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
[摘要] 目的 實驗分析糖尿病消化不良患者癥狀與近端胃功能的關系。方法 該次實驗研究選取的對象是醫院2016年度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0例,根據80例患者的腸胃表現,將其分為兩組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實驗組的患者為糖尿病消化不良患者,對照組患者無消化不良癥狀。對所有患者的近端胃橫截面積、周長等進行檢查,分析糖尿病消化不良患者癥狀與近端胃功能的關系。結果 實驗組的40例糖尿病胃腸癥狀患者有30例表現為腹脹,5例變現為上腹不適,5例表現為便秘,可明顯發現患者的胃功能近端受到損害。 結論 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現消化系統疾病的癥狀如腹脹、便秘等,可證明患者的近端胃功能受到了損害,要及時的進行相關治療。
[關鍵詞] 糖尿病;消化不良;近端胃功能
[中圖分類號] R58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10(b)-0035-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ymptoms and proximal gastric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diabetes dyspepsia. Methods 80 cases of diabetes patients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in 2016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40 cases in each according to the gastroenterological performanc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he patients with diabetes dyspepsia,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had no dyspepsia, and the cross-sectional area and perimeter of proximal stomach were examined,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ymptoms and proximal gastric function was analyzed. Resul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30 cases were featured with abdominal distension, 5 cases had epigastric discomfort, 5 cases had constipation, which showed that the proximal gastric function was impaired. Conclusion The digestive system diseases symptoms such as abdominal distension and constipation of diabetes patients prove the proximal gastric function is impaired, and it needs the timely related treatment.
[Key words] Diabetes; Dyspepsia; Proximal gastric function
糖尿病是一種較為常見的代謝疾病,主要是以慢性高血糖為主要特征,與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有關系。糖尿病屬于慢性疾病的一種,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治療,長期發展下去會致使機體的系統受損,進而促使眼、腎以及神經等多方面受損,這其中消化不良就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并發癥。經過多年的臨床治療,我們發現很多糖尿病消化不良患者,會出現近端胃功能受損的情況,由此認為造成糖尿病消化不良患者癥狀的主要原因就是近端胃功能受損。患者常會表現出腹脹、惡心、便秘等癥狀[1]。但是截至到目前為止,并未確定糖尿病消化不良患者癥狀與近端胃功能的關系,因此該文于2016年將針對此進行實驗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次實驗研究選取的對象是醫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0例,根據80例患者的腸胃表現,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實驗組的患者為糖尿病消化不良患者,其中包括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的年齡在44~75歲,平均年齡在(47.6±4.2)歲,對照組患者無消化不良癥狀,其中包括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0例,年齡在45~78歲,平均年齡在(49.6±4.2)歲。兩組患者的患病時間為1~20年。兩組患者均未患有其他方面的疾病,無藥物過敏史及精神病史,在年齡、性別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比較。
1.2 方法
詢問兩組患者有無出現消化系統不良癥狀,包括腹脹、上腹不適、便秘等,并根據患者的情況進行程度評分,0分為無癥狀,1分為輕度患者,2分為中度患者,3分為重度患者。詢問完成后對兩組患者的近端胃功能進行檢查,在檢查前8 h內患者要處于空腹的狀態,計算出患者飽感時飲水量與不適時飲水量的差值,并對患者近端和遠端胃的橫切面積以及周長進行測量,進而了解近端和遠端胃部的擴張功能,判斷胃底的順應性[2]。
1.3 統計方法
該次實驗數據錄入SPSS 20.0統計學軟件當中進行統計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通過對患者的飲水量進行計算,可知具有消化道癥狀的實驗組患者,飲水量、胃底面積等方面均要低于對照組患者。實驗組的40例糖尿病胃腸癥狀患者有30例表現為腹脹,5例變現為上腹不適,5例表現為便秘,可明顯發現患者的胃功能近端受到損害,兩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糖尿病是患者自身的胰島功能出現了異常,胰島素分泌不足,致使其無法對機體的糖份進行分解,導致身體血糖值升高的一種疾病。雖然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短期內不會威脅患者的生命,但是會嚴重的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影響患者的心理情緒。如果長期得不到有效控制,會對患者的臟器造成影響,促使眼、腎以及神經等多方面受損,而糖尿病消化不良就是較為常見的一種并發癥。針對此方面,進行了多方研究,發現糖尿病消化不良患者,多會出現近端胃功能受損的情況。因此很多醫學專家認為近端胃功能受損,是導致糖尿病消化不良患者癥狀的主要原因。基于此,該文進行了實驗研究。
該文實驗分析糖尿病消化不良患者癥狀與近端胃功能的關系,選取了該院80例糖尿病患者進行研究,其中有40例患者表現為消化不良癥狀,另外40例糖尿病患者沒有消化不良的癥狀。對兩組患者的飲水量、胃底面積和周長等方面進行了計算和對比,得出相關實驗結果。實驗結果表明,實驗組的40例糖尿病胃腸癥狀患者有30例表現為腹脹,5例變現為上腹不適,5例表現為便秘,可明顯發現患者的胃功能近端受到損害[3]。
經過多年對糖尿病患者病癥進行研究,可以發現有很多糖尿病患者會伴有反酸、燒心等胃食管反流癥狀,且出現這些癥狀的概率比正常人高出許多。很多專家學者針對此方面進行了實驗研究,出現此胃食管反流癥狀的患者,胃部存在擴張的現象,且胃底的順應性會增加,與正常人的區別非常明顯,由此可以推斷出患者的近端胃功能受到了損傷。針對糖尿病患者出現胃食管反流的幾率較大的原因,也進行了相應的研究,得出以下幾種結果:①糖尿病患者的近端胃竇動力會下降,進而致使胃內容物存在障礙;②糖尿病患者的食管神經會大聲病變,知識其廓清能力受到影響[4-5]。
綜上所述,消化不良是最為常見的一種糖尿病伴隨癥狀,最為常見的臨床表現就是腹脹、便秘、上腹不適等,有些患者也會出現反酸、燒心的癥狀,這表示患者的近端胃功能受到了損傷,可有針對性的采取治療措施。但是關于此方面的內容還需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 張雷. 糖尿病消化不良癥狀和近端胃功能的關系探討[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6,8(29):141-142.
[2] 尹艷華. 糖尿病消化不良患者癥狀及其與近端胃功能的關系[J]. 糖尿病新世界, 2015,35(9):64.
[3] 程璐, 王殿輝, 安文娟,等. 2型糖尿病患者胃腸道癥狀與生活質量相關性研究[J]. 齊魯護理雜志, 2017, 23(1):3-5.
[4] 趙晶, 婁培安.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積極度與生活質量的相關性研究[J].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6, 22(2):181-185.
[5] 勞有益,黃梅,羅雅麗,等.糖尿病消化不良患者的自主神經功能及其對近端胃功能影響[J].現代儀器與醫療,2014(3):66-68.
(收稿日期:2017-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