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紅海
摘要:中職數控技能大賽是展示學校數控技術專業技能教學的平臺,對推動中職學校數控實訓設備建設、指導數控精品課程建設、深化技能教學改革、培養數控技能人才,有一定的積極作用。本文就中職數控技能大賽對數控技能教學的影響進行探討,提出中職數控技能大賽對提高學生的動手技能,教師改進技能教學的方法,強化技能教學的科研氛圍,培養教師與學生團隊精神,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數控 技能大賽 技能教學 教學方法
一、數控技能大賽與加工制造行業需求情況
為提高中職學校學生的動手能力,滿足現代加工制造行業對中職數控專業人才的需求。從2007年起,國家教育部每年舉辦一次全國中等職業學校職業技能競賽,中等專業職業學校學生積極參加比賽,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數控技能大賽為基準,以適應加工制造企業的人才需求為出發點,培養高標準、高水平的數控技術人才,讓他們更好地融入到加工制造行業。
二、數控技能大賽項目的內容與特點
數控技能大賽因競賽項目不同,比賽的時間也不同,有的是360分鐘,有的是420分鐘等等。數控技能大賽是利用真實的數控機床進行零件加工,不同于計算機方面的技能競賽,只在計算機上完成各項操作,加工完成的工件,不僅對數控機床精度要求高,而且要對數控機床的性能非常熟悉,特別是要在規定的時間完成工件的加工,只能用給定的數控機床,不能用其他任何數控機床替代進行加工。參賽的選手需要對加工工件制定加工工藝、刀具的正確選擇、刀具切削參數的合理選擇以及工、量用具的正確使用。競賽的試題本身就是企業中一件產品的縮影,對參賽選手的要求比較高,是應用現有的設備、運用所學知識來真實的解決實際問題。
三、數控技能大賽反映出的問題
由于我國地方區域經濟的特點不同,對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崗位能力和職業道德素養要求也有所不同,它要求在課程體系結構中體現出當地經濟發展的特點。針對技能大賽,學生相應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有所欠缺,專業知識的拓展能力不強。學生在進行數控技能大賽的準備過程中,對具體行業崗位項目切入較慢,在平時的教學訓練中缺乏實用性能力教學,實際教學中缺乏相對應的實用性知識的模塊設計。數控技能大賽訓練遵循傳統的訓練模式,與現今自動化流水線的企業模式相脫節,學生缺乏企業加工產品的經驗,而數控技能大賽恰恰是與當今加工制造業密不可分的,因此學校與企業之間還需要有更多的交流。
四、基于數控技能大賽下的教學改革策略
1.以數控技能大賽為平臺,以技能大賽促進技能教學改革
數控技能大賽的項目都是綜合性、探索性、創新性比較強的專項技能展示,因此促使技能教學手段和方法轉向以“探索性、實踐性和創新性”為主要的技能教學形式。要求在數控技術人才培養方案中建立相應的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的模式,具有實踐性較強的教學體系。在實踐教學的內容設計和創新上,充分體現以學生實踐為終極目標的模式。
2.以數控技能大賽為引領,以技能大賽促進學校基礎建設
在體驗模式的教學中,實習教師在給出實習教學命題的同時,采用課內開放式實訓模式、課內外相結合的開放式實訓模式,以學生為主導的開放式實訓模式,讓學生很輕松地進入訓練課題中。始終堅持依托企業、行業辦學,注重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這樣能使學生具有現場感,激發學生對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的學習興趣,并且能加強學生對崗位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的了解。學校根據數控技能大賽的要求,配備專門的數控實訓基地,對參賽的選手進行數控技能大賽的專門訓練。
3.優化實訓過程,實施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模式
數控技能大賽的題目既緊密結合企業、行業實際生產與現代化科學技術,又符合現今中等職業學校教學改革的實際。重點抓好學生專業技能實訓,讓學生明確學習目的,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更好地培養適應技能大賽的能力。
實施基礎專業課程與專業技能課程的“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將機械制圖課程與計算機繪圖課程一體化,將CAXA制造工程師課程與數控編程與操作課程一體化。在數控技能大賽中,計算機繪圖項目的內容代表了企業、行業生產的新要求,新方向,這對學校數控技術專業的課程設置是一種指引,說明在企業、行業中計算機繪圖的重要性,也是目前的數控技術專業學生所必須掌握的一門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