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雅琴
摘要:近十五、六年來我國教育界不斷倡導提高素質教育,培養全面發展的有素質,有文化,有道德,有理想的四有新人。甘南藏區也得到了黨和政府的資助,支持和關懷。如今好多縣級以上的學校,都已配置了先進的教學設備設施。如:電腦、多媒體教學設備、電子鋼琴、手風琴等,但教育質量并沒有因這些器材的存在而改變,這無疑是給學校音樂教育披上了華麗的外衣。
關鍵詞:民族地區 小學音樂教育 現狀 失衡 對策建議
一、社會現象與學校教育的反差
隨著人類文明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人們享受精神生活的欲望越來越強。“音樂”這一名詞家喻戶曉,街頭巷尾處處可見。它的存在已很普遍,并有極強的感染力。它既能陶冶情操,又能啟迪智慧,還能提高創造性思維的能力。越來越多的大中城市爭先恐后的通過各種手段學習與音樂相關的舞蹈、戲劇、聲樂、鋼琴等,看上去形式一片大好。其成果在電視上及各種報刊雜志上屢屢可見,讓人眼花繚亂,瞠目結舌。表演者最小的只有四、五歲,最大的七、八十歲不等。真是人杰地靈,身手不凡,各懷絕技。水平之高,讓藏區的老師們都覺得自愧不如。顯而易見城鄉差異之大。
二、甘南市區小學音樂教育調查
在國家教育部大力推廣“教育要全面發展”,倡導提高素質教育。音樂教育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之一。近十五、六年來我國教育界不斷提高素質教育,培養全面發展的有素質,有文化,有道德,有理想的四有新人。甘南藏區高原,也同樣得到了政府的資助,支持和關懷。如今好多城鄉學校,已配置了先進的教學設施。如:電腦、多媒體教學設備、電子鋼琴、手風琴等。但教育質量并沒有因這些器材的存在而改變,這無疑是給學校音樂教育披上了華麗的外衣。下面是合作市區四所小學音樂教師的調查:
從這份調查表看,音樂老師少之又少,比例嚴重失調。這些專業老師也不能盡其能,負其職。他們在做“革命的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學校大多數音樂代課老師都是臨時拼湊的,這些老師許多人不識簡譜,更不要說技能技巧,利用教具之類的。好點的老師提個錄音機,利用多媒體,一節課重復播放一首歌曲,算是完成了一節課的任務。很省事,省力,但下課后學生連歌詞都不記得。更有甚者,音樂課被語、數、外課擠占是常事,學校安排純屬擺設。配備的器材只能閑置和冷落在庫房里。有的學校里的鋼琴稱得上高大尚,但由于沒有人會使用,琴鍵跑音的,琴鍵彈不起來的,顯而易見,放在教室里當擺設。領導和老師們都將音樂課視為娛樂性的唱歌課,學生們也只是盲目的唱,沒人能聽得懂是對還是錯。音樂教學的規范性和審美性無從談起。長期以往,小學音樂教育嚴重失衡。
三、失衡的原因調查
多年來國家對西部落后地區支持教育的政策好,投資的力度大。但由于受地理環境,思想觀念,交通經濟,教育資源等因素的影響,素質教育發展緩慢。據調查甘南州合作市區共有16所中小學,音樂專業教師不足15人,每所學校平均不足一人。
(一)主管部門、校領導、家長不重視
由于長期受傳統應試教育和高考制度的制約,教育觀念滯后。校方將語數外歸為“主”課,音體美歸為“副” 課。在教學上“主”“副”有別,主課直接影響學校的升學率,中考,高考的成敗,副課不參與成果評定標準。(除非是個別參加藝考的)學校年終考核直接和語數外教學成績掛鉤,教學成績又作為評優選先和晉級的標準。因此,這一誤區導致音樂教師流失,阻礙了學校音樂教育的發展。
(二)師資緊缺工作量大,待遇低下
學校音樂教師缺少和無專職音樂老師,由臨時指定任課老師上課,均屬行外人,或稱門外漢。思想落后,意識淡薄。缺乏實際授課能力和專業知識經驗,沒有良好的技能水平,經常犯常識性的錯誤。上音樂課純屬完任務,喪失了音樂教學的審美價值和藝術價值。
遇到節慶日,工作量大大增加,為完成舞蹈、合唱等工作,種種壓力襲面而來。時間短,任務重,都要速成。更不可思議的是,領導和其他老師都認為抬腿弄胳膊,舞蹈就能完成了,唱會一兩首歌,合唱就完成了,根本不了解專業性的東西和背后的幸酸。 合唱還需要演唱技巧,技能水平,情感處理等專業方面的知識,這是要經過長期訓練后才能完成的。(好多學校就是以齊唱形式演唱,)即便在演出時獲了獎,也只是集體榮譽,跟個人無關,總認為音樂老師的工作輕松,得不賞識。加之在主管部門及學校評選優秀教師,也從來不考慮音樂老師,晉級也比其他老師慢。在這不平等的制度下和不公平的待遇下,音樂老師的積極性被嚴重挫傷。導致原有音樂老師改行,和主動改任語數外學科教育。
(三)設施不足,沒有合理用已有的資源
