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梅
[摘要] 目的 觀察和分析利格列汀聯合吡格列酮及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的治療效果,對結果予以探討。 方法 選取該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隨機分組,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各54例;對照組:給予二甲雙胍緩釋片;治療組:給予利格列汀聯合吡格列酮及二甲雙胍進行治療。對兩組患者在治療期間的血糖變化情況以及治療效果進行對比。結果 經過12周的治療后,治療組患者的治療效果較對照組要好,血糖控制程度要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利格列汀聯合吡格列酮及二甲雙胍可以更好的降低血糖,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圍之內,促進其健康生活,改善生活質量。
[關鍵詞] 2型糖尿??;利格列汀;吡格列酮;二甲雙胍緩釋片;治療效果;血糖指標
[中圖分類號] R58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10(b)-0073-02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們的生活方式及習慣出現了問題,且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越來越多的人患有糖尿病,使得糖尿病成為嚴重危害身體的慢性疾病,其發病率僅次于心腦血管疾病和腫瘤[1]。查閱相關書籍及論文發現,在2011年,就已經3.7億人患有糖尿病,相關學者估計在2030年,糖尿病的患病人口將會達到5.5億。在2010年調查研究發現,我國18歲以上人群糖尿病的患病人數顯示,我國糖尿病患病率為9.7%,糖化血紅蛋白≥6.5%的為11.6%,根據以上數據說明,我國已經成為患有糖尿病人數最多的國家[2]。這其中還不包括為經診斷確診的人群,據相關報道,我國有58.9%的患者還沒進行診斷,但已經開始接受治療者,使得糖尿病的控制不太理想。此外,兒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也逐漸增加,糖尿病已經成為嚴重威脅中國人健康的公共衛生問題。它與高血壓;高血脂并稱為“三高”。糖尿病病人的生活質量明顯低于正常人群,如若患者不及時進行診斷治療,可能會引發嚴重的并發癥,進而可能導致死亡[3]。為此,利用回顧性分析,將該院于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08例患者進行分析研究,治療組采取利格列汀聯合吡格列酮及二甲雙胍的治療,對照組采用二甲雙胍緩釋片的治療,對比發現利格列汀聯合吡格列酮及二甲雙胍的治療效果更加顯著,患者的血糖下降情況更加明顯,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該院收治的108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用以研究利格列汀聯合吡格列酮及二甲雙胍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療效果。其中有64例為男性;44例為女性。治療組:男性與女性的患病人數分別為32例和22例,患者年齡均在42~70歲之間,平均年齡在(56.5±5.6)歲,在詢問患者病程時,發現均在3.5~8年之間,平均病程在(4.5±3.0)年。對照組:男性與女性的患病人數均為32例和22例,患者年齡均在39.5~68.5歲之間,平均年齡在(57.8±7.5)歲,在詢問患者病程時,發現均在1~7年之間,平均病程在(3.5±2.0)年。以上患者均為2型糖尿病。經過對比兩組的年齡和性別等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患者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初始推薦1次/d,0.5 g/次,在晚飯后服用,若治療效果不滿意,可將劑量調整為1 g。治療組:給予患者利格列汀片(國字準號:J20130081,規格5 mg/片)5 mg,推薦劑量為5 mg,1次/d。在使用利格列汀的同時聯合使用吡格列酮(國字準號:H20051164。規格30 mg/片),初始推薦劑量為15 mg,1次/d,如若療效不太滿意可調整為30 mg,給予患者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初始推薦1次/d,0.5 g/次,在晚飯后服用,若治療效果不滿意,可將劑量調整為1 g。以上兩組患者需要每日定時監測血糖,其中依照空腹檢查(<7.0 mmol/L)及餐后2 h檢查(<11.0 mmol/L)為標準。兩組患者均需治療12周,觀察患者的血糖控制程度。出院前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每天按時用藥,定時監測血糖,不應該隨意調整用藥劑量?;颊叱鲈汉?,應該定期復查,醫務人員也需要定期家訪,并做好隨訪記錄。
1.3 療效判定標準
患者在進行治療12周后,如果患者在空腹及餐后監測血糖,其血糖指標均在正常范圍,且患者無頭暈,視力模糊等癥狀,即為治療效果顯著。如果患者在空腹及餐后監測血糖,其血糖指標均下降,但仍在正常范圍上,且上述癥狀均減輕但仍然存在,即為治療效果有效。如果患者在空腹及餐后監測血糖,其血糖指標仍未降低,甚至升高,以上不適癥狀均存在,部分患者還存在并發癥,即為治療無效[4]。
