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群
中圖分類號:D64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11-000-03
摘 要 隨著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推動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已成為必然趨勢并上升至國家戰略的高度,各大國有企業也正在如火如荼地研究與嘗試之中。如何推動媒體融合盡快從相“加”邁向相“融”,使媒體深度融合成為常態,是目前擺在國有企業面前亟待解決的現實課題。文章立足于新形勢下媒體融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著重探討了融媒體時代國有企業思想宣傳工作創新的原則和路徑,以期為理論和實踐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 融媒體 國有企業 宣傳思想工作 創新
2016年2月,習近平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強調,“要推動融合發展,主動借助新媒體傳播優勢”。可以說,隨著網絡和數字技術的不斷發展,QQ、微博、微信、移動客戶端等各類新媒體層出不窮,并以其多元自由的傳播主體、核裂變式的信息傳播模式、多樣融合的傳播方式、“去中心化”的扁平型傳播關系,帶來了信息傳播的大變革,構建全面整合的融媒體宣傳格局已是必然趨勢。在此新背景下,國有企業思想宣傳工作必須深刻把握時代環境的變化,創新宣傳方式方法,推動思想宣傳工作更接地氣、更順應時代、更富有成效。
一、融媒體視域下創新國有企業宣傳思想工作的邏輯起點
(一)是適應新時期媒體融合趨勢的客觀要求
美國馬薩諸塞州理工大學的I·浦爾(I.Pool)教授最早提出“媒體融合”(media convergence)這一概念。廣義上的“媒體融合”是指將一切媒介及其有關要素進行結合、匯聚甚至融合。毋庸置疑,傳統媒體在內容深度和閱讀慣性上有著無可比擬的自身優勢,但隨著媒體格局發生的革命性變化,傳統媒體受到了新興媒體的劇烈沖擊,其傳播效果和影響力日漸式微。據第4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已經達7.51億,互聯網普及率為54.3%,手機網民規模達到7.24億。不可否認,“終端隨人走、信息圍人轉”已經成為信息傳播的新態勢,傳統單一的宣傳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新形勢下受眾的信息需求及心理需求。因此,要守好國有企業思想宣傳這塊陣地,創新融媒體時代的思想宣傳工作,搭建起集報紙、網站、微信、手機報、樓宇信息屏等在內的融媒體體系勢在必行。
(二)是提升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內在之義
新媒體的發展猶如“帶著荊棘的玫瑰”,在給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帶來巨大挑戰的同時也帶來了重大機遇與動力。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多依靠文件傳達、會議部署、約見談話等形式,層層傳達后時效性和真實性均有所降低。尤其是“單向說教、普遍灌輸”的模式,對80、90后青年員工越來越難有吸引力,工作開展難度大、活動效果差強人意,成為國企黨務工作者面臨的棘手難題。融媒體時代則可充分借助新媒體技術優勢,為國企思想政治工作打造新武器,開辟新陣地。新媒體裂變式的傳播模式和廣譜性受眾,為信息傳遞提供了最佳載體;開放、交互和多元的溝通特性,則可實現溝通內容的最精準傳導、最迅速反饋以及對問題的有針對性解決,打通與職工思想交流的壁壘,構建起平等交流、密切聯系的平臺和橋梁。
(三)是對外展示企業良好形象的有效路徑
宣傳思想工作對內是培育企業文化的有效手段,對外是展示企業良好形象的重要途徑,對服務和保證企業生產經營發展及各項工作任務完成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新形勢下必須充分利用新媒體加強企業品牌和文化建設,借助技術優勢和良好契機打造企業新形象。欣慰的是,目前諸多國有企業都在積極地進行嘗試與探索。打開各大國有企業網站,從首頁到各個板塊均可看到能夠體現公司企業文化特色的內容,“公司使命、發展愿景、企業精神、企業價值觀”等信息均以多種方式和載體予以展示,但在深度和創新性上還值得進一步挖掘和開發。可充分發揮新媒體元素的優勢和作用,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主題宣傳、時政宣傳、典型宣傳、成就宣傳,打造一個傳播企業好聲音、講述企業好故事、展示企業好形象的最強陣地,為企業贏得一個良好的社會聲譽,從而推動企業全面健康穩步發展。
