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娟
【摘要】什么是習慣?“習慣就是長期重復地做,逐漸養成的活動。”培根說:“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偉大的物理學家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等,勤奮好學,善于觀察,善于思考的良好習慣,使他們為人類的進步與科學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魯迅先生“隨便翻翻”的讀書習慣,使他看書著迷,成為偉大文學家;華羅庚“刻苦自學”的習慣,終使“勤奮”出“天才”,成為著名的數學家……這些例子表明,良好的學習習慣在人的一生中的重要性。國內外教學研究資料表明:對于絕大多數孩子來說,學習的好壞,百分之二十與智力因素相關,百分之八十與學習習慣相關。這就說明,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其今后的發展意義深遠。
【關鍵詞】習慣 幼兒園 教育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5-0033-02
幼兒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是幼兒園教育工作中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幼兒各種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應貫穿于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之中,向幼兒進行培養教育的好機會,在日常生活中對幼兒進行有意識地、有目的地培養和訓練,效果更佳。“目標在前,活動在后,是培養幼兒良好生活習慣的前提”,“養成良好的吃飯習慣”,“獨立安靜,幼兒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及學習習慣,只靠在幼兒園培養是遠遠不夠的,在生活學習培養方面家庭教育也起到很大的作用。良好的習慣既要按一定的要求去做,還要長期堅持,才能使良好的習慣逐步養成。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說:“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另一位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則說:“人類的動作十分之八九是習慣,而這種習慣有大部分在幼年養成的;所以幼年時代應特別注重習慣的養成。但是習慣不是一律的,有好有壞;習慣養的好,終身受其福,習慣養的不好,則終身受其累。”所以,幼兒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無論是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還是良好的品德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影響。幼兒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是幼兒園教育工作中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應貫穿于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之中,無論是來園、離園、就餐還是午睡、游戲、教育活動等都是向幼兒進行培養教育的好機會,對幼兒進行有意識地、有目的地培養和訓練,效果更佳。
一、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是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前提
首先,教師和家長要善于發現學生的興趣,引導和鼓勵幼兒發展特長。其次,是滿足幼兒的需要,這是促使他們對學習和活動產生興趣的基本條件。幼兒中主要有幾方面的需要:一是學習知識,開展活動的需要。他們對大千世界會問上千萬個為什么,要盡量滿足他們的問。最后,是精神生活的需要。還有尊重的需要。實踐證明,只有從興趣入手,培養幼兒良好個性才能真正的落到實處,收到實效。
二、加強幼兒注意力的培養,為養成良好習慣奠定了基礎
良好的注意力是伴隨幼兒成長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在“集中注意力”的針對性訓練中,一定要創造出“層層遞進,出人意料”的梯度感,讓孩子的心神不會渙散,以下是一些培養幼兒注意力的經驗。
1.復述性練習
讓孩子看書5-15分鐘(按孩子的年齡來控制時間),立即合上書,要求孩子按你的要求“復述”故事。為防止孩子摸準你的要求,“復述”的內容可以靈活多變:如可以提幾個主要問題,圖書上有誰,在干什么。書上的人或動物穿什么顏色的衣服。書上還有其他什么東西。可以讓孩子把看到的動物形象畫下來。最后可以讓他重新再看一遍書,幾次后,漸漸地孩子就會逐步理解集中注意力的必要了。
2.抗干擾練習
等孩子在無干擾環境中的注意力已大大集中,家長可以考慮在他的“注意力訓練”空間中,放上“干擾源”,比如他在做拼圖游戲時,父母可以在一旁看電視,比如他在看書時,可以稍打個岔,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會有注意力渙散的現象,會有反復,但最終他的抗干擾能力會漸次上升。
三、從興趣入手,引導幼兒樂于觀察。
觀察是獲取周圍世界信息的源泉,是兒童認識世界、增長知識的重要開端。因此,俄國生理學家巴甫洛夫曾經提出:“觀察、觀察、再觀察。”幼兒從其一出世起,就積極地向周圍世界進行探索,觀察力的培養和發展對幼兒自主探索學習世界具有重大意義,是智慧開啟的重要能源。如在自然角,我給幼兒設計了觀察記錄表,讓幼兒用追蹤觀察的方法間斷性地觀察和記錄,了解種子從播種——發芽——開花——結果的生長過程。豐收季節,我們帶領幼兒到農田之中觀察比較玉米與高梁。讓幼兒從外形特征,如根、莖、葉等方面,比較其明顯與不明顯的不同特征。不僅認識了玉米和高梁,又發展了幼兒的觀察力。孩子的觀察力是增進其他能力的前提,我們要多提供活動的機會,并在活動中注意多培養、多引導、多渠道發展孩子的觀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