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艷萍
摘 要:隨著高等院校持續擴招,我們國家的高等教育逐漸從精英教育過渡到了大眾教育,而大學生人數的急劇增加日益加重了大學畢業生就業的難度,這個問題已經成為全社會的關注焦點。近年來的實踐發現,思想政治教育能夠提升大學生的理論水平和綜合能力,增強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的競爭優勢,因此越來越受到重視,本文就思想政治教育在提高大學生就業競爭力中的效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就業;競爭力
中圖分類號:G647.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 — 2234(2018)01 — 0035 — 03
前沿
少年強則國家強,大學生是中華民族的希望,擔負著民族的未來,是國家的棟梁之材。所以,大學畢業生就業的順利與否,與其個人的事業發展和家庭幸福直接相關,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更是息息相關。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困難不僅僅是現實問題,更是社會問題。近年來,我們國家的高等教育發展迅速,隨著高校招收人數的增加,畢業生人數相應出項了大幅度增長。據教育部和人力資源部的統計,我國大學生畢業總數從2002年為145萬,到2010年已經劇增到610萬人,2014年達到727萬的歷史最高峰并一直在高位徘徊。而且,爆發的全球性經濟危機增加了全球的失業人數,這種情況使我們國家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越發突出,畢業生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1〕。高校通過指導大學生就業思想政治這一重要途徑,架起學校與社會、職業準備與未來就業溝通的橋梁。大學生就業思想政治指導的工作需要貫穿大學生的在校學習過程,以提高他們的競爭力,為他們的就業打好堅實基礎。
一、培養大學生正確的就業觀和良好的職業素養
人們從事一定的職業必須遵守相應的道德規范,作為職業人必須身心健康、愛崗敬業、吃苦耐勞、有創新意識、有團隊協作精神。現階段,部分大學畢業生在擇業過程中出現過分重視眼前利益,長期規劃不明確,避重就輕,怕吃苦受累,不愿意到基層工作、頻繁跳槽等情況。尤其是頻繁跳槽,增加了用人單位的招聘成本,使很多用人單位不愿意招聘應屆畢業生。這些其實就是學生自身價值取向出現偏差,對自身認識不足、自我期望值過高等問題的具體表現。大學生必須立足實際,將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特長與職業聯系起來,才能有熱情的工作,增加工作的積極性。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引導學生凡事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充分認清自身優點與不足,為自己量身定制職業規劃。同時,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過啟發大學畢業生的思維方式和思想覺悟,激發大學畢業生對用人單位的職業情感,促進大學畢業生正確就業觀和良好職業素養的養成。以助力小康社會的全面建設,擔負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二、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
部分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出現緊張、不自信、畏縮等心理問題,不能很好的發揮自己的水平,從而喪失以了一些機會。根據大學生自身的心理成長情況,采取心理輔導或心理咨詢活動等方法,有針對性地講解心理健康的相關知識,提高大學生對心理健康的重視,增強大學生心理承受與調節能力,并提升他們適應社會的能力,以全面促進個人的發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因此,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夠調整畢業生心態,有助于他們畢業后更好地創造自身價值和服務社會。
為了能夠提高大學畢業生的心理素質,使其在就業過程中保持自信,努力為自己的未來奮斗,可以通過開展一系列就業指導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來實現。大學畢業生的成功就業需要過硬的心理素質,在求職就業過程中充分展現自身有點、發揮自己的優勢,靈活變通,脫穎而出,就業成功后還要繼續在職場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華。擁有堅定的理想和信念,才能使大學生在面對求職過程中面對挫折時從容分析,即使前景看似渺茫,心中也都能夠保持鎮定和信心,進而積極進取,最終將會客服困難,實現自己的就業目標。
每一位大學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都不可避免地會遭遇困難和挫折,需要借助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以提高學生的身心素質,強化大學生心理健康 〔2〕。通過建立微信公眾號,利用公眾號推送消息的開放性,定期向大學生推送心理疏導技巧,正向引導學生增強心理調控能力;利用公眾號私信的隱秘性功能,定期答復后臺學生的留言,及時干預需要幫助的學生,使學生逐步形成客觀、完整的自我概念,有針對性地引導他們形成良好的心理決策機制,對自己形成正確的認識和評價,提高就業競爭力。
三、引導大學生準確定位