1.4 統計方法
數據用SPSS 22.0統計學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治療效果
12周后患者的治療效果見表1,治療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比較以下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血糖指標
12周后的血糖各指標變化見表2,治療組患者的血糖指標明顯低于對照組,比較以下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糖尿?。―M)是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主要由遺傳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其主要表現為血糖明顯增高。因為胰島素分泌功能障礙,導致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以及水和電解質等代謝紊亂。隨著病程延長,可出現眼;腎;心臟;血管等多系統損害,如若不及時進行檢查治療,還會發生酮癥酸中毒;糖尿病足綜合征等急性代謝紊亂[5]。其中2型糖尿病也是由遺傳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目前病因和發病機制認識不足,可能是一種特異性疾病。常見的環境因素包括年齡增長,不良生活習慣,營養過剩,體力活動不足,化學物質,子宮內環境等[6]。當患者患有糖尿病時,葡萄糖在機體中的利用減少,從而肝糖輸出增多是發生高血糖的主要原因,而在糖尿病發生發展過程中出現高血糖和脂肪代謝紊亂可進一步降低胰島素敏感性和損傷胰島B細胞功能,分別稱為葡萄糖毒性和脂肪毒性。因脂代謝紊亂,脂蛋白脂酶活性降低,血液循環中血游離脂肪酸濃度過高及非脂肪細胞內脂質含量過多,導致胰島素抵抗發生,以及引起胰島B細胞的脂性凋亡和分泌胰島素功能缺陷[7]。其表現為三多一少;皮膚瘙癢和四肢酸痛;麻木;腰痛等,如若不及時治療,患者會產生許多并發癥,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等,患者嚴重時會導致身體的臟器衰竭,從而造成患者死亡。
目前臨床上治療糖尿病的一線藥物主要是服用二甲雙胍類降糖藥,此類藥物可以使得腸道對糖的吸收功能被阻斷,導致糖的吸收減少,從而使血糖降低,但其作用之間較短,對血糖較高的患者治療效果不佳。利格列酮是一種DPP-4抑制劑,其中內源性GLP-1迅速被DPP-4降解而失活,因此可通過抑制DPP-4活性而減少GLP-1的失活,提高內源性GLP-1水平。吡格列酮通過一系列作用,可以使得胰島素抵抗降低。目前臨床不作為2型糖尿病的一線用藥。二甲雙胍緩釋片屬于雙胍類藥物,它可以通過減少肝臟葡萄糖的輸出,延緩葡萄糖從胃腸道吸收入血,改善外周胰島素抵抗和加速無氧酵解而降低血糖,是2型糖尿病控制血糖的一線藥物。
根據上述結果表明,治療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血糖指標恢復優于對照組,說明利格列汀聯合吡格列酮及二甲雙胍在治療2型糖尿病上具有優勢。
綜上所述,利格列汀聯合吡格列酮及二甲雙胍治療2型糖尿病,不僅可以從多個方面降低血糖指標,還可以有效的維持人體正常血糖,預防低血糖癥,且在使用時方便靈活,經濟實惠,對患者的皮膚損傷減少,使得患者治療效果顯著,減少患者的生活困擾,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促進患者更快更好的康復。
[參考文獻]
[1] 哲俊紅.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治療社區糖尿病的療效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雜志,2016,3(32):6471-6473.
[2] 葛云康.使用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治療2型糖尿病的效果觀察[J].當代醫藥論叢,2016,14(19):68-69.
[3] 褚美珍.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對社區糖尿病的治療效果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7,1(195):195-196.
[4] 王遠愉,韓翠平,葉睿.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治療社區糖尿病的臨床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2015,8(6):72-73.
[5] 楊光,李春霖,田慧,等.非肥胖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甲雙胍的療效及安全性[J].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2010,9(5):417-420.
[6] 李文華,林梅,張曉潔.二甲雙胍控制不住的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西格列汀或格列美脲的療效[J].中國醫學雜志,2012,32(10):792-794.
[7] 付紅玉,唐海燕,金雪花.磷酸西格列汀治療2型糖尿病40例臨床觀察[J].當代醫學,2011,17(16):136-137.
(收稿日期:2017-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