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生本;高職;數學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1.落實素質教育理念的需要
素質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以人為本,這就要求高職數學教學改變當前教育理念,從注重教向注重學轉變,確立生本視角,尊重學生生命,尊重學生學習需求,通過優化數學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不斷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真正成為數學課堂的主人,全面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2.提升數學教學質量的需要
隨著高職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高職教育進入了同質化發展時期,這就對高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職數學作為一門公共課程,對學生終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高職數學教學只有確立生本視角,才能有效激發學生主體意識,使學生愛上數學,從而有效提升高職數學教學質量。
3.優化學生崗位能力的需要
高職數學只有確立生本視角,才能喚醒學生主體意識,使學生自覺地參與到數學學習中,將數學學習作為提升崗位能力的一種有效手段。在生本視角下,高職數學教師將進一步轉變教學理念,基于學生未來崗位需求優化教學設計,從而滿足學生數學學習需求,全面提高學生的崗位能力。
(一)樹立科學發展觀,優化數學教學目標
數學是高職一門重要的公共課程,它涉及各個專業,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綜合素質,高職數學教師要樹立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優化數學教學目標,不僅注重知識滲透與技能發展,還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
1.努力達成三維目標
高職數學教師在設計教學時,必須具有強烈的目標意識,努力達成三維目標,以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發展。首先,教師要通過數學教學幫助學生積累基本的數學知識,形成數學概念,不斷提升學生應用數學解決問題的數學技能;其次,強化學生學習過程體驗,幫助學生掌握數學學習的一般方法,能夠自主學習數學;最后,在數學教學中發展學生態度,豐富學生情感,改變當前功利主義教學思想,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
2.突出學生學習品質
科學發展觀需要教師基于學生可持續發展,將關注的焦點指向“學生”,突出學生學習品質的發展。具體來說,教師要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良好習慣、積極的學習情緒、頑強的意志力等,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為學生自主學習與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使學校教育成為學生發展的起點,以更好地滿足學生未來崗位需求,提升學生崗位適應能力。
(二)尊重學生差異,努力實踐因材施教
1.因材施教,分層教學
高職學生與高中生相比,綜合素質相對偏弱。學生之間的差異也客觀存在,包括學習興趣差異、基礎差異與能力差異等。高職數學教師要加強學情分析,基于學生學情實際,實施因材施教,根據學生存在的客觀差異,將學生進行科學分層,根據不同層次設定教學目標、教學設計、學習評價與作業設計等,從而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通過數學學習獲得發展。
2.善于借力,倡導自學
在傳統數學課堂模式下,因材施教的實施具有一定的操作難度。高職數學教師要善于借力,利用信息技術優勢與互聯網優勢,通過微課、慕課等倡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能力實際設計出不同能力層次的微課提供給學生,學生根據自己數學學習能力、興趣等自主選擇,以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通過慕課為學生創造多樣化學習機會,使學有余力的學生能夠得到進一步提升。
(三)重構師生角色,從單一向多元轉變
1.教師角色多元
生本視角下教師角色要從單一化向多元化轉變,教師要成為學生數學學習的引導者,為學生數學學習搭建支架,幫助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教師要成為學生數學學習伙伴,對學生數學學習給予及時地幫助與引導,調動學生積極的學習情緒;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對學生的學習給予及時的督促,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學生數學學習品質發展,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
2.突出學生主體
生本理念下,數學課堂要基于師生關系的重構,突出學生在數學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從注重備教向注重備學轉變,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情實際優化教學設計,尊重學生數學學習需求,從學生的興趣愛好、認知特點出發,不斷優化教學方法,通過創設教學情境、問題驅動等,幫助學生借助生活積累,從感性到理性,循序漸進地促進學生數學能力的發展,發揮問題的驅動作用,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四)強化專業意識,促進學生學以致用
1.構建專業應用場景
高職數學教師在教學時,要善于根據學生的不同專業構建應用場景,例如根據學生所學專業,貼近學生專業崗位創設學習情境,將數學學習與學生的崗位結合起來,這樣不僅有助于強化學生專業發展意識,同時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搭建起具體、生動的場景,使學生在專業崗位情境作用下,進一步提升數學學習效率,同時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發展。
2.教學融入專業內容
高職學生與普通高中學生不同,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與專業屬性。高職數學作為一門公共科目要有助于促進學生專業素質的發展。這就需要高職數學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有機融合專業內容,將學生數學學習與學生崗位結合起來,貼近學生崗位實際優化數學教學內容,從而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主動性與興趣。
(五)與時俱進,優化數學教學內容
1.貼近生活
高職數學教師在設計數學教學時,要打破唯教材的資源開發意識,基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師要以教材知識體系為輻射點,有機地融合生活化內容,將數學教學與生活結合起來。例如利用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創設情境,幫助學生搭建起數學與生活之間的橋梁。
2.貼近時代
時代在發展,只有貼近時代發展,不斷優化高職數學教學內容,才能改變當前數學教學內容滯后的現狀。教師在設計數學教學內容時,要注意選擇時代熱點現象,從熱點問題探究入手,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從而使數學教學變得鮮活起來。
總之,生本視角是素質教育的必然需求,也是高職數學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提升學生崗位能力的需要。高職數學教師要基于生本視角,進一步轉變教學理念,樹立科學發展觀,突出學生主體地位,不斷優化教學內容,將數學學習與學生專業結合起來,與時代、生活等有機結合起來,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發展。
[1]王翠霞,孟維斌.高職數學教學改革研究與探索[J].教育與職業,2003(11):26-27.
[2]徐春芬.基于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高職數學教學研究與實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4(2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