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翔
中圖分類號:F239.4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11-000-01
摘 要 企業的發展本身并沒有統一的模式,因此企業的發展就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額模式,而企業的審計制度就是能夠保障企業資產增值控制企業風險的關鍵因素。本文分析了我國的審計制度的現狀,提出了創新的改進策略,并且分析了創新審計制度對企業發展的意義。
關鍵詞 審計制度 企業發展 創新 意義
一、我國企業審計制度的現狀分析
企業和權力一樣,要想發揮出應有的效力和作用就要對其進行監督。對企業而言施行監督的有效途徑就是審計制度,從我國建立審計制度以來,先后查處了一些政府下的單位以及一些不作為的單位,但是對于一些小型的企業而言,內部的審計制度還存在大片的空白,因為國內的各級審計機關選擇審計的對象大多是大中型企業,糾察企業內部的經濟運行的不正之風,糾察企業內部的作風不正的個人及團體,維護企業的財政安全于紀律,但是問題存在于各個企業,并不只是局限于大中型的企業,因此審計制度還需要進行不斷的完善。
由于審計制度是國家審計機關對企業的管理,因此難免避免不了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政府會對企業的內部經營進行監督管理,因此企業每年都以政府所提出的要求作為經濟工作的重心,因此并沒有形成企業的常規性的審計制度。而且由于企業和政府間的利益聯系越來越緊密,因此也存在著審計不到位,出現貪污腐敗以及企業隱瞞侵害國家利益的現象出現,這也是企業審計范圍出現的盲區,如今很多地方部門以及鄉鎮等企業審計制度缺乏立法依據,因此企業的制度管理經濟運行等都無法得到規范和保障。
由于目前的審計制度覆蓋面低,政府的審計機構難以做到對大多數企業的審計需求,審計人物較重,因此進行審計的結果的質量也得不到保障。而且現在的審計制度由于沒能順應時代進行改進創新,因此實際的審計工作繁冗復雜,不僅存在著審計不全面不到位的地方,還存在著重復監督審計的情況,由于部門的分工不明確,結構不合理,因此企業審計中存在著不必要的重復審計,另外由于企業內外部環境復雜,不同企業的結構等各方面都有差異,因此對于企業審計而言,也存在著一定的難度,因此就對進行審計的部門有著較高的要求。
二、分析審計制度的創新對于企業發展的意義
如今很多企業都是混合所有制,不再是單一的國有資產,因此對于股份公司、有限責任公司等股份制公司等所有制多元化的公司就要求審計范圍的多元化,不能存在審計的空白,要能分清重點,強化關鍵環節的內部審計,但也不能漏過細小環節的審計,對企業審計的合理合法全面,不僅是提高了企業自身發展的自覺性,也是為了滿足國民經濟的重要指標。
審計創新不僅是停留在表面,不僅是改變一些審計的方向就能解決的,要從審計體制的內部進行改革與完善,這樣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從多個方面從根本上做到審計體制的規范的,不僅要系統化的解決相關法律法規等相關問題,還要能夠明確對企業實行監督的主體,明確職責與權力,避免濫用職權的現象發生。如果監管過程中發現企業人員的額偷稅漏稅等行為,審計人員應該向這個企業提出整改等的建議,也不應該直接對違法人員進行處罰決定,這樣也就保證了權力的有效規范。只有改進法律法規的保障才難讓審計工作依法有序的進行,才能更大程度的為未來企業審計制度的發展提供堅實的法律基礎。
對于企業審計而言,要重點加強企業財務收支審計、采購價格和項目投資審計,當然這也不是意味著忽視常規部門的審計工作,只是有側重點的保證審計的高效進行。財務審計工作要能落實到實處,不僅是對表面賬務進行評審,還要對企業的銷售的原始記錄以及購貨的合同等原始文件入手,避免因為賬務造假倒是審計的真實性降低,要進行仔細的核查賬務,這樣對企業自身發展而言也是有很重要的積極意義,能夠幫助挽回企業的損失也避免了企業偷漏稅的發生。對采購價格的審計也是為了能夠幫助企業節約經營成本,對于重點材料的采購,要公平對比市場價格,保證市場的的公平運行。對于項目投機審計的審計就要求在企業管理人員在進行重大決策時有相關的審計人員幫助進行參謀,要使得決策既能夠響應國家的要求與號召,還能滿足企業自身的發展,能促進企業自身的戰略目標的實現。
當然任何創新都需要人才的推動,審計制度的創新也不例外。想要保障企業審計的高效合理,還能盡量避免少出錯,那就要培養一批優秀的審計人才。審計人才不僅要有好的道德品質,自身要清正廉潔,還要能有過硬的專業技術和學識,這樣審計人員才能因為自身的素質得到企業以及政府的信任,才能全心全意落實審計工作。
三、結語
盡管我國的企業審計制度一直在努力創新,但是審計工作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因此只有將審計制度提上日程,從根本上進行創新實踐,落實為人民服務的工作作風,不斷探索直到找到符合自身發展的審計制度的創新之路,那么企業審計才能發揮其應有的功效,企業才能在以審計制度的保障下能夠平穩發展。
參考文獻:
[1] 田開友.論我國人民審計院的法律地位——以構建監察型審計主 體為核心[J].政治與法律,2015(03).
[2] 李緒孚,劉成立.國家審計與人大監督的耦合效應研究[J].當代經濟,20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