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華
【摘要】校企合作模式下,對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機制提出了新要求。在分析當前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機制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校企合作背景下構建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的原則,以及構建思路。
【關鍵詞】高職院校 校企合作 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 校企合作是高職教育的基本屬性。深入推進校企合作,是高職院校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必由之路。因此,校企合作背景下如何完善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機制,推動校企協同育人,是高職院校增強技術技能能力和學生就業創業能力,創新辦學特色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一、高職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機制的主要問題
(一)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工作缺乏內生性和主動性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的建立,很大程度上是國家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工作推動的結果。高職院校教學質監控與評價主要是圍繞水平評估工作的相關要求來進行,因而高職院校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校自身辦學定位、辦學特色,無法充分調動學校內部各職能管理部門和教學部門參與教學質量管理的積極性,沒有形成一個有效的教學質量評價效果反饋機制,以致影響到高職人才培養質量,高職人才社會適應性不足。
(二)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的制度體系不完善
當前各高職院校基本完成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的常規制度建設。但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下,實踐課時大大增加,教學場所由校內擴大到校外,學生校外工作和學習的時間達到半年以上。因而現有的制度設計并未能對實踐教學尤其是校外實習進行有效監控;至于教師獎懲和激勵制度建設,只簡單地把監控評價結果與年終考核、職稱評定掛鉤,在構建“雙師”型教師隊伍,以及引進企業工程技術人員、高技能人才擔任專兼職教師等方面的激勵措施并不完善。
(三)教學質量監控的范圍比較狹窄,主體較單一
重視對教學過程、教學結果的監控,對辦學定位、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專業設置、課程設置、教材使用等是否適應社會發展需要,是否具有實用性,缺乏必要的考量;重視對理論教學環節的質量監控,忽視對實踐教學環節及學生技能掌握的考核,學生參加校外實訓也并未納入到學校的教學質量監控評價范疇,缺乏對于學生職業道德素養、綜合職業能力等“軟技能”的質量監控;忽視對教師實踐教學能力的培養、引導和考核;監控主體主要是高職院校本身,社會、行業、企業未能深層次參與到教學監控評價當中,導致不能全面、科學地反映教學中出現的問題,不利于制定體現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人才培養方案。
(四)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運行機制有待健全
主要表現為:第一,科學合理的教學質量標準和評價體系有待完善,評價過程中主觀化傾向較嚴重,以致不能準確評價教學效果,不利于教學部門發現問題、修復問題,教學質量監控評價體系的運行效率不能充分彰顯;第二,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內的各質量監控部門責任分工不明確,溝通機制不暢,導致信息收集與反饋機制不通暢,實際監控過程中收集到的教學質量信息不真實、信息反映不真實或不能切實落實,未能形成一個有效的解決問題機制,影響教學質量監控的效率和效果。
二、校企合作背景下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的構建原則
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是教學質量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職院校加強內涵建設的重要保障,基于上述問題,構建起適合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高職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應堅持如下原則。
(一)系統性原則
系統性原則指學校在建立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時,應系統全面考察與教學質量相關的各個要素和各要素之間的關系,涉及全體教師、學生、教學管理、教學設備設施等方方面面,更與學校的辦學理念、辦學定位、培養目標、教學模式和管理手段緊密相關,并體現在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制定以及教學運行過程的每一個環節上,這種監控與評價體系是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并且是動態的、發展的。
(二)目標性原則
目標性原則指在構建學校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時,要緊緊圍繞教學質量控制過程,組織協調各種力量來實現教學目標。因此,在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中,一方面,要建立制定相應的評估及反饋系統,以預防教學目標的偏離,謹防閉門造車,監控指標要貼近市場、社會和用人單位的需求,更加注重企業、行業和社會對學生職業能力的評價;另一方面,從人才培養輸入、人才培養過程到人才培養輸出環節,建立切實可行的監控機制,既要吸納企業、行業和社會等更多的利益相關者進入到監控主體中,又要加強對來自行業、企業的兼職人員的監控力度,從領導層、監控層到執行層均應明確職責、落實責任,確保達到教學質量目標。
(三)持續可操作性原則
持續可操作性原則指的是學校建立教學質量監控與保證體系要以持續發展觀為指導思想,建立能及時反應教學質量需求和質量發展變化過程的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同時,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過程應是學校教學全過程的監督與跟蹤,它應盡可能地簡單易行、便于實施,確保質量保證體系能長期堅持,形成學校教學質量持續發展提高的良性循環。
