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芝 王言飛 顧慧
[摘要] 目的 分析針對性護理干預在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方法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5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模式,觀察組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入針對性護理干預模式。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以及對護理的滿意度方面的差異。結果 觀察組在臨床療效以及護理滿意度方面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結論 針對性護理干預在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能夠有效提升臨床療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從而提高對臨床護理的滿意度,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 慢性乙肝;糖尿病;護理干預;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10(b)-0001-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and diabetes. Methods 1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and diabete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o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50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used the routine nursing model,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ded the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model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and diabetes is better,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thus improving the satisfactory degree to clinical nursing, and it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Chronic hepatitis B; Diabetes; Nursing intervention;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慢性乙肝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傳染病,會導致患者的肝功能出現進行性改變,隨著我國城市人口的增加以及人們外出頻率的提升,導致該病的發生率也不斷提高[1]。隨著患病情況的復雜,臨床中出現了許多多種疾病共患的患者,其中就包括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這使得臨床治療也更加復雜。為提高該類患者的臨床療效,需要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提高患者對于臨床治療和護理措施的配合度,從而確保治療的有效性。因此,文章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主要針對針對性護理干預在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展開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100例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50例。觀察組50例患者中有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齡為36~72歲,平均為(56.8±6.5)歲;病程為1~12年;平均為(2.6±0.5)年。對照組50例患者中有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齡為35~74歲,平均為(55.8±5.6)歲;病程為2~13年,平均為(2.9±0.8)年。該次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入選標準:①經查體、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以及常規檢查確診為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②患者及家屬均對該次研究知情并能夠配合隨訪調查。排除標準:合并其他肺部疾病以及內分泌疾病、嚴重心腦血管疾病、骨折、精神疾病的患者。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方面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模式,包括基礎護理、營養支持、健康教育、出院指導等。觀察組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入針對性護理干預模式,具體措施為:①心理護理:患者由于病情反復、病程長、治療方案復雜等因素,從而出現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因此,需要給予相對應的心理干預措施,加強與患者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從而給予科學的心理指導,有助于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為患者講解疾病相關知識以及治療方案的先進性,從而引導患者正確的看待自身的疾病,并給予必要的鼓勵和支持,從而樹立治愈疾病的信息。②用藥指導和血糖管理:在治療期間需要定期監測患者的血糖變化,并根據變化的幅度調整藥物的劑量。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在合理控制血糖的同時,還需要保障患者的肝功能情況,因此盡量避免使用噻嗪類利尿劑。③飲食干預:患者需要堅持少食多餐的原則,多食用高維生素、高營養、高蛋白的食物,例如豆制品、新鮮蔬果以及魚類,同時禁止食用甜食,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調整攝入熱量。④預防感染:患者自身的抵抗能力較弱,因此容易出現醫院感染的并發癥,需要通過優化住院環境,加強室內消毒和通風,保持空氣細菌數量在合理水平,同時要定期更換床鋪、病患服的清潔與消毒,并叮囑患者勤洗手、勤洗澡,注意個人衛生,注意修剪指甲,避免細菌感染的出現。⑤出院指導:在出院前,護理人員需要詳細告知患者及家屬血糖的監測方法以及胰島素的應用技巧;同時要叮囑患者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與生活規律,加強運動,忌煙忌酒,有助于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此外,護理人員需要叮囑患者定期復診,觀察血糖控制情況以及肝功能情況。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以及對護理的滿意度方面的差異。該次臨床療效判斷標準為:顯效:患者的血糖恢復正常,乙肝病毒轉陰;有效:患者的血糖控制良好,肝功能基本恢復正常,乙肝病毒基本轉陰;無效:患者的血糖和肝功能均無明顯變化。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
觀察組在臨床療效方面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在護理滿意度方面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隨著現代疾病發生率的不斷增長,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的例數也不斷增長。肝臟具有代謝功能,若患者的肝功能受損,容易引發內分泌代謝異常,從而出現血糖控制不穩定的情況;此外長時間的高血糖也容易造成肝臟功能受損,因此兩種疾病是相互影響的[2]。為了提高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療效,需要加強患者的護理干預措施,例如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預措施,從而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加強血糖檢測,提供科學的用藥護理措施;加強飲食指導,為患者提供充足的營養,從而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加強預防措施,降低患者的醫院感染率;加強出院指導,從而提高患者的家庭護理能力。該次研究中,觀察組在臨床療效以及護理滿意度方面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這說明針對性護理干預在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能有效提升臨床療效,從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吳鴻艷.56例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的臨床護理[J].糖尿病新世界,2015,35(7):233.
[2] 趙麗芹,余利娜.循證護理對老年乙肝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療效分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5):1032-1034.
(收稿日期:2017-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