二、融媒體視域下創新國有企業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原則
(一)形式創新、內容取勝
移動客戶端的自由性、便捷性和即時性,以及無界傳播特性及虛擬化關系,使得人人掌握話語權,人人成為信息的生產者和傳播者。要將職工眼球吸引到企業媒體上來,就必須出新招硬招與當前最新的宣傳媒介接軌。目前,不少三級單位開展宣傳思想工作載體主要以外網宣傳報道為主,宣傳形式多以文字、圖片為主,套路都比較固化。此時,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的互補就顯得尤為重要。要積極借助各種技術手段,推動新舊媒體取長補短、深度融合。同時,在融媒體時代,優質內容依然是媒體的立身之本。宣傳思想工作要繼續恪守新聞的真實性原則,繼續發揚內容生產的專業性和權威性,把準方向、把好導向,守住準確、權威、專業的“金字招牌”,提供真實客觀、觀點鮮明的信息內容,構筑宣傳思想工作的核心競爭力。
(二)上下協同、密切配合
做好宣傳思想工作、營造公司上下良好的新聞輿論氛圍,是公司所有職工的義務和責任,單靠黨委宣傳部門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充分發動所有部門配合、所有人員參與。公司黨委要從人員配備、制度保障、經費支持、技術管控等方面進一步加強資源聚合、力量整合和協同配合;宣傳部門要強化全局觀念和整體思維,做好選題策劃和發動,推動公司宣傳思想工作形成一股繩、一盤棋的良好局面;各業務部門也要圍繞企業中心工作、服務企業發展大局、找準部門自身定位,徹底摒棄與己無關的思想,配合宣傳部門形成企業宣傳思想工作的合力;各企業一線工班、項目等基層組織更要發揮積極作用,統一思想、統一行動,形成同頻共振的效應。
(三)貼近基層、聯系實際
習近平強調,要“把創新的重心放在基層一線,扎實做好抓基層、打基礎的工作。”這些重要論斷為國有企業創新思想宣傳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國有企業宣傳思想的工作對象是基層職工,開展工作也是要依靠基層職工群眾,任務部署更是需要落實到基層中去。因此,創新國有企業基層宣傳思想工作,必須主動深入基層、深入一線職工群眾,及時發現、挖掘和宣傳基層先進典型。同時,要想打破宣傳思想工作自娛自樂的狀態,還必須主動適應、積極引導職工的接受習慣和思維方式,借鑒社會媒體的有效做法,運用員工喜聞樂見的話語體系和傳播模式,不斷增強宣傳思想工作的親和力和趣味性。最后,要從貼近員工的真實需求入手,力避形式主義走過場、摒棄單純完任務觀點、杜絕搞政績工程的思想,使宣傳思想工作更具體實在、更扎實深入。
(四)有力引導、正面宣傳
宣傳思想工作必須要圍繞企業中心工作來謀劃、來展開,而企業的穩定發展就是工作的大局。因此必須突出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做大做強正能量宣傳,確保正面宣傳長流水、負面信息不出現、關鍵時刻有亮點。要引導員工多看主流、多看本質、多看光明面,將個人的發展訴求轉化為加快企業改革發展的強大動力,為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做出積極的貢獻。同時,作為國企黨務宣傳工作者,必須要注重提升發現輿情的預見能力,能積極主動地發現問題、研判走勢,未雨綢繆,搞好應對。在關鍵重大時刻,在各種觀點交流交鋒交織的時候,敢于積極主動發聲,正確引導輿論,疏導負面情緒,弘揚正能量。
三、融媒體視域下創新國有企業宣傳思想工作的路徑分析
(一)樹立正確的媒體融合理念
迎戰融媒體,首要任務就是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最大限度地發揮媒體融合發展的實際效能。一是要樹立一體化宣傳思想理念,通過整合現有媒體資源,打造全新的融媒體平臺,包括報紙、網站、微博、微信、移動客戶端等,實現多渠道、多樣化的全方位傳播模式。二是要把握好信息傳播的“源頭”,堅持創造出專業權威、廣受好評的宣傳文化產品,傳播好企業聲音。媒介融合不是新興媒體徹底替代傳統媒體,也不是簡單的內容搬家式的“物理聚合”,而是要形成1+1>2的“化學效應”。只有在規避傳統媒體傳播速度慢的弊端的同時,解決新興媒體報道深度不夠的短板,達到快捷方便、深度互動、新舊互補的宣傳效果,才能確保企業公眾號不掉粉、甚至淪為僵尸公眾號。