(四)科學、客觀原則
學校的教學質量和教學質量保證有一個客觀的標準,即是否遵循高職教育規律,是否符合社會對人才質量的需求。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高職教育應該與行業企業對接,與市場對接,確保教學目標和教學過程的客觀、科學,符合學校當前高職教學的實際情況。
三、校企合作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的構建
(一)建立分工明確、職責清晰的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系統
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運行體系主要是由學院、教學部門、專業教研室構成三級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各級監控主體與職責側重點不同。學院成立教學質量管理委員會(或教學指導委員會)作為院級監控系統,主要職責是指導和協調全院質量監控工作,由院長和教學副院長分別擔任正副主任,相關職能部門管理人員、校外專家作為成員。其中教務處是學院教學運行管理的職能部門,督導室是負責教學質量監控運行的職能部門;各教學部門是教學質量監控的二級主體,由系(部)主任和有關專業主任、骨干教師、企業專家等組成,對系(部)的專業設置、課程設置、人才培養計劃、師資隊伍建設、實踐教學、學生就業等方面進行督導和檢查;各專業教研室是基層教學質量監控部門,是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具體實施者,主要開展聽課、評課活動、學生評教、檢查教學計劃執行情況、課程建設與實施的質量、學生校外實習、頂崗實習、畢業設計的執行情況。總之,三級教學質量監控運行體系的構建,都應引入社會、行業、用人單位、學生等參與性主體,建立一個全員、全面和全過程的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系統。
(二)制定符合高職教育特點、滿足學生成長成才需要的教學質量標準
質量標準的作用在于規范教學行為,是開展專業建設、課程建設、課堂教學、實踐教學、教材建設等各環節的基本依據。故而,制定教學質量標準應符合高職教育特點,以培養社會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目標,要在深入調研用人單位需要和畢業生跟蹤調查的基礎上,確立人才培養質量標準。與此同時,建立有行業、企業專家參與的校企合作辦學理事會,借助來自一線專家的智力資源,確立人才培養規格、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科學系統設計課程,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形成滿足崗位(群)需要的專業教學標準。
(三)成立專門負責質量監控運行的教學監控評價機構
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是一項系統工程,教學質量監控的組織機構占據質量監控體系的核心位置。因此,高職院校應建立專門的教學質量監控評價機構(如督導室),負責質量監控體系的運行,而且在堅持學院主導作用的前提下,廣泛吸納來自行業協會、企業一線的專家參與學院的質量監控評價工作,加大對學院教學尤其是實踐教學的監控力度,校企合作共同制定和審核學院人才培養方案實施意見、評價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檢查人才培養方案貫徹落實、督導教學過程重要環節,并對學生的學習環境、實訓條件、生活條件等進行督導和檢查。
(四)重視教學質量信息循環系統建設
教學質量信息是實現教學質量監控運行的基礎,及時收集和反饋相關信息,才能保證監控運行系統能夠正常運行。故而,高職院校應建立完善信息收集系統,一方面,通過開展教學常規檢查(包括定期檢查、經常性教學檢查、專項檢查,及隨機抽查等方式)、教學巡視、聽課、評課和學生評教等方式,了解一線教學動態、學生學習狀態。另一方面,要做好人才培養工作狀態數據采集平臺建設,并通過學生教學信息員和教師、學生座談會來完善教學運行和教學質量的有關信息收集工作。由此建立起一個從院級職能部門到各個教學部門再到學生、教師的教學質量信息庫,在此基礎上,教務處、督導室依據教學檢查、反饋信息、測評結果以及人才培養工作狀態數據和行業企業的用人標準,對各系(部)、各專業及有關教師在執行學院有關教學管理規章制度和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糾偏、改進,逐步在學校、專業、課程、教師、學生不同層面建立起完整且相對獨立的自我質量保證機制,構建網絡化、全覆蓋、具有較強預警功能和激勵作用的學院信息循環系統。
(五)建立多元化的教學質量評價系統
教學質量評價系統是實施教學質量管理的主要環節和有效手段。主要包括專業質量保證、課程質量保證、師資質量保證、學生全面發展保證、教學經費投入與使用保證、教學設施質量保證、課堂教學質量保證、實踐教學保證等多個方面,能夠發現教學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切實發揮評價的診斷、總結和導向功能。在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職院校按照“以評促建,以評促改,重在建設”的原則要求,將教學質量評價納入到校企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的全過程,以企業崗位要求和職業準入要求為指導,建立起一個外部評價和內部評價相結合的開放的多元化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應改革考核評價方式,從側重知識考核轉向側重技能考核,強調對學生綜合職業素質進行考核,切實建立起“以就業為導向”的課堂教學、實踐教學和頂崗實習的評價指標系統。
參考文獻:
[1]史成澤.校企合作背景下構建高職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思考[J].襄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01):1-3.
[2]余榮寶,王欣.工學結合模式下高職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建設的思考[J].襄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02):82-85.
[3]敬鴻彬,鮮耀.校企合作視野下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機制的構建[J].教育與職業,2014,(09):38-40.
[4]許毅.校企合作的高職院校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與實踐視[J].銅陵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01):7-9.
基金項目:2016年度上海市民辦高校重點(重大內涵建設)科研項目“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研究”(項目編號:2016 SHNGE-19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