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愛香 黃同玲
[摘要] 目的 就2型糖尿病患者麻醉期間的應用右美托咪啶的臨床效果予以分析探討。 方法 選取該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55例接受全身麻醉手術的2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25例)與試驗組(30例),對照組在手術麻醉期接受靜脈生理鹽水注射,試驗組接受靜脈右美托咪啶注射,對兩組患者的麻醉效果進行比較。 結果 通過比較患者各階段MAP和HR的數據值(注射時、插管時、手術切皮時、手術開始5 min、10 min、15 min、30 min、拔管前、拔管時、拔管后5 min和10 min)得出,試驗組患者明顯比對照組患者情況要好,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將右美托咪啶應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麻醉手術中臨床療效非常顯著,不會對患者術中的各項數據值產生較大的影響,讓手術順利進行下去,臨床價值較高。
[關鍵詞] 右美托咪啶;2型糖尿病;麻醉
[中圖分類號] R61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10(b)-0067-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dexmedetomidine in the anesthesia of type 2 diabetes.Methods 55 cases of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with general anesthesia surgery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ith 25 cases used the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normal saline during the operative anesthesia period, while the test group adopted the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dexmedetomidine, and the anesthesia effect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MAP and HR values at various phases (at injection, at intubation, at operation incision, in 5 min,10 min,15 min,30 min after surgery, before intubation, at intubation and in 5 min and 10 min after intubation)showed that the situation in the test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dexmedetomidine in the anesthesia of type 2 diabetes is very obvious, which can not have a bigger effect on various data values, and it makes the operation conducted successfully, and the clinical value is higher.
[Key words] Dexmedetomidine; Type 2 diabetes; Anesthesia
在患者手術前對其施以全身麻醉,主要是為了將其交感神經的興奮度降低,讓患者術中的血壓與心率保持平穩,進而穩定其心血管功能。臨床研究證實,相較于企業鎮靜催眠藥物來說,右美托咪啶可產生自然非動眼性的睡眠,且不會對人的正常呼吸予以抑制,有效保護心腦、腎等重要器官,同時右美托咪啶也具有顯著療效,有著很高的安全性[1]。該院對2016年1—12月收治的55例接受全身麻醉手術的2型糖尿病患者施以右美托咪啶,療效顯著,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收治的55例接受全身麻醉手術的2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術前所有患者的空腹血糖均不超過8.3 mmol/L,餐后2 h血糖也未超過10 mmol/L,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25例)與試驗組(30例)。對照組中男13例,女12例,年齡53~67歲,平均年齡(56.1±10.2)歲;體質量53~70 kg,平均(55.49.1)kg。試驗組中男11例、女9例,年齡52~65歲,平均年齡(55.1±10.3)歲,體質量50~67 kg,平均(54.31±10.4)kg,經統計學分析得知,兩組一般資料數據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不會影響該次統計數據。
1.2 方法
該研究全部患者均接受常規檢查,主要是心電圖、血糖、血常規、肝腎功能等檢查。麻醉前30 min,所有患者均肌肉注射0.5 g阿托品(國藥準字H33020465)和0.1 g苯巴比妥鈉(國藥準字H12020381)。進入手術室后,協助患者取仰臥位,并迅速構建常規靜脈通道,輸入5%的葡萄糖生理鹽水,同時為患者帶上飽和度為99%的吸氧面罩,且靜脈滴注0.4 μg/kg的枸櫞酸舒芬太尼注射液(注冊證號:H20100124),另外添加1 mg/kg的鹽酸異丙嗪(國藥準字H21020328)和0.2 mg/kg的咪唑地西(國藥準字H14022569),然后將患者氣管內插管同麻醉劑連接起來,并把參數調整到規定標準中。在麻醉過程中,對照組靜脈微泵注射0.5 μg/(kg·h)的生理鹽水,試驗組則靜脈微泵注射0.5 μg/(kg·h)右美托咪啶(國藥準字Z61021044)。等到手術結束前30 min停止生理鹽水和右美托咪啶的輸注。
1.3 觀察指標
對患者各個階段的MAP和HR數據值(注射時、插管時、手術切皮時、手術開始5 min、10 min、15 min、30 min、拔管前、拔管時、拔管后5 min和10 min)予以觀察比較。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計數資料分別用(x±s)、[n(%)]表示,并分別行t、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試驗組患者注射時、插管時、手術切皮時、手術開始5 min、10 min、15 min、30 min、拔管前、拔管時、拔管后5 min和10 min相關指標數值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2型糖尿病也就是俗稱的發病型糖尿病,9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均為這一類型。通常,胰島素分泌存在缺陷或體內產生胰島素抵抗就會顯著降低胰島素的分泌量,升高血糖,而2型糖尿病就由此發生。機體應激反應的一個敏感指標就是血糖,不斷增強的刺激強度,相應的也會升高反應性血糖,2型糖尿病患者因為本就有著很高的血糖,且要自行有效控制往往非常困難,在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時,不管是插管、手術還是拔管均會引起患者出現應激反應,如血壓升高、心率加快以及血糖升高等[2]。所以在2型糖尿病患者手術麻醉期施以有效的麻醉、鎮靜藥物,可預防在全麻期間患者的血流動力學出現紊亂的情況,順利進行手術。
作為一種α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右美托咪啶由Orion Pharma(芬蘭)公司與Abott(美國)公司合作研制開發而成,其也屬于α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的一種右旋異構體。通常,中樞神經、外周神經、自主神經中樞的突觸前膜與突破后膜是α2受體的主要集中地。當右美托咪啶進入到人體中,就會激動突觸前膜α2受體,并對甲腎上腺素的釋放予以有效抑制,終止疼痛信號的傳導,最終將鎮靜、催眠以及抗焦慮的作用給發揮出來。該種α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能夠利用對α2受體作用來進一步強化麻醉藥物(比如利多卡因)的局部麻醉效果,并對麻醉時間予以適當的延長,以此來對周圍神經活動進行有效抑制,實現較為顯著的鎮痛效果。如果人的機體始終處于應激狀態,則會在很大程度上增強交感腎上腺髓質系統的興奮感,使得交感神經活動異常活躍,并分泌出大量茶酚胺,然而右美托咪啶能夠實現激活交感神經末梢或心臟的突觸前α2受體,對腎上腺素進行有效抑制,有效稀釋血漿中茶酚胺的含量,以此來達到保障功能循環、控制心率和血壓的作用[3]。另外,右美托咪啶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麻醉劑的劑量,增強手術患者血液動力學的穩定性,以此來避免心肌缺血事件的出現。該研究結果表明,試驗組患者注射時、插管時、手術切皮時、手術開始5 min、10 min、15 min、30 min、拔管前、拔管時、拔管后5 min和10 min相關指標數值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充分說明了2型糖尿病患者麻醉期間的應用右美托咪啶的臨床效果顯著,值得臨床借鑒與學習。
[參考文獻]
[1] 李青,包玉倩,潘潔敏,等.糖化血清白蛋白在 2 型糖尿病患者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11,30(6):440.
[2] 毋楠,張興安,周巧梅,等.右美托咪啶聯合丙泊酚對全麻手術患者血流動力學的影響 [J].中國藥房,2014,25(8):3211-3213.
[3] 郭煜.用右美托咪啶進行全身麻醉的臨床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4,21(7):1578-1579.
(收稿日期:2017-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