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澤龍
摘 要:從高中物理教材的編排情況來看,力學占據著較高的比例,也是高考物理的重點,學好力學對我們的物理學習至關重要。但是,力學知識本身十分抽象,常常與其他知識結合,以綜合題的形式出現的考卷上,加深了我們的學習難度。文章針對作者的學習經驗探討了高中物理力學知識的學習技巧。
關鍵詞:高中物理;力學知識;學習技巧
中圖分類號:O369
文獻標識碼:A
良好的習慣無論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上,都是不可或缺的,關于力學知識的學習,首先,掌握物理符號的正確使用方法,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學會下標、大小寫的區分方法;其次,規范力學公式、解題方程式的書寫方法,用清晰、簡潔的物理語言來呈現解題思路與解題步驟;再次,注意順序,尤其是針對難度較高的題目,在審題后如果發現找不到正確解法,就需要及時地轉換解題思路,從淺層要求出發,寫出題目中涉及的力學定理與公式,進行計算與推導,這樣既可以拿到基礎分,也可以理清解題頭緒;最后,及時歸納和總結,在力學模塊中,有大量的力學概念,這些概念往往是相互獨立的,蘊含著獨特的力學規律,只有及時地歸納、總結和反思,學習效率才可以得到顯著的提升。
無論是哪門學科,基礎知識的學習都是十分重要的,牢固的基礎知識是我們學好力學的前提條件。在力學知識中,有一些定理、概念,不僅要求我們熟練背誦,還要理解其中的含義,不要走入學習誤區。例如,加速度和速度雖然只相差一個字,但是兩者的意思卻是截然不同的,有的學生容易混淆概念,認為在速度為零的情況下,加速度也是零,加速度與速度呈正比,一旦基礎性的概念出現理解錯誤,就會影響解題質量。在力學知識的學習中,受力分析是基礎,能夠正確畫出力學分析圖,就代表解題成功了一半。
1.分析方法的理解
在高中物理的力學知識中,有摩擦力、重力、安培力、電場力等,無論是哪一種力,都可以采用統一的分析方法,即整體法與隔離法,先觀察外力,再計算內力,如果受力狀態相同,可以采用整體法。此外,還要懂得運動趨勢的判斷方法,根據加速度與速度來判斷為加速還是減速。
2.解題步驟的把控
在解決力學問題時,我們要認真審題、把握好題意,了解題意中的關鍵之處與隱性條件,分析其中的難點與重點,如果題目中涉及的現象非常雜亂,隱性關聯煩瑣,我們可以將其化整為零,將題目劃分為不同的部分,進行分析。實踐證明,審題對解題質量的影響是極大的,我們在審題時,要善于分析題目中的隱含條件,確定物體的運動狀態。此外,我們還要注意物體的受力情況,看物體究竟受到哪些外力,方向分別是什么樣的,如果受力條件復雜,要從整體考慮,列出具體的受力方程,再分析單個物體的受力狀態,保證受力分析的正確性。
從大體上來看,力學題目包括靜力學與動力學兩類,要解決靜力學問題,我們要明確對象,進行隔離處理。對于難度較高的動態平衡問題,可以采用圖解法、解析法來分析力的變化,明確受力形式,套用解題策略,一般情況下,如果研究對象為疊加體,多使用隔離法;如果物體同時受到三個力的作用,可以使用合成法;如果物體同時受到四個以上的力的作用,可以使用正交分解法。
對于動力學問題,要根據已知受力分析物體的運動,也可以根據物體運動狀態分析受力,此類題目往往是以綜合題的類型出現,研究對象可以為一個,也可能是多個,在進行解題時,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題目選擇正確的解題策略,應用動量定理、牛頓定律、機械能守恒定律進行判斷。
物理力學知識有著很強的綜合性與理論性,對于我們的思維能力有著很高的要求,在學習力學知識時,我們需要養成科學的習慣,掌握正確的分析方法和解題步驟,對于不同的問題,要學會對癥下藥,鞏固力學知識,提高解題能力,為后續的學習奠定基礎。
[1]朱玉榮.高中物理學習的知識、方法[J].理科考試研究(高中版),2014,21(7).
[2]李雀飛.談高中物理的探究式教學[J].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