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彩容
摘要:幼兒銜接概況來講就是學前教育和小學教育之間的銜接,身處幼兒園和小學過渡階段的學齡兒童有著明顯的身心發展差異,使得幼小銜接階段存在著諸多問題和缺陷。近年來人們對教育工作越發重視,由于幼小銜接直接影響著學童身心成長的健康程度、關系著家庭、學校和幼兒園等方面內容,逐漸成為了社會廣泛關注和討論的關鍵性教育問題。學童由幼兒階段升至小學階段是學習生涯的關鍵環節,而如何搭建優質的學習基礎這一問題,更是需要學童家長樹立幼小銜接的科學觀念。
關鍵詞:幼小銜接 家長重要性 幼小銜接觀念
家長在幼小銜接的整個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結合相關研究數據顯示,兒童家屬在孩子步入小學階段的準備工作中存在著非常大的差異觀念。多數以上家長覺得孩子需要多多學習和了解小學知識與內容,而這一片面認知也是體現出沒有掌握兒童心理活動的特征。對兒童行為沒有符合家長預期所想的情況下進行批評或教育,嚴重打擊了兒童對學習的興趣和主觀能動性。
一、幼小銜接階段家長觀念問題
幼小銜接階段問題上,多數家長認為需要對兒童展開學前教育,幫助兒童提前了解和掌握更多小學知識,這樣就可以有助于自家孩子在起跑線上占據優勢。家長過于督促兒童學習跨階段知識或內容,不合理的向孩子灌輸成人角度經驗或思想。在特定程度上將,這一理念可以發揮出幫助幼兒知識的銜接,但是從長期學習和成長角度進行分析,提前教育行為所帶來的優勢也終將消失在小學實際學習過程中。而在這一過程會無形之中加重孩子身心成長的消極影響。超過年齡階段認知程度和接受能力,強制性灌輸孩子超前知識等被迫發展行為會嚴重抑制孩子的個性發展,阻礙孩子獨立意識和自主意識的形成。此外,局限在傳統教育觀念的家長更是應該關注時代發展情況,為了孩子健康成長及時作出教育觀銜接的改變或調整。
二、家長在幼兒銜接發揮的重要性
(一)引導家長建立正確幼小銜接的觀念
正確客觀的幼小銜接理念可以在家長行為上發揮積極作用,幫助家長建立正確的幼小銜接觀念,從本質上帶動幼兒在學習品質和知識性銜接等方面平穩過度,進而為幼兒小學階段生活學習奠定更加良好的條件。結合學習角度進行分析,校方必須積極鼓勵家長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近年來獨生子女基數不斷增加,國內現有的家庭情況中獨生子女占據了半數以上,如果家長過于溺愛或照顧會造成孩子無法形成獨立自理的能力。
針對這問題,校方可以通過家訪溝通、家長座談會等形式來糾正家長的錯誤幼兒銜接理念,進而控制幼小銜接階段中各類不穩定因素。引導家長從思想認知角度對幼小銜接理念進行轉變,對校方工作配合程度更高。學校定期組織家長座談會,進行期間內孩子學習和發展情況進行總結,并且對家長意見作出適當反饋。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和交流,全面收集家長對幼小銜接工作意見和問題,確保家長可以在幼小銜接階段中有意識、有目標、有計劃的配合校方教學工作。從生活的各個方面上引導孩子對幼小銜接作出良好的過渡反應。
(二)指導家長以正確觀念來教育孩子
1.組織孩子和家長共同參觀小學
邀請家長來學校參觀,陪同孩子與小學生溝通和互動,切身感受到小學階段學習環境、學習內容以及知識安排等內容。從教育細節角度出發,最大程度上激發孩子對小學生活與學習的好奇心。確保家長和孩子可以感受到靈活且有序的課堂氛圍,正確的引導家長轉變傳統教育理念,為幼小銜接工作發揮出應有的約束力和助力,保障孩子健康的成長。
2.舉辦育兒經驗的交流講座
校方可以組織家長見面會,組織家長間的互動交流,結合孩子自信心、認知能力以及獨立意識等方面的培養來總結育兒經驗。通過這種具體直觀的交流方法能夠幫助家長更加準確和詳細的獲得其他家長對教育觀念的理解和發揮作用,進而做到取長補短的目標。家長進行育兒經驗的交流環節,可以更加深入的認知自我,學習他人有效的教育方法,為幼小銜接順利過渡提供良性輔助的作用。
3.提高任務意識和任務完成能力
給予孩子明確清晰的任務目標,家長引導孩子培養任務意識。在小學學習階段,教師在完成教學內容后會布置相應的作用,并且要求孩子在課后完成任務。但是由于剛剛入學的孩子自制力和任務意識相對薄弱,無法保障完成進度和質量。在這一情況下,要求家長必須重視對孩子任務定向的培養,與孩子一起進行學習任務或者給予適當鼓勵監督,幫助孩子養成獨立學習的意識。比如:在孩子上幼兒園階段,家長可以按照孩子每天學習內容布置小任務,并且全程監督和引導孩子學習,保障孩子能夠明確任務的取向,進而形成自主學習的意識。在任務完成的全過程中,主動參與到孩子學習中,觀察孩子學習情況進行適當幫助或語言引導,最大程度上激發孩子的上進心,在興趣和好奇心中進行學習任務。
三、結語
總而言之,幼兒銜接階段家長發揮著無法取代的作用。為了響應現代化教學改革的理念和趨勢,要求家長必須按照孩子心理和生理的發展情況,轉變固有的教育觀念,為幼兒銜接過渡提供動力支持。
(作者單位:平潭海峽兒童學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