各學校都沒有專門的音樂教室,沒有音樂廳,沒有適合課堂教學使用的打擊樂,雖配備了數量不多的手風琴、電子琴、錄音機、多媒體教學設備。但任課老師是非專業人士,對這些鍵盤樂不會使用,也成為聾子的耳朵樣子貨。只能閑置或冷落,而不能發揮其作用。
四、改善甘南地區音樂教育的發展對策
(一)教育主管部門、校領導和家長要轉變觀念
主管部門和校領導了解政策,自覺從應試教育的誤區中走出來,這就要從根本上解決。九年義務教育后的教育,就是三年殘酷的高中學習階段。高考成績是決定人生目標的主要途徑。文化課成績的好壞,是直接決定是否能上好大學的因素。這也是主管部門、領導和家長重視語數外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須改革高考制度重智育,輕德育的觀念。否則,真正實施提高素質教育,在甘南這個經濟不發達地區,就是名從實亡。希望國家教育部作出明確指示,各級主管部門確定目標,從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跨世紀新型人才為著力點,并在此基礎上要認識到,音樂教育不僅僅是陶冶情操,它能培養人的想象力、創造力、審美能力。對促進人的直覺、記憶等諸多方面的協調發展。國外教育和大中城市教育已將音樂教育普及到全民教育的范疇。我們的教育也要緊跟步伐,及早塑造小學生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提高學生高尚情操和審美能力。徹底消除“主”“副”課的偏見,更改評價制度,使音樂教育者得到與其他學科老師同樣的待遇。發揮其音樂教育的主要作用,讓藏區孩子享受到和城市孩子一樣的音樂教育,促進學校素質教育的均衡發展,盡可能縮短差距。
(二)穩固加強教師隊伍、逐步改善辦學條件
穩固加強音樂教師隊伍,逐步改善辦學條件是甘南地區的首要任務。因為上音樂課的老師是都是因為在音樂的某一方面有興趣,或是年齡大的老師給予照顧而安排的音樂課,好多是半路出家,只要音樂課堂有人看管,不出問題就行。因此,更換老師的隨意性很強,甚至一學期要換兩三次。學校要做好穩定教師隊伍工作,就要將這些老師定期進行舞蹈、唱歌,樂理等方面的校本培訓。建立完善的培訓制度,培訓中發揮優秀老師的作用。也可以利用寒暑假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進行短期培訓。從音樂素質、音樂修養、課堂實踐等方面入手,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學會藝術課程的多元化,提高音樂教師的整體素質。牢固樹立音樂老師使命感和責任感。更要采取有力措施,確保甘南藏區音樂教師的穩固性。
加大投資力度 ,逐步改善辦學條件。為學校修建音樂功能室,包括:琴室,舞蹈室,音樂教室。為了演出不受天氣的制約,最好修建一座大禮堂(或音樂廳),可以開會,和舉行各種活動。配置各種樂器和打擊樂,提供平時課堂教學用。
(三)注重課堂教學和課外興趣活動的開展
許多年來, 在甘南藏區學校的音樂課就是唱歌課。其實音樂涵蓋面很廣,它包括人文,地理,戲曲,美術,舞蹈,器樂,演唱等方方面面的知識,這與素質教育的理念相吻合。因此,一定要打破常規教育,必須走改革創新之路。要從傳統型轉向分析型,理解型,動手型和研究型。在課堂上發揮老師的特長,尊重學生的愛好。因勢利導,教學要從單純的唱歌轉變為樂理知識,視唱練耳,聽賞能力,樂器演奏舞蹈表演的技能。逐步走向課堂規范化。
課外興趣課是素質教育的主要組成部分,通過學生自己的興趣,集中學習。需要學校提供活動場所,不受外界干擾。時間至少保證在一個半小時內,最好從下午最后一節課開始。
從以上闡述中獲悉,甘南合作市音樂教育現狀不容樂觀。要通過小學音樂教育實施美育教育,是我們面臨的新挑戰。當務之急是學校各級領導和音樂老師統一認識,明確目標,端正態度。將“加強音樂教育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重要性”列入議程。做到實抓,狠抓,嚴抓,常抓不懈。全面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做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藝術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2001.
(基金項目:《甘南合作地區小學音樂教育現狀與發展對策》是2017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課題立項號:GS〔2017〕GHB1910成果;作者單位:甘肅省甘南州合作市第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