(二)培植專兼職宣傳人員隊伍
基層組織是做好思想宣傳工作的基石和戰斗堡壘,宣傳隊伍是做好思想宣傳工作最末端的神經細胞。目前多數單位黨群部門專職從事宣傳工作的人員較少,對應到基層則多數是以文員口和兼職宣傳員的形式與公司對接。專業性不強、流動性大、人才匱乏等難題是國有企業媒體融合發展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要堅持把教育、培養、引進結合起來,建設一支適應新傳播業態、政治素養高、業務能力強的媒體人才隊伍。一是要建好基層宣傳堡壘。成立綜合性宣傳通訊組織,根據兼職宣傳員的愛好、興趣以及特長進行劃分,作為宣傳人才儲備庫進行培養。二是加強有關新媒體知識和技能的培訓,不斷提升宣傳人員新媒介素養,使他們真正成為運用現代傳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解決“本領恐慌”。三是建立健全科學的宣傳考核和激勵機制,激發宣傳思想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和潛力,爭取實現全員參與宣傳工作效益的最大化,徹底摒棄黨務宣傳人員在國有企業處于邊緣化的思想偏見。
(三)創新宣傳工作手段和方法
充分發揮融媒體這個“最大正能量”,在傳播速度、內容厚度、影響廣度和服務效度上綜合創新。一是要注重快捷精簡。要利用新媒體裂變式的傳播模式以及移動媒體的高普及率,及時發布各類需要傳達的信息和內容。同時要適應新媒體特性及受眾碎片化閱讀習慣,多提供短小精悍、鮮活快捷的信息,方便職工隨時利用工作生活的閑暇時間移動閱讀。二是要加強互動參與。多維互動是新興媒體的獨特優勢和顯著特征,要將互動思維滲透到思想宣傳工作的各個環節。通過新穎互動環節,提高基層職工的關注度和參與度,促進職工在互動中參與,在參與中傳播。三是要綜合運用各類文體活動、節慶活動、聯誼活動等載體來吸收、引導職工,做到線上線下結合,網上網下聯動,打造全方位的思想宣傳陣地,將各年齡層職工吸引到企業堡壘。
(四)厚植基層職工群眾優勢
宣傳思想工作的落腳點在基層,薄弱環節也在基層。必須強化“基層為先、效果為大”的思想,杜絕不接地氣,徹底摒棄走過場、作秀思想和行為。一是要“眼睛向下看、重心向下移”,向基層傾注更多的時間、精力與資源:在資金上加大投入,解決經費緊張、沒錢辦事的瓶頸難題;在人力上充實基層力量,解決人員不足、無人干事的問題;在加強基層平臺建設上下功夫,解決無陣地或陣地失守的尷尬局面。二是要盡量拉近與一線職工的距離,多宣傳一線涌現出的先進典型和感人事跡,如開展評選“向上向善好青年”“優秀共產黨員”“講好黨員故事 做合格共產黨員”等身邊榜樣,吸引基層職工主動提供新聞線索、報道素材和意見建議,豐富基層宣傳思想工作的生活色彩。三是堅持對象化、分眾化傳播原則,由于職工在年齡、學歷、背景、興趣愛好等均存在差異,決定了需求心理和接受能力的不同,因此基層思想宣傳工作既要有漫灌,也要有噴灌和滴灌,根據不同群體采取不同的宣傳策略,確保思想宣傳工作入腦入心、收到成效。
一言以蔽之,融媒體視域下國有企業宣傳思想工作創新既是一項亟待解決的緊迫任務,又需要公司上下長期的探索與努力,合力構建起大宣傳格局和大思政工作機制,協同演奏好國有企業思想宣傳工作的大樂章。
參考文獻:
[1] 蔡雯.媒體融合與融合新聞[M].人民出版社,2012.
[2] 聶辰席.融合創新一體發展[N].人民日報,2014-10-09.
[3] 葉水茂.試論融合發展下的媒體重構[J].新聞世界,2014(10).
[4] 杜飛進.關于推進媒體融合發展的若干思考[J].新聞戰線,2014(09).
[5] 人民網.習近平十八大以來關于“宣傳思想工作”精彩論述摘編[EB/OL].http://cpc.people.com.cn/n/2014/0819/c164113-25493994.html.
[6] 習近平: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8/20/c_117021464.htm.
[7] 李程驊.創意與傳媒:中國經濟與傳媒評論.第一卷[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
[8] CNNIC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4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OL].http://www.cnnic.net.cn/gywm/xwzx/rdxw/201708/t20170804_694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