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樂產業園是近些年來比較熱門的一個話題,它是為了促進我國音樂文化事業的開發與創作而進行的同類產業的匯聚與融合,而且這一建設方案也是經過國家政府大力支持的,對我國音樂事業的發展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那么音樂產業園該如何建設才能實現生態發展的目標呢?本文筆者對音樂產業園的生態發展建設展開論述,希望能夠為音樂產業園的生態建設提供理論上的幫助。
關鍵詞:音樂產業園 建設與思考 生態發展
音樂產業園是近些年比較流行的一個理論,通俗的講就是將所有和音樂相關的項目匯聚起來,形成音樂相關的產業機構,這種音樂產業的匯聚就是音樂產業園。而生態發展是我國建成小康社會,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本理念,將音樂產業園建成現代化特色的生態產業園是音樂生態園建設的最終目的。特別是在2014年廣電總局發布《關于大力推進我國音樂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之后,我國音樂產業園的生態化發展如雨后春筍一般,全國的音樂產業園都在大力推行生態發展理念。有鑒于此,本文對音樂產業園的生態發展和建設進行分析。
一、加強音樂產業園之間的合作與聯系,促進音樂產業園的融合與發展
目前我國有很多地方都建立了自己的音樂產業園區,具不完全統計,當前我國已經建成的音樂生態園有15個左右,還處于建設中的生態園區有10家以上。這些已經建成的生態園區都有自己獨特的經營方式和運行計劃,但是,這些音樂生態園之間沒有相互聯系、相互交流,都是相互獨立的。音樂生態園之間都堅持了自己的生存理念,只注重眼前的利益,更為嚴重的是在同一個音樂產業園之中的不同產業也不進行溝通與合作,這樣對音樂產業園之間的共生與融合是極為不利的,也不利于音樂產業園的創新工作。因此在進行音樂產業園的建設時,要注重同其他音樂產業園之間的聯系,一方面要融入本地方特有的音樂文化特色,另一方面要加強音樂產業園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促進產業園之間的融合,這也是我們建設音樂產業園的最終目的。
二、結合時代,布局音樂產業現代化,促進音樂產業的多元化
目前我國有很多的生態園區,音樂產業園只是諸多產業園中的一中,而且音樂產業園作為近些年來新興的一種產業機構,無論是從結構完整性還是從規模都無法和其他產業園相比,但是卻有著其他產業園不具備的特色。音樂產業園的經營范圍很廣,有舉辦一些國家級,也有承辦地方政府的音樂項目都有一定的涉及,甚至有的音樂產業園還舉辦過一些國際性的音樂活動,這些都決定了音樂產業園的不平凡。在對音樂產業園進行建設時,要根據實際情況,找準適合產業園的音樂定位,結合現代時代發展的趨勢,借助現代的力量實現音樂產業園的轉型也是音樂產業園生態發展的方向。在音樂產業園與現代結合時,可以開發一些與音樂相關的綜藝活動,在產業園實行“音樂+”的戰略布局。當然這個“音樂+”是由多重含義的,它是指“音樂+視頻”“音樂+旅游”“音樂+教育”等,只有這樣才能實現音樂產業園的現代化發展,打造出符合音樂產業園的獨特魅力。
三、注重創新,合理借助外部力量,打造音樂產業園的生態化
音樂產業園的生態建設是一個系統而復雜的過程,這其中涉及到很多問題,就單單分析音樂產業園的建設就涉及到很多問題,比如音樂產業園的選址、產業園的市場地位、產業園的建設規劃等。總的來說,在對音樂產業園生態化建設時,要從音樂產業園的內部和外部綜合考慮。所謂內部因素就是要明確產業園的建設的意義,音樂產業園是容納音樂的一個平臺,在建設時要重點突出本產業園的特有特色,注重創新,不能別的產業園都存在的東西,就跟著盲目的模仿,這樣在同行業之間就沒有一點競爭力;而外部因素就是要能夠把握時代發展風向,合理借助外部力量提升自己音樂產業園的生態建設。
四、注重物理和虛擬空間的融合,促進音樂產業園的生態發展
對當下音樂產業園的研究發現,影響音樂產業園實現生態化發展的最關鍵問題音樂產業園建設中對空間缺乏系統性的認識,當然這個空間不單單指字面上土地資源,還包括我們常說的虛擬空間。當今社會發展速度很快,大城市的土地資源都是寸土寸金,而建設音樂產業園勢必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資源。既然傳統的物理空間不能滿足需要,為什么不利用網絡平臺的虛擬空間呢?當我們把物理空間和虛擬空間放在一起來看的時候,就能夠找到解決當下音樂產業園生態發展矛盾的出路。比如在大城市產業匯聚,但是它卻沒有合適的空間資源供音樂產業園的建設和發展;把音樂產業園建設在一些小的城市,可集中度又不夠。這時可以就可以利用物理和虛擬空間上的互補,找一些有實力、有產業聚集的地區以及企業主體進行合作,這也是音樂產業園在當今社會環境下生態發展的重要途徑。
五、秉持綠色可持續的原則,促進音樂產業園的生態化轉型
音樂產業園建設的根本就是融合匯聚不同的音樂,為音樂提供一個良好的平臺,實現音樂的科學發展。新時期,時代賦予“科學發展”新的內涵,即綠色可持續發展,這也就從某種程度要求音樂產業園的發展務必要秉持綠色可持續的發展理念。但是要從真正意義上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離不開三個方面的支持。第一,不能脫離政策上的支持。如果違背了國家政策的支持,音樂產業園是無法實現生態化轉型的。第二,市場的支持。音樂產業園的建設一定要依據音樂市場進行科學建設,不能脫離市場。第三,注重跨界力量的支持。很多時候,受同行業的約束,思維會出現麻木,跨界能夠為音樂產業園的發展提供參考和思路。
六、結語
在當下產業園高速發展的今天,音樂產業園作為后起之秀,已經在全國不少地區取得了不錯的進展,但是如何使音樂產業園的生態發展是一個急需要解決的問題。筆者認為,音樂產業園的生態化發展可以從多角度來探討,其中最為重要也是必不可少的就是務必要在音樂產業園的建設和發展中滲透綠色可持續的生態發展理念,這也是音樂產業園生態化轉型的根本。
參考文獻:
[1]周仿頤.建筑中的生態設計[J].山西建筑,2012,(33).
[2]管建華.音樂文化與社會發展[J].中國音樂,2014,(01).
[3]李靜,吳人韋,吳成,等.生態設計理念的表達與運用——以上海世博公園山水系統規劃設計為例[J].城市規劃.2016,(01).
(作者簡介:李斌,本科,西寧市藝術實驗中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中學音樂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