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其明
中圖分類號:D26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11-000-01
摘 要 隨著國家“走出去”和“一帶一路”戰略深入實施,外經國有企業在復雜的國際市場環境中,如何推進海外黨建工作,成為眾多外經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研究重點,更是亟待補齊的一項短板。本文從外經國有企業歷史使命和經營特點出發,在分析海外黨建工作特點和薄弱環節基礎上,提出一些建議和思考,旨在提升海外黨建工作整體水平。
關鍵詞 外經企業 海外黨建 工作思考
“兩個市場”形勢,外經國有企業面對更加復雜的考驗,如何加強和完善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切實改進國有企業海外黨建工作,一方面使國有企業成為黨和國家信賴的經濟支柱,成為貫徹執行黨中央決策部署的重要力量,成為貫徹新發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的有力支撐,成為實施“走出去”戰略、“一帶一路”建設的中間力量;另一方面通過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保證企業海外資產保值增值,提高外經企業海外綜合競爭實力。
一、外經國有企業海外黨建工作特點
(一)黨的性質要求
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國有經濟的表現形式。按照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論斷,加強黨建的初衷必然要反映到生產關系之中,反映在國有企業的改革發展和經營管理上。因此,外經國有企業海外黨建工作既是黨統攬全局的需要,也是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需要,更是新形勢下國有企業在海外贏得生存和發展機遇的根本所在。
(二)國有特性要求
國有企業不僅是黨的一個盈利性機構,也是我黨的一個政治組織,是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在國有企業全面落實的重要保證。《公司法》對企業治理架構和經營管理方面有明確規定,黨紀黨規對國有企業黨的建設也有嚴格要求。因此,黨的建設必須與生產經營相互促進、相互依存,這不是簡單的制度疊加,而是海外黨建與生產經營“雙向融合”的有機統一,是國有企業海外經營的特殊性質所在。
(三)執政能力要求
加強外經國有企業海外黨建工作,是提高黨對海外機構資產監督管理的根本要求,不論國內企業還是海外機構均屬黨領導下的國有經濟體。因此,國有企業海外黨建直接決定和影響著企業的血脈和根源,也事關海外國有資產能否保值增值。如果不加強海外黨建工作,或放棄黨建單方面搞經營,海外黨建就會成為“空架子”。長期下去,國有企業就不姓“國”,經營成果就無從指向,黨統攬全局和推動企業發展的作用就會名存實亡。
(四)黨建全局要求
海外黨建是黨建全局中的難點和重點,影響黨建工作整體質量和水平。國內黨建抓得再好,補不齊海外黨建這塊短板,同屬黨建工作淡化、弱化、虛化、邊緣化問題,嚴重影響黨在國有企業中的地位。尤其在新形勢下,外經企業經營方式、行業特點、市場環境和企業規模各有不同,老套的海外黨建方法已不能適應境外管理要求,迫切需要在創新中尋找最佳答案。
二、海外黨建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黨建布局上
從當前海外黨建工作格局來看,通過抓黨建、促經營的整體布局嚴重不合理,對抓好黨建與搞好經營的互補性認識不夠。將大量精力投入到生產經營之中,企業黨建工作嚴重滯后,甚至存在形式主義。表現在黨建人員配備不足、身兼數職,機構設置上重經營、輕黨建,還存在“兩張皮”現象,甚至黨建與經營工作各唱各的調,沒有形成一個有機整體,黨建工作形同虛設。
(二)思想認識上
海外黨建未納入企業整體發展戰略,認識上存在“一手硬、一手軟”的傾向。思想上總認為完成經營指標才是硬道理,黨建工作則是“軟指標”,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特別是“三會一課”制度停留在傳達文件、抓好學習層面,游離于黨的政治要求之外。有的海外機構在干部的培養使用上只看經營業績,看誰掙的錢多,卻忽視了干部的政治表現和思想品質,嚴重挫傷了黨建工作人員積極性。
(三)工作思路上
