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延照 劉瑋 王興山
[摘要] 目的 探討調脾降糖飲聯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在濟南市長清區中醫醫院確診的2型糖尿病患者 68 例,隨機分為治療組(34 例)和對照組(34 例)。對照組給予二甲雙胍治療,治療組在此基礎上聯合調脾降糖飲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觀察血糖及血脂變化。結果 治療組總有效率優于對照組,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總膽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調脾降糖飲聯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有明顯的臨床療效,不僅能控制血糖水平,還能改善血脂代謝,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調脾降糖飲;二甲雙胍;益氣健脾;2型糖尿病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10(b)-0059-02
糖尿病是一種與多種因素相關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為特征的疾病。2型糖尿病患者占糖尿病總數的 90%以上[1],如患者血糖控制欠佳,會導致一系列糖尿病并發癥[2]。中醫學將2型糖尿病歸屬到“消渴”范疇,臨床上應用益氣健脾中藥治療取得較好的療效。2013年10月—2016年10月該研究采用益氣健脾方法應用調脾降糖飲聯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 68 例,探討其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濟南市長清區中醫醫院確診的2型糖尿病患者 68 例,其中男 35例,女 33 例,年齡 35~64 歲,平均(55.1±7.2)歲,病程 2 ~11 年,平均(7.5±4.9)年。納入病例均經患者知情同意。將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及對照組,每組34例。治療組男18例,女16例,平均年齡(54.9±6.7)歲,平均病程(6.9±4.7)年。對照組男17例,女17例,平均(55.8±6.1)歲,平均病程(7.5±3.2)年。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及病程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備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和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中醫診斷標準參照衛生部頒布的《中藥治療脾虛證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脾氣虛證診斷標準:包括脾虛與氣虛。脾虛主癥:胃納減少或食欲不佳;大便不正常;食后腹脹或下午腹脹。氣虛主癥:體倦乏力;神疲懶言;舌質淡、舌體胖或有齒印、苔薄白;脈細弱。次癥:口淡不渴、喜熱飲、腹痛綿綿等。氣虛主癥2個+脾虛主癥2個;氣虛主癥、舌象+脾虛主癥2個;氣虛主癥、舌象+脾虛主癥1+次癥2個。以上3項中具備一項即診斷為脾氣虛證消渴。
符合2型糖尿病西醫診斷標準(空腹血糖≥7.0 mmol/L,但<13.9mmol/L,或餐后 2 h血糖≥11.1 mmol/L,但<20 mmol/L 者),同時中醫辨證符合脾氣虛證診斷標準,已進行1個月控制飲食、運動療法加降糖藥物治療后,空腹血糖仍≥7.0 mmol/L,自愿參加并按規定用藥者,均可納入該研究。
1.2.2 排除標準 ①妊娠及哺乳期患者;②二甲雙胍禁忌患者;③對調脾降糖飲過敏患者;④有重要臟器嚴重并發癥或其他嚴重原發性疾病者;⑤近1個月內有糖尿病酮癥及嚴重感染者;⑥不配合者及精神病患者。
1.3 方法
兩組患者都在控制飲食、適當運動的基礎上服用鹽酸二甲雙胍腸溶片(產品批號:H11021560),0.5 g/次,根據血糖結果調整每日劑量,最大劑量<2 g,3 次/d;治療組患者在此基礎上,聯合調脾降糖飲治療(黃芪30 g、黨參30 g、石膏25 g、白術15 g、升麻10 g、柴胡10 g、荔枝核20 g、黃連10 g、蒼術20 g、玄參20 g、山藥20 g、陳皮15g、甘草10 g),1劑/d,水煎300 mL,2次分服。4 周為1療程,兩組患者都治療 2 個療程。
1.4 療效評價
根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中藥新藥治療糖尿病的臨床指導原則》療效標準[3]。顯效:臨床癥狀、體征顯著改善,治療后 FPG<7.0 mmol/L,或餐后2 hPG<7.8 mmol/L,或血糖降低30%以上;有效:臨床癥狀及體征有所改善,治療后 FPG<8.3 mmol/L,或餐后2 hPG<11.0 mmol/L;無效:臨床癥狀無明顯緩解,血糖降低未達到上述標準??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
1.5 觀察指標
將兩組患者療效、治療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總膽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標相比較。
1.6 安全性評價
體溫、心率、呼吸等體格檢查;血、尿及大便常規和肝、腎功能等實驗室檢查;觀察藥物的不良反應。
1.7 統計方法
運用 SPSS 18.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效果相比
治療組總有效率 97.06%,對照組總有效率為 91.18%,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2.2 兩組糖代謝指標相比
治療后兩組患者FPG、餐后2 hPG、HbA1c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血糖改善顯著,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2.3 兩組血脂變化相比
治療后兩組患著TC、TG、LDL-C 水平均與治療前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上述指標改善更明顯,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3。
2.4 安全性指標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各項檢查未出現異常,也未發現不良反應。
3 討論
2 型糖尿病是由多種因素引起胰島素抵抗或胰島素分泌不足而導致血脂代謝、糖代謝紊亂[4]。研究發現,2型糖尿病患者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高血糖,也是導致糖尿病并發癥主要誘因[5]。二甲雙胍對治療糖尿病有顯著的效果,血糖高時才使血糖下降,很少會出現低血糖,還可以降低脂肪毒性對胰島細胞的傷害,改善胰島素抵抗及增強胰島細胞的敏感性[6]。
調脾降糖飲在“補中益氣湯”和消渴病常用方劑“玉液湯”的基礎上,結合該院多年的臨床經驗精選藥物組方。具有益氣健脾、復脾助運之功。用于消渴病脾氣虧虛證治療。該研究結果表明,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及治療后FPG、餐后2 hPG和HbAlc水平顯著優于對照組,說明調脾降糖飲具有降低血糖作用,并且治療組TC、TG、LDL-C均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調脾降糖飲可改善糖尿病患者血脂代謝。
綜上所述,調脾降糖飲聯合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有較好的臨床療效,能夠有效控制血糖及改善血脂代謝,且未見嚴重不良反應,適合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Chan WB, Tong PC, Chow CC,et al.The associations of body mass index, C-peptide and metabolic status in Chinese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J]. Diabet Med, 2004,21(4): 349.
[2] 白莉,董振詠,錢玉忠,等.三黃糖敏湯聯合二甲雙胍治療2 型糖尿病胰島素抵抗療效觀察[J].河北中醫,2013,35(8):1166-1167,1173.
[3] 中藥新藥治療消渴病(糖尿?。┑呐R床研究指導原則[S]. 1987.
[4] 杜麗坤,徐洪濤,王冰梅,等.益氣養陰、化瘀滌痰法改善2 型糖尿病胰島素抵抗的機制研究[J].哈爾濱醫科大學學報,2014,48(2):149-151.
[5] 付能勇.2 型糖尿病胰島素抵抗的中醫辨證治療臨床觀察[J].亞太傳藥,2012,8(2):61-62.
[6] 朱禧星. 現代糖尿病學[M].上海: 上海醫科大學出版社,2000: 12.
(收稿日期:2017-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