生集中識字,進入課文閱讀環節,就把生字撂一邊,以至于學生學完課文后仍感覺許多生字是陌生的。事實上,識字與閱讀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
2.閱讀教學“偏愛”體驗,識字教學處備受“冷落”。
學生對語言的模仿不是在強化的基礎上發生的,而是在正常的環境中發生的語言習得模式,所以“用語文”才是“教語文”“學語文”的實質,因此,語文教學應多創設實踐活動。但是,我們的語文教學大都著重在閱讀教學中創設各類實踐活動,殊不知,每―個漢字都是在中華歷史文化的浸潤下產生、發展和演變的,它具有豐富的古代文明內涵,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心理,具刁掉越的組義性。因此,識字教學中的對漢字文化的體驗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探尋體驗學習的新面貌——體驗+發現
體驗學習以創設“體驗情境”為支撐,使學生通過親身經歷,自行發現和建構知識,生成意義、產生情感、并在實踐中檢驗反思,以達到促進學習、發展能力和豐富生命的目的。學生在體驗學習中學習有關的知識內容,領悟做人道理,選擇行為方式,實現“自我教育”。同時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認識提高的快樂,道德向上的快樂,獨立創造的快樂,參與合作的快樂……從而使教學過程在學生主動、積極的體驗中,生動、活潑地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體驗學習就是以培養學生具有獨立、自主、創新等主體精神為目標,以營造教學氛圍、激發學生情感為主要特點,以學生自我體驗、自我發現為主要手段的學習方式。
三、體驗學習的具體策略——情境創設、多媒體參與、密切聯系生活
1.創設體驗情境,帶學生領略漢字學習的樂趣。
首先,利用“表演”創設體驗情境。低年級的學生天真活潑,喜歡交朋友。根據這一點,我們教師可以將每一個要學習的生字親切地稱謂“漢字寶寶”“戴紅帽子的生字娃娃”等,生字頭上的拼音便是生字戴上的紅帽子,再以“摘下她的紅帽子”的形式來認讀沒有拼音的生字,從而讓學生覺得他們不是在學習生字,而是在交一個新的朋友,而不記得新朋友的名字和樣子,是非常不禮貌的。這樣一來,既讓學生學到了知識,又讓他們對于學習生字產生了興趣。
其次,借助謎語、兒歌創設體驗情境。在教生字之前,教師也可以先搜集一些與要教的字有關的字謎,然后識字之前把這個字謎說出來,激發學生們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學生對漢字有學習的興趣。例如:①猜字謎:天下無人——二;省一半扔一半——抄;月亮跟著太陽走——明;②趣解漢字:塵——小土就是灰塵;寶——家里有玉,當然是寶;災——火在家里燒起來;③開火車進行接龍游戲:同音字接龍:天氣——氣體——體會——會議。通過謎語、兒歌等識字形式為學生創造了一個愉快的體驗環境,使識字教學步入“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理想境地。
2.多運用多媒體教具參與識字教學,調動學生多種感官。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小學生往往用形象、色彩、聲音來進行思維。”根據學生這一特點,在進行識字教學時,讓多媒體教具參與進來,讓學生通過看圖像、幻燈、視頻等途徑,化靜為動,使抽象物體形象化,把枯燥乏味的識記變為形象有趣的識記。例如:在教“島”字時,先為生字配畫出示“島”的圖片,學生首先明確了事物;然后在圖片旁出示生字,以動畫效果展現,把構成“島”字的兩個部分先后閃動,這樣,學生就認清了字形,同時也幫助學生記憶了字形。在教學“呱”“哇”“嘩”等表示聲音的字時,先讓學生聽音辨別動物的叫聲,進而出示生字,并讓他們模仿動物叫聲,然后再學習生字。這樣,通過看圖、聽音、聽故事等手段把學生帶進生動、形象的體驗情境中,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大大提升了識字教學的效果。
3.生活是最好的體驗課堂,密切聯系生活,靈活識字。
著名的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過:“如果使學生學習習慣于簡單的接受和被動的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壞的;如果能激發學生的主動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對形象直觀和新鮮的事物感興趣,所以我們應引導學生從自己身邊的日常生活中發現生字,感受生字,運用生字,鼓勵學生隨時隨地自主識字。生活是最大的識字體驗課堂,例如:書店里的各種適合兒童看的書,超市里各種東西的名稱、說明書等。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從課堂走向生活,要經常地指導學生換個角度學習。如:可以指導學生自制“識字袋”,隨時將課內外認的字寫成卡片裝進識字袋,經常利用字卡鞏固認字;指導學生制作“生活識字本”,隨時將課外認識的字剪貼成冊……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不斷展示自主識字的成果。
總之,低年級的識字教學應關注學生的識字興趣,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寫字的愿望,而體驗學習目標的第一層次就是培養學生對學習及其內容的興趣,通過創造適合學生學習的活動或環境,讓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好奇,這種好奇促使學生產生繼續學習和自主探索的欲望。
參考文獻:
[1]白雪平.體驗式學習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的實踐運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5(9).
[2]張秋蘭.體驗式學習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