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風
摘要:課堂教學層面的變革不到位,素質教育的改革就不夠徹底。初中歷史作為一門不受教師和學生重視的小三門學科,在教學中容易出現教學管理隨意,學生學習不重視等情況。因此,一方面教育部門要強調小三門學科的地位,端正教師和學生的態度;另一方面,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面對問題,商討對策,以提高初中歷史課堂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歷史 課堂教學 效率
很多家長和學生對歷史教學存在偏見,認為過分強調歷史課堂的教學效率,會影響其他主要科目的學習,這樣既使歷史教學喧賓奪主,影響語文、數學、英語等主課的教學,又容易使學生比較有限的學習精力被分散。因此,很多教師對待歷史素質教育改革總是敷衍了事,只做表面文章。那么如何才能針對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問題進行改進呢?下面筆者根據自己對素質教育的理解以及歷史教學的經驗,提出幾點建議。
一、初中歷史課堂的現狀與問題
由于歷史作為一門小學科,在師資力量引進、教學研究等方面都不夠抓也,加之很多偏遠地區的中學,由于經濟發展落后、城市建設不足、教師工資待遇低等問題,教師資源流失現象非常嚴重,因而出現一個教師帶多門課,甚至歷史課都是其他教師兼顧的現象。這種非歷史專業出身又不具備歷史教學經驗的教師所教出的歷史課,其教學質量令人堪憂;即使學校有專業的歷史教師,但由于學生、學校領導以及家長等對歷史教育的重視不夠,很多歷史教師會同時兼顧三個以上的班級的歷史教學任務,這就導致歷史教師地工作量比較大,待遇又不夠高,因而歷史教師自身也容易對工作產生懈怠、厭煩情緒。不僅如此,學生自身對待歷史學習也容易產生懈怠等情緒,很多同學在歷史課堂上學習其他的科目,比如做數學題、背英語單詞等;還有的同學甚至與其他同學交頭接耳或者玩手機、睡覺等。學生對待歷史學習的興趣,一方面需要教師積極幫助學生,培養其對歷史的興趣;另一方面教師要善于做好學生工作,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通過歷史課堂的教學質量不斷得到提高來發揮歷史的魅力,使學生認識到歷史學習的重要性。
二、如何提高初中歷史課堂的教學質量
很多教師對于歷史教學的認識過于狹隘,比如教師認為歷史課就是讓學生死記硬背歷史知識點,比如重要人物、事件發生的時間及經過。這種歷史課堂勢必會使學生感到枯燥不堪,并且削弱歷史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重要作用。歷史作為一門人文學科,其豐富的歷史素材對于學生情感的陶冶、性格的陶冶、意志的磨練等都有著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師要充分發揮歷史中的偉大人物的榜樣力量,為中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以及高尚品德的養成做貢獻。
(一)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開發多種形式的授課方式
歷史課堂雖然以知識的傳授為主,但更要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比如正確的歷史觀、敏捷的思維能力等。看似簡單、單一的歷史教材可以通過教師的開發,挖掘出非常豐富的內容。比如,對于有趣的歷史事件以及具有人格魅力的歷史人物,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編排歷史話劇,對歷史事件的發生發展過程進行還原,對于充滿人格魅力的歷史人物進行還原。在還原的過程中,既能培養學生對于歷史教材的歸納、理解能力,又能培養學生文字的編排、話劇的表演以及團隊的合作等能力。在學期末的時候,教師還可以根據這一個學期學生的所學所得,進行單元主題的話劇表演。比如在學習了中華民族的文明歷史之后,教師可以創設一個以“中華文明的起源”為主題的話劇表演課,或者是主題討論課。通過學生們綜合自己的所學,自由地發表自己的看法,既能檢查了學生對于歷史知識的掌握情況,又能培養學生再現歷史知識的表達與演講能力。
(二)通過各種有效途徑促進學生的學習
由于歷史這門學科中的知識點比較多,又比較零碎,很多知識點容易混淆。比如,一些重大事件發生的時間、一些重大歷史人物的名字等,這些記憶性的知識容易讓學生產生歷史難學、難記的印象,教師要善于幫助學生總結記憶規律,促進學生扎實地掌握歷史知識。比如,在學習戰國時期的歷史及風云人物時,為了促進學生對于魏、蜀、吳等國家的歷史的了解以及曹操、劉備、孫權等人的了解,教師可以引入有關三國的電視劇,從電視劇中的人物扮演者來調動學生興趣,讓學生分析不同人物的性格,從而鮮明地記住三國這段時期的歷史。
(三)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地創作歷史課本劇
創作歷史課本劇對于學生的綜合能力的要求比較高。教師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檢驗學生對于教材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也可以培養學生收集信息以及團隊合作的能力。首先,教師要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詳盡的計劃,讓學生按照計劃表,分配好每一小組的每個人的任務,并讓學生根據表演主題自行收集與教材資料相關的史料。教師要注意,在創作歷史課本劇的時候,一定要引導學生以教材為標準和基礎,切不可脫離教材盲目創作。其次,學生整理所收集到的歷史資料,并能在尊重史實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發揮,使枯燥的歷史知識以大家更加喜聞樂見的方式呈現出來。學生對于歷史教材的編寫與再現能力是創作歷史課本劇所收到的教學效果的關鍵。最后,教師要引導學生自由發言,對于小組所呈現的歷史課本劇進行客觀的評價,并由此對于歷史知識及任務進行客觀評價。
總之,歷史由于與學生所生活的時代脫節,很多學生對于歷史的學習沒有興趣。教師要善于開發不同的形式,增強歷史課的趣味性,以提高歷史課的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山東省汶上縣苑莊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