海外機構對黨建工作抓什么、怎么抓缺少清晰思路,工作措施不力、針對性不強、沒有實質性動作。存在上級要求什么、做什么的被動應付局面。即使黨建工作有部署、有安排,也沒有正確的評價機制,導致黨建人員干好干壞一樣的敷衍狀態。主要是黨建工作舉措與現代企業管理制度不相符、不協調,特別對如何參與企業重大決策、過程管控和保駕護航沒有明確定位,嚴重削弱了海外黨建在引領企業改革發展中的作用。
(四)工作能力上
海外機構黨務工作人員嚴重缺乏黨建知識和經驗,“兼職化”、“年輕化”現象非常突出,業務不專、不精、不強,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國有企業海外黨建工作質量。甚至一些機構把思想好、能力強、學歷高的人員安排在了生產經營和管理崗位,黨建人員青黃不接、后續乏人。即使配備了黨建工作經驗較為豐富的人員,但因管理制度設計缺陷,黨建工作很難有效服務中心任務,黨建崗位變成了 “避險崗”。
三、加強和改進海外黨建工作的思考
加強海外企業黨建工作,是我黨長期執政中總結出的成功經驗,是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根”和“魂”。著力點要放在解決黨建工作弱化、淡化、虛化、邊緣化問題上、出實招;發力點要在提高服務海外經營管理上、見成效;根本點要在提升企業經營效益、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上、起作用;落腳點要以海外企業改革發展的成果來檢驗黨建工作實效。
(一)提高海外黨建工作認識
要高度樹立國有企業海外黨建的靈魂意識,毫不動搖地解決思想認識上的偏差,建立科學合理的黨建工作評價機制,最大限度地調動各類積極因素。在海外黨建怎么抓、抓什么的導向上要貫穿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黨建工作思想,緊緊圍繞海外經營特點、圍繞企業科學發展、圍繞經營中心任務、圍繞提升經濟效率來前置黨建,努力實現共同抓黨建、全面促經營的濃厚融洽氛圍。
(二)創新海外黨建工作方法
要針對新情況、新特點和新問題不斷創新黨建與經營“雙促”長效機制,推動企業持續向好發展。及時掌握黨對海外機構的政策動態,科學指導企業規范依法經營,通過建立“雙創”工作機制,使黨的主張切實深入到企業經營管理的各方面。特別要針對企業面臨的階段性任務適時調整黨建工作方向,為企業生產經營凝聚強大的組織能量,切實增強海外黨建的生命力和創造力。
(三)樹立海外黨建工作常態
要客觀認識和把握新常態下國有經濟、外經企業、黨的建設面臨的形勢任務,要在意識形態層面充分認識到海外黨建工作的重要性,立足外經企業海外黨建重點、難點問題,建立健全黨建工作長效機制,把抓黨建與促經營同部署、同檢查、同落實。形成一人一檔案、一月一例會、一月一督查、一季一考核、一年一述職的“五個一”黨建工作常態。同時要把1+1模式引入到“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全過程,真正使海外黨建成為企業發展的引擎。
(四)確保黨建工作融入中心
在特殊復雜的海外經營環境中,黨建工作融入中心的重要性更加突顯,其初衷就是保障企業科學發展,保障生產經營第一要務,要以實現企業科學發展來確定黨建方向,真正把海外黨建的政治優勢體現在構建國有企業核心競爭力上,體現在支撐企業的健康發展上。
四、結語
總之,海外黨建工作具有前瞻性、開放性、包容性、復雜性和挑戰性,既要面對文化、法律、風俗和地域不同影響,又要克服黨建基礎薄弱條件限制,既要保證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堅決貫徹落實,還要充分適應海外市場形勢變化要求。如何在充滿機遇與挑戰的“兩個市場”中抓好海外黨建工作,除了提高認識、創新方法、融入中心和建立長效機制外,還要針對不同國別和地域條件,秉持文化融合精神,以跨國別、跨地域、跨文化的思維理念并采取“一國一策”模式來強化海外黨建工作,在不斷創新、借鑒和學習中探索一條跨文化的海外黨建新路子。
參考文獻:
[1] 沈林.海外項目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徑和方法探索[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6(30):182-184.
[2] 葉笑陽,馮曉莉.國企海外黨建探索[J].國際工程與勞務,2015(08):84-86.
[3] 姚杉.加強海外項目黨建工作之我見[J].東方企業文化,2013(18):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