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妮
中圖分類號:D26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11-000-01
摘 要 基層黨組織是黨開展活動的最基本單元,在黨支部工作中通過“量化”各項考核指標,促進支部工作有據可查,有制度可依;通過各黨支部成績“亮化”,突出先進典型引領,形成良好氛圍,可以有效提高工作質量。
關鍵詞 量化考核 標準化 亮化管理
一、構建基層黨組織量化管理新方法
黨支部工作存在著客觀實際的質量標準,要以量化管理方式為切入點,促進后進趕先進,先進更先進。
(一)建立量化考核制度的原則
1.針對性原則。黨群工作內容多、涵蓋面廣,因此必須根據不同工作,制定不同內容要求的具體參數,符合實際工作情況。
2.可行性原則。設定的評判參數必須標準明確,盡量做到能通過客觀材料進行評價,既要突出工作重點,又要避免內容過于繁雜。
3.加分原則。將支部工作表現“數字化”,為正向激勵支部作用發揮,每項內容只是完成后相應加分,最終累積總分。
(二)量化考核要素“全面化”,黨群工作內容覆蓋到位
考核要素是量化考核的核心內容,要明確組織建設、黨員管理、黨風廉政工作、班組及文化建設、宣傳工作、工會工作、共青團工作7項考核要素。
1.在組織建設方面。重點關注支部計劃的管控,對支部嚴肅黨內政治生活、黨建工作制度執行下、落實黨建陣地標準化方面進行逐項考核,指導支部工作開展。
2.在黨員管理方面。重點關注支部對黨員的培養、教育工作落實情況、組織發展工作是否按程序推進、支部黨員是否有效發揮先進帶頭作用等,以黨員取得的成績反映支部管理效果。
3.在黨風廉政工作方面。從落實懲防體系作業指導書要求、民主生活會召開等方面入手,重點關注領導干部是否按要求做好廉潔自律。
4.在班組及文化建設班組方面。重點關注班組的創新管理方法及其推廣意義和效果,鼓勵各班組經驗交流及開展業務培訓、技術研討等活動,引導各班組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
5.在宣傳工作方面。重點關注稿件發表數量及質量,根據發表的媒體及影響力的不同,得分也有對應的區別,同時為突出鼓勵效果,對投稿稿件無論是否發表都有相應加分。
6.在工會工作方面。重點關注各支會在落實關愛職工方面的工作情況,同時鼓勵各支會在提升職工技能和個人發展方面采取的有效措施,例如引導職工開展技術創新、“五小”創新等工作,充分發揮職工的創造性。
7.在共青團工作方面。重點關注各團支部在引導青年成長方面的工作情況,鼓勵各團支部帶領青年多走出去交流,同時開展崗位練兵、技能比武等活動,提高青年技術技能水平,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崗位工作。
(三)量化考核辦法“多樣化”,確保考核公平、公正
1.采取“分項考核,綜合評定”的辦法,落實制度執行等程序性工作以工作完成率為依據、開展交流研討活動等自主性工作以工作開展次數、效果為依據、課題研究以研究內容及獲獎率為依據等,保證考核的覆蓋面和考核結果的公平、公正;
2.做到自評與考核相結合,支部先進行自評,然后通過聽取匯報、查閱記錄、統計分析等方式進行重點檢查,結合后得出最終考核結果;
3.實行月總結、月講評、季度評選、年終總評的動態管理,及時發現問題并進行指導解決,突出考核效果。
二、依托量化考核平臺,實現“量”與“亮”的管理融合
“量化”與“亮化”相輔相成,以量化分值客觀反映各支部黨群工作效果,同時通過亮化管理,使各支部在對比中找到差距和努力的方向,將“量”與“亮”的管理有效融合。
(一)亮表率,實現黨支部之間縱向比較提升
量化考核制度明確使用數據展示黨群工作的成績,使基層黨支部工作有管控、落實有監督、考核有標準,同時各支部之間通過不同季度考核結果之間的縱向對比,查找自身工作不足的方面,學習其他支部先進經驗,有效提升支部管理水平。
(二)亮不足,促進黨支部內部工作均衡開展
按照標準化、數據化的要求,將支部各項工作完成情況用雷達圖直觀展示,使各支部能夠清楚看到各項工作的不同成效,明確支部內部在工作中的薄弱環節,指導支部投入更多精力進行管理調整,消除 “短板”,促進支部整體工作提升。
(三)亮氛圍,促進黨群工作扎實有效開展
通過量化考核制度的實行,使各黨支部在組織建設、關愛職工、輿論引導、文化建設等方面加強重視,亮出和諧發展氛圍。
1.搭建活動交流平臺。主動策劃,采取“小型、業余、靈活、多樣”的活動方式,為職工搭建展示、交流平臺,促進職工全面發展,有效增強單位凝聚力。
2.運用多種的形式搞好內部宣傳。堅持“輿情也是生產力”的新方向,通過加強通訊員隊伍建設、注重新媒體的合理應用,傳播一線正能量,樹立等一系列模范形象,潛移默化地影響職工群眾。
3.人文關懷凝心聚力。關注職工的生活與發展需求,通過困難職工幫扶、一線慰問等,發揮黨組織在維護穩定、凝聚人心、構建和諧等方面的作用,使黨組織成為職工的“連心橋”和“貼心人”。
三、結語
通過運用有數據、有測評、有檢驗、有監督、有提升的“量化”管理機制,使黨建工作更有方向性、針對性;通過“亮化”形式弘揚正氣,傳遞正能量,把責任和義務轉化為一種壓力、一種動力,有效形成組織創先進、黨員爭優秀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