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
摘 要:閱讀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點內容之一。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要摒棄“注入式教學法”,通過增減閱讀內容、優化課堂提問、借助有效活動的策略引導學生高效閱讀、深入閱讀、趣味閱讀。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優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教師在實踐教學的時候,應當根據學生所處年齡段的認知特點和知識基礎對課堂教學進行有效的安排。不僅不能讓學生覺得課堂新知太少,在課堂上出現無事可做的狀態;也不能安排過多的教學內容讓學生感到力不從心,對知識都只是淺嘗輒止。教師要充分結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學生的實際需要和教材的安排,通過深入挖掘,設計適合當前教學環境和條件下的課堂內容安排。
筆者在對譯林新版《英語(七年級下冊)》的Unit 3 Welcome to Sunshine Town開展教學時,對于Reading部分,我在教材課文(把北京郊區的陽光鎮介紹給從英國來的交換生)的基礎上,展示了另一篇介紹英國利物浦的文章,讓學生與課文進行對比。筆者沒有采取講解課文的方式,而是留出了足夠多的時間讓學生自主對兩篇文章進行理解,也沒有采用教材中的問題,而是自己編制了四個問題,來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兩篇文章的內容。
在這樣的操作中,不僅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拓寬了其視野,還對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了培養,使其收獲了更加切身的體會。
教師所設計的課堂問題應該具有一定的“深度”,才能保證高質量的課堂。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往往用一些淺顯的問題來引導學生學習,學生通過簡單地理解和記憶或是直接從課文中就能得到正確答案,但這雖然讓學生學得輕松,卻沒有重視學生在英語思考方面的能力的培養。
有的教師則不光會用簡單的問題,還會在其后接上幾個比較有“深度”的問題,以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對這類問題,學生往往不能迅速回答,所以就會刺激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開展深入分析探究,從而找出問題的答案,實現對英語思考能力的訓練。
例如,筆者在對譯林新版的《英語(八年級上冊)》中Unit 3 A day out開展教學時,當學到Comic Strip部分,我給學生設置了兩個淺顯的問題:“①Can you tell me what is Eddie going to do with the tool?②Does Eddie want to do that?”學生通過細讀漫畫,很容易就得到了問題的答案,這時候我繼續讓學生回答:“Can you tell me how does Hobo feel in each picture?”這個問題,學生就必須通過仔細觀察,留心Hobo語言內容和神態的變化,感受他的內心情感變化,同時還要用已掌握的表示個人感受的單詞對這個問題進行完整的回答。
學生們經過思考,在筆者的帶領下,對每一幅漫畫里Hobo的情感進行了體會,最后利用學過的glad、sad、surprised、scared、excited等進行了回答。
而后,筆者展示出一篇還未完成的Hobo的日記,讓學生用學過的單詞進行填寫,從而幫助學生拓展教學內容,刺激學生發揮想象,在這個環節里,實現舊知識和新知識的完美融合。
1.復述課文
這種方式有利于推動學生進行語言輸出,從而對所學的新的語言知識起到復習和鞏固作用。為此,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來開展復述活動,具體方式如下:確定文章關鍵詞、總結提綱和繪制結構圖。但我們也應注意,要避免學生用死記硬背的方式完成復述,引導學生理解并掌握課文的結構,再用自己的話來完成復述。
2.角色扮演
教師還可根據課文內容,組織學生分組對課文內容進行表演,讓學生在教師所創造的情景中親身體會課文角色的真情實感。比如,當把7B Unit 3 Reading教學完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扮演Justin和Paul,通過這種活動使學生牢固掌握所學知識。學生對此興致勃勃,通過饒有趣味的表演活動,實現了快樂地學英語的目標,不僅對新知進行了復習,還對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進行了訓練。
總之,在英語閱讀教學之中,教師要堅持“學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這樣才能引導學生進行高效化的文本閱讀。
[1]仲躋銀.優化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策略[J].語數外學習(初中版中旬刊),2014(1).
[2]谷友香.談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