如今,高等教育已越來越普及,逐漸成為了“大眾化教育”,與此同時,由于高校擴招所帶來的高校畢業生也逐年增加。但就大學生在大學期間所學習的課程而言,大學生所掌握的內容是有限的,并且相對于快速發展的社會各行各業來說,許多課本的知識也顯露出一定的落后性。由此,一些大學生出現了厭學現象,學習積極性不高,這樣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大學生在校期間荒廢學業,以至于畢業后就業困難,自毀前程。因此,將思想政治教育特別是將理想信念教育貫穿于高校的就業指導中,引導學生認識工作的本質、不同職業的特點和社會環境等,有效地提高學生抵抗挫折和戰勝困難的心理素質,從而在求職就業中愈挫愈勇,永不言敗。
四、促進大學生理性求職和就業
大學生就業難得問題日趨嚴重,已經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在報紙、網絡和手機移動媒體中常常可以看到大學生甚至是研究生在畢業之后擺地攤、賣紅薯的新聞報道,形成了較大的社會輿論,也越來越多地引起了人們的關注與討論。唯物辯證法是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它能夠為學生提供科學的世界觀、方法論,并引導學生形成辯證思維,從而使他們理性地看待就業形勢,并冷靜地分析自身的優勢和劣勢。同時,還可以培養大學生的思維方式,既要認識到就業形勢的嚴峻,也要看到就業的諸多機遇;要清楚自己的缺點又不要妄自菲薄,要找到自己的優勢并加以充分利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應當局限于校園、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也不應當僅僅局限于在校生,而是應當形成長效的教育機制。在大學生畢業和進入工作崗位后,也應當進行跟蹤式的引導和教育,這就要求承擔高校就業指導的教師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師形成合力,共同把不同專業發展出現的新特點、新需求承載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來全方位地作用于大學生。為此,對于校內的大學生,學校可以組織一系列的就業實踐活動,鼓勵大家積極參與,在活動過程中,教育工作者需要觀察、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根據這些特點他們的就業進行指導。鼓勵學生到基層就業,到祖國和人民需要的崗位就業。對于已經踏入社會和進入工作崗位的學生,教師也應當及時做好信息回訪工作,一方面要了解他們在就業中遇到的問題,及時給予幫助。另一方面要選取優秀的就業代表回校作交流報告,現身說法為在校大學生講解如何規劃大學生活和進行就業準備。
五、提高大學生崗位勝任能力
從大學生成功就業的角度來看,決定大學生能否順利找到滿意工作的直接影響因素是崗位勝任力〔3〕。大學生的校園生活空間相對封閉,獲取信息的途徑也十分有限,大多局限于書本和網絡等。為大學生詳細指導當前的就業形勢和就業政策,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充分地了解就業的形勢和各項相關政策,還可以引起他們對就業規劃的重視,并提高他們規劃職業生涯的能力。同時,通過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導大學生更加客觀地去面對實際,保持自信的心態去重新審視自身的能力和素質,進而根據實際的社會需求來調整自己的就業期望值和求職方向。此外,在就業指導中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其最為重要的作用即是幫助學生養成堅忍不拔和勤奮努力的精神,堅定他們的信念,這樣在未來的求職過程中,他們才能緊跟大的形勢,實現滿意和高質量的就業。
一份理想的工作要求大學畢業生必須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而職業素養的養成是循序漸進而非一蹴而就的,需要學生在校期間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計劃并做出的努力。思想政治教育通過開設全方面的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課程,幫助學生對自我概念和自我評價形成清晰的認識;通過使用網絡職業能力測試軟件,幫助學生判斷自身適宜的職業類型、制定符合個人情況的職業規劃;搜尋并整合網絡創新資源,為學生們創造性思維的形成和發揮創造環境,為了學生們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組織不同形式的創業創新活動,并引導大學生們積極參與,指導他們轉化自己的創新性想法,這樣不僅能夠拓寬畢業生的就業領域,還可以提升畢業生的就業自主能力。
五、提高大學生求職展示能力
大學生的就業過程既是求職應聘的過程,也是自我展示的過程。求職展示能力是在就業過程中充分把自己的各方面能力都展示出來,以得到面試官的好評并簽約的能力。而面試官主要是通過應聘者的綜合表現來了解他們并評判其是否能夠勝任工作崗位,因而,求職展示能力直接體現了大學畢業生的綜合競爭力〔4〕。
大學畢業生的綜合能力是否與招聘單位的需求相符合,是否能夠勝任招聘單位提供的工作機會,是其能夠成功就業的關鍵。雖然這些僅僅通過指導不能一蹴而就得以實現,但貫穿整個在校學習過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過分析就業形勢、提供用人單位的準確信息,成為大學畢業生成功就業的杠桿;思想政治教育還能夠為大學畢業生進行心理輔導,幫助他們放松身心、減輕焦慮并釋放就業壓力,讓大學生用正確的價值觀、道德觀和行為標準來規范求職活動;可以向大學生傳授求職面試的方法和技巧,幫助大學生提高展示自身優勢的能力。總而言之,以上提到的方式方法都能幫助法學畢業生充分展現自己的綜合水平,以達到成功就業的目的。
結語
