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辰陽
摘 要:經濟的持續發展離不開各行各業的企業穩定的經營管理和進步發展,企業經營的項目和業務為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多樣化的功能服務,企業良好和完善的經營管理制度對整個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這主要表現在企業經濟模式的轉型、企業管理制度的建設與完善、企業經濟發展理念的創新等方面,本文主要介紹企業在經營管理中存在的關鍵要素對于經濟的穩定發展造成的影響,以及對于改善企業經營和管理模式的策略。
關鍵詞:企業經營;管理;經濟;發展;影響
經濟的穩定發展與企業經營獲取的經濟收益、所創造的價值息息相關,因此也可以說企業的經營與管理對企業經濟的進步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作為企業的管理人員,要在日常經營中找到影響經濟價值獲取的內外條件,包括各種不良影響因素,才能有針對性的制定防范舉措和推進策略,促進企業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通過經營對經濟發展的影響來分析和探究企業管理的客觀規律和科學模式,著重對影響因素進行解析和評估。
一、對企業經營管理成為經濟發展影響因素的具體體現
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經濟的長足進步和發展,就必須在內部的經營和管理中做好相關的內控工作,內部機制和管理制度的完善才是企業經濟不斷取得發展進步的基礎和前提,而我們要重點分析影響企業經濟進步的主要因素,就要首先看到企業的經營管理制度中存在的漏洞和缺陷,也要看到在建設和完善管理制度的過程中所獲得的經驗和教訓,將優勢和劣勢分清,取長補短,查缺補漏,才能進一步明確影響企業經濟進步和發展的關鍵性因素。
企業的迅猛發展在如今呈現出一種新型的態勢,很多中小規模的企業迅速崛起,之所以能夠獲得快速發展的機遇和空間,與當前的經濟環境和市場行情等因素不無關系,而要與一些大型的本土或者跨國企業作比較,除了規模因素之外,促使其經濟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在于這些小規模的企業對市場信息和變化有著更為敏銳的嗅覺和感知能力,這都要歸功于在這些企業的經營管理中,更加注重市場的供給需求和用戶的體驗感受,通過各種反饋和分析的方式來獲取市場和用戶的信息,就包括對企業產品和服務的評價標準以及內容,而從規模因素來考量,中小規模的企業更容易轉變和優化自身的業務環節和管理方式,對市場和用戶需求的變化做出更為迅速的反應和應對方法。
盡管中小規模的企業發展迅速,能夠通過敏銳的感知力迅速對市場和用戶提出的要求予以回應,但是這種管理模式促使企業將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投入到獲取利益最大化的經營收益之中,而逐步忽視了對于企業內控機制和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健全,此為影響這部分企業經濟獲得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因素,擁有先進的技術和龐大的市場,但是沒有良好的管理制度作為基礎,內部管理混亂無章,終將面臨發展中的巨大挫折,進而喪失市場和技術優勢,深入分析可以得出,影響企業經濟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因素就在于忽視內部的管理和控制,這種因素具有很深遠的影響,雖然不能直接性、及時性的體現出來,但是長此以往,企業的經濟發展必將受到內部無序管理的阻礙和牽絆,發展勢必會受到拖累和延誤。
我們在分析其他大型企業時,無論是跨國集團還是國有企業,它們都很少因為管理不及時、不到位而造成經濟發展停滯甚至倒退的情況,根本的原因就在于這部分企業自身就擁有相當完備和健全的內部經營管控制度作為基礎性保障,各項工作環節和任務都有相應的規章制度進行嚴格的規范和制約,出現問題時能夠被及時發現并制止,根據制度性規定來更正錯誤,從而迅速解決問題實現平穩發展的目標,將各種不良影響因素置于嚴格的防范和管控體系之下,這種完善的制度不僅可以提高企業經濟的管理能力和質量水平,而且可以形成良好的經濟發展制度以及優良的經營管理意識。
二、促進企業經濟效益提升的具體措施
1.明確財務管理工作在經營管理中的核心定位
企業的經營活動都是圍繞企業資金財產周轉、投入與合理處置等工作而展開的,財務管理工作的各項環節和流程會始終貫穿企業的經營活動之中,其管理功效和作用對于整個管理系統來說至關重要,所以企業的管理層要將其作為定位為經營中的核心工作來執行,對于其各項舉措開展切實可靠的實施策略,采取合理的方式和推進舉措加強對企業經營成本、稅務以及經營風險防控等關鍵工作事項的財務審查管控力度,及時發現經濟發展中企業存在的缺陷和問題,著重關注制度性缺陷和結構性不足,不斷完善財務管理的制度和機制,健全財務狀況報表的審計和編制程序。
