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靈芝
摘要:美術活動是幼兒園五大領域,幼兒美術特點的形象、直觀、生動。幼兒園孩子的美術活動處于象征期,能用簡單的線條表達自己的想表達的意思。孩子的畫,大人往往看不懂內容,這恰恰表明了幼兒把自己的所想所思表現在畫上,是我們表達情感的一種表達方式。讓他真正愛上美術,畫出屬于自己的作品。我根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借用《指南》)的相關內容的基礎,談談我的一些看法。
關鍵詞:《指南》 想象與嘗試 幼兒美術作品
我從事美術教育事業已有11年了,同時在美術教育機構教學也有十年之久了,根據十幾年的經驗,我總結了一條正規的繪畫之路。
一、提高學習的繪畫興趣
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之一。應充分發揮美術教學特優的魅力,使課程內容與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的情景和認知特征相適應。以活躍多樣的課程內容呈現形式和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當然老師的思維、專業能力、創新意識都應得到學生的認可。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樂其學”,使學生產生積極的學習情感。促使他們主動發展,那么如何提高學生的繪畫興趣?
(一)正視孩子的涂鴉作品
低年齡學段的學生都喜歡涂涂畫畫,雖然他們畫的是只有自己能看懂的形狀,但這正是藝術人生的開始。針對幼兒年齡的特點,我會創造機會和條件支持幼兒自發的藝術表現和創造。我會以想象畫為主,很少涉及美術專業知識,比如《我心中的太陽》中,孩子們脫離現實畫出了超出想象的稀奇古怪的各種形狀和顏色的太陽。孩子們的想想讓我陶醉了。相反,假如老師就示范幾種太陽的畫法,讓幼兒比著畫。他們就會變成繪畫機器,扼殺他們的想象力和繪畫興趣。
借用畢加索的一句話:“我能用很短的時間就畫得像一位大師,卻要用一生的時間去學習畫的像一個兒童。”所以,從現在開始正視孩子的涂鴉作品,不要讓孩子變成像成人一樣的畫畫!
(二)針對年齡稍大點的學生
我會逐步滲入美術專業知識,比如構圖、色彩的運用、人物比例關系、結構等。他們的理解力比以前大大提高,畫起來會得心應手。空間關系的明暗關系,主體物的合理布局。都會讓他們信心大增。
二、系統教學適應孩子的各階段特點
幼兒期(4-6)歲以創意畫、各種手工、兒童水粉為主,培養幼兒的想象感知能力。
(6-8)歲以兒童畫、裝飾畫為主,逐步掌握構圖、色彩知識,學習一些各類形體點、線、面等。
(8-10)歲以國畫、線描為主,感受中國傳統繪畫形式及墨色的濃淡干濕變化,掌握線描當中的黑白灰效果。
(10-15)歲以素描、水粉、油畫為主。此階段的學生具備了一定的空間造型能力,能夠掌握明暗及色彩的冷暖,為今后的成長之路奠定良好基礎。
畫畫是幼兒的另一種語言,他們經常會借用畫畫表達自己心中的聲音。但是孩子畢竟是孩子,他的經驗是有限的,這時成人要扮演好一個引導者。那么我們如何引導孩子那?首先,成人要了解孩子各個繪畫階段。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中講到幼兒的藝術發展可分三個時期:感官動作器、運思前期、直覺期。各個時期都有不同的特點,成人應該怎么把握孩子的發展,并給與適當的引導。我覺得孩子有了對畫畫的興趣,我們要讓他們多觀察身邊的事物,讓孩子自己模仿事物,以滿足他們的畫畫需求,讓孩子能有東西可畫。應該增加孩子的生活經驗,豐富孩子腦中的“繪畫圖示”,擴充孩子的知識面。
我們要為孩子提供豐富的繪畫素材和材料。各種繪畫素材不經可以滿足孩子的繪畫需求,還可以刺激孩子的操作欲望,讓他們繪畫出屬于自己的作品。同時我們還要培養孩子的敏銳的觀察能力,能夠從現實的世界當中觀察到美麗的色彩和不同的造型,這才是藝術創造的基礎。只有讓孩子自己親身去觀察事物,掌握事物的主要特征,才能更加生動、形象、完整的表現繪畫。
三、尊重兒童讓他們大膽的嘗試
在教學中尊重兒童、讓他們自由,讓他們進行想象畫,讓他們自由發揮,鼓勵他們創造出屬于自己的繪畫。孩子是我們心中的一切,我們要發揮《指南》的作用,開展各種各樣的美術活動。尊重孩子、引導孩子、培養孩子、鼓勵孩子。讓他們成為我們心中的花朵,讓他們創造出屬于自己的作品。
四、參加各類繪畫比賽欣賞各種展覽
1.引導孩子提高繪畫的興趣。引導過程是由簡入繁的漸進式延伸,首先選擇孩子最擅長最喜歡、最不會抗拒的一項進行試驗。我首先選擇了繪畫。2.增強孩子對參賽的關注度,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賽帶練,以考帶學”不僅僅是運動員的專屬,對孩子同樣見效。3.塑造孩子的競爭意識,鍛造孩子的自尊心。人不管在哪里都需要與環境的協調適應,這個“適”不僅是讓孩子被動的順應所處的環境,還包括開拓性的爭取更好地生存權限。只有適者才能劃出最強音。4.鍛煉孩子穩定、樂觀、勇往直前的心態。在“眾目睽睽下”發揮的坦然鎮靜、成熟穩定!5.參賽過程中孩子學會了必要的賽場禮儀。這不是平時家長老師幾句話就可以明確的,需要多次的實踐經驗才能培養出不失禮、彬彬有禮的氣場。6.賽場內外學習交流,取長補短增進友情、師生情。7.欣賞他人,直面現實的挫折教育。
一味的閉門造車,只會讓自己更加閉塞,我經常帶學生參加各種繪畫展覽及參加各類比賽。從中找取自己的不足,學習別人的先進經驗,讓自己的作品有一個質的飛躍。
以上是我十幾年的對繪畫之路的總結,也見證了一批批孩子的成長。事實證明這條路是可行的,是適應孩子的繪畫發展的。
(作者單位:山東省泰安市新泰市新汶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