思想政治教育在幫助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培養上非常重要,這項工作不僅關系到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家庭幸福與社會穩定,還與我們國家高等教育的良性發展密切相關,甚至還會影響到國民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必須引起我們的關注和重視。我國高等學校是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搖籃,而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對大學生就業能力的一些基本理論問題,進行比較清晰的分析和把握,幫助學生們成功培養出色的就業能力。思想政治教育重視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培養,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培養模式,能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培養大學生就業能力的應有作用,使大學生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出力,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我們通常所說的思想政治教育分為兩類,分別是系統思想理論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其中日常思想政治工作是指思想政治教育進入了人們日常生活和單位業務活動中〔3〕。學生們在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認識到就業能力是其成功就業的,而且就業能力與學生們參與以及完成有關行為活動密切相關。如果不去參與活動,學生們就不能成功培養自己的就業能力,更無法將自己的能力展示出來。在系統的思想理論教育和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創造各種條件來鍛煉培養大學生的就業能力,關注學生思想動態,解決其中出現的問題,同時還要注重學生綜合實力的培養,在不斷實踐的基礎上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大學生就業能力培養模式,推動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和實踐的持續、高效發展。
作為一名思政工作者,需要合理利用互聯網加強與學生、社會的溝通交流,創新就業指導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形成一種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學生就業指導相結合的高效工作方式〔5〕〔6〕。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對大學生就業的促進作用,進一步發掘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問題,改善并提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時期大學生就業教育中的引領與指導作用,有效提升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大學生就業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在國家高瞻遠矚的規劃下,學生本人及社會各界都需要一起努力來解決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在成功就業之前,學生與社會需要有高校來聯系,所以每一所高校都認識到其責任非常重大,也需要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對于解決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問題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每一所高校需要采用正確合理的方式方法來指導學生,努力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充分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優點應用到工作用,為大學畢業生成功就業奠定基礎和自信。
〔參 考 文 獻〕
〔1〕彭媛媛.論新形勢下大學生就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現代化,2016,(62):174-176.
〔2〕任嬋媛.就業指導視域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黑龍江科學,2017,(5):114-115.
〔3〕郭洪蓉.基于勝任力角度的大學生就業素質探析〔J〕.出國與就業(就業版),2011,(11):20-21.
〔4〕任丹婷.大學生就業與思想政治工作探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8,(04):116-117.
〔5〕蘭英.基于大學生就業思想政治教育的輔導員角色實現 〔J〕.高校輔導員,2014,(02):41-45.
〔6〕袁婭玲.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現狀及改進對策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2:4-6.
〔責任編輯:侯慶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