2.資金周轉和投入的管理工作需要進一步完善
在上文中我們提到完善財務管理制度,將財務管理定位為核心管理工作,而其中的重點就在于對資金的合理使用和管控工作上,企業要想促進自身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就必須要對企業的資金進行科學合理的控制,并根據市場行情和需求變化迅速做出調整和合理的反應,在日常的資金管控中逐漸總結經驗和教訓,將各項資金管理的工作機制得以進一步完善和健全,防止資金周轉過程中出現運轉滯后緩慢甚至發生資金鏈斷裂的危險。在內部的資金管理工作中,還要做好責任認定和權利分屬的配置工作,進一步明確分工,確保管理人員能夠切實履行自身的職責,防范各類資金風險,確保企業經濟收益持續穩定增長。
3.加強對經營成本的控制力度,健全成本管控體系
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企業的經營者還應根據企業本身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相應的成本管理計劃,進而使企業能夠處于良好的運行模式中,其中成本管理計劃主要包括成本預測管理、成本編制管理、成本核算管理等。除了要對成本核算中產生的問題進行分析之外,還要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和措施。如果不對企業的成本管理計劃有一個明確的方案,將直接遏制企業的經濟效益。
三、企業經營管理對經濟穩定發展的影響
1.企業經營管理對經濟穩定發展促使企業發展的市場制度得到完善
目前,我國的企業發展是建立在關系經濟基礎之上,這是促進企業得到良好發展的關鍵之處。從當前所處的發展階段來,我國的經濟市場已經逐步向全面發展邁進,但依舊是不完善的經濟市場體系。因此,有效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需要不斷完善法律體系,有利于促進企業和市場的公平競爭,更有助于政府對企業的過多限制,從而促進我國經濟的穩定發展。
2.企業經營管理對經濟穩定發展才能促使企業發展得到進一步創新
對于一個企業來說,不斷創新才能培養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才能獲得更強而有力的發展,因此,一個企業是否具有創新能力決定一個企業發展的快慢,而創新能力更是一個國家的靈魂。企業初建,都會出現人才匱乏,資金短缺的情況,因此,企業更應該通過對市場的整體考察,將技術擴散,從而獲得更多的創新成果,才能為企業解決經營過程中的問題,為企業創造更多價值。因此,企業的經營管理的創新能力可以促進企業的和諧發展,有效提高經濟效益。
3.企業經營管理對于轉變發展觀念,促進結構調整和戰略傾斜的合理化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進入關鍵的結構性升級改革的新時期,企業面臨著艱難的轉型和升級,過程雖然是艱難的,前景確實光明的,而企業在完善自身內控機制和經營管理制度的過程中,其實就是自我完善的過程,對于管理制度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管控和防范,將危機和風險扼殺在萌芽狀態,綜合多方面的有利條件促成企業良性發展的態勢,用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企業的結構性調整和戰略規劃的合理化,關鍵在于企業能夠腳踏實地的完成各項改革和調整舉措,加強經營管理的質量水平,當然也離不開先進和積極的指導思想和發展觀念的支持和幫助,企業的經營和管理除了各項舉措,也需要管理層認識到轉變經濟發展觀念對于當今處于迅速發展變化的經濟模式的重要意義所在,只有與時俱進,注重挖掘企業自身的發展潛力,提高經營能力和管理水平,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將企業戰略的規劃向優勢產業傾斜和轉移,找到新的經濟發展機遇和增長點。
四、結語
本文主要以經營管理這一核心要素作為闡述影響企業經濟進步與發展的對象,事實也能夠說明企業在經營和管理中的各項策略和舉措對于經濟發展的重大影響,充分地表明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良好的經營水平能夠確保企業獲得持續穩定的發展,進而逐步完善自身內控體系和管理制度,加強經濟管理力度,注重對資金財產的科學管控和合理運作,提升企業經濟收益。
參考文獻:
[1]張林喜.影響企業經營管理的因素分析[J].中國經貿,2013,(12):79.
[2]劉清宇.企業管理與企業效益的經濟學分析[J].企業家天地,2012,(4):70.
[3]張氦銦.經濟管理與企業發展的和諧性分析[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13,(2):10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