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娜 武立勛 田彥花 顧銘軒 張書棋
摘 要:發展綠色金融是順應我國進入“新時代”金融業發展的潮流。針對我國商業銀行綠色金融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問題,通過主成分分析法對其影響因素進行實證分析,認為我國商業銀行綠色金融發展的指標按影響程度逐漸降低依次為:金融業從業人數、受高等教育比例、商業銀行綠色信貸比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環境治理投資、金融化程度。
關鍵詞:商業銀行;綠色金融;主成分分析
綠色金融,也被稱為環境金融、可持續性金融。綠色金融主要是研究綠色經濟資金融通問題,是經濟可持續發展與金融問題的有機結合(Cowan,1999);Salazar(1998)認為,綠色金融是金融產業的偉大創新,在力行環境保護中尋求經濟發展,實現經濟與環境的平衡;而有的學者認為綠色金融是以市場為研究基礎,提高環境質量、轉移環境風險的金融工具(Labatt、White,2002)。
黨的十九大中提出:“推進綠色發展,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發展綠色金融,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清潔能源產業。”綠色金融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將會是我國銀行業發展的重點方向,綠色金融也將會是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國商業銀行綠色金融發展主要面臨產業規模不足,體量較小;產品創新缺乏,市場不完善;專業性技術人才缺失;制度設計欠缺,政策法規配套缺乏四種問題。
一、相關文獻綜述
由于近些年來互聯網金融的不斷發展,傳統的銀行業受到廣泛沖擊,發展綠色金融是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Jeucken,2006),金融企業推行綠色金融不僅能提高其聲望、滿足利益相關者日益提高的要求,還能更好地實現企業風險管理,做出有利于其發展的戰略決策(Chami,2002),綠色金融的發展在宏觀層面可以推進國家節能減排戰略的實施,在微觀層面可以促進企業履行保護環境的職責和義務,同時提出企業應該加大綠色科技創新,為綠色金融發展提供技術保障(郭玲,2010),更重要的是綠色金融對可持續發展具有促進作用(于永達、郭沛源,2003)。但就我國目前的情況看,商業銀行綠色金融的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面臨著諸多困難和障礙,遠滯后于綠色經濟發展的需要(王朝弟、趙濱和呂蘇越,2012)。
對綠色金融的研究,有些學者通過SEM模型(馬勇,曾蘭蘭,2017)從微觀個體出發探索宏觀規律來研究綠色信貸發展的影響因素;有些學者基于空間面板Durbin模型(馬留赟、白欽先、李文,2017)分析中國金融業如何影響綠色產業;還有些運用SWOT矩陣分析法(甘雨、何濤、劉媛媛,2017)分析實施綠色金融所面臨的機遇與威脅、優勢與劣勢。本文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對商業銀行綠色金融發展影響因素進行分析,據此找出問題所在并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解決綠色金融發展的問題,達到促進商業銀行綠色金融可持續的目標。
二、模型構建
1.主成分分析法原理介紹
主成分分析法是設法將原來眾多具有一定相關性的P個指標X1,X2,…,Xp重新組合成一組新的互不相關的綜合指標Fm來代替原來的指標。設F1表示變量的第一個線性組合所形成的主成分指標,即F1=a11X1+a21X2+…+ap1Xp,每一個主成分所提取的信息量可以用其方差Var(F1)來度量,其方差Var(F1)越大,表示F1包含的信息越多。通常選取的第一主成分F1是X1,X2,…,Xp的所有線性組合中方差最大的。如果第一主成分不足以代表原來個指標的信息,再考慮選取第二個主成分指標F2,為了有效地反映原信息,F1中已有的信息不需要要再出現在F2中,即F1與F2保持獨立、不相關以此類推就可以構造出F1、F2、……、Fm為原變量指標X1,X2,…,Xp的第一、第二、......、第m個主成分。
2.主成分模型構建
假定有n個樣本,每個樣本共有p變量,構成一個n×p階的數據矩陣
數學中常用一組不相關的綜合指標Fi來代替原指標,如下式:
Fi=a1iX1+a2iX2+…+apiXp
由主成分分析法原理,要求使Var(F1)取最大值的a1j(j=1,2,3…,m),此時由a1j(j=1,2,3…,m)所確定的隨機變量F1稱為隨機變量X1,X2,X3,…,Xp的第一主成分。若第一成分不足以表現原來p個指標的信息,可以考慮選擇第二、第三、......、第m個主成分。
3.指標選取與數據來源
本文研究商業綠色金融發展問題及對策,要研究問題就要研究其影響因素。商業銀行綠色金融業務的發展情況受其綠色金融業務規模、從事其業務的技術人才數量及文化程度、環境污染治理投資、國家金融化程度、社會群眾的受教育水平、居民人均收入、國家法律法規制度等方面因素影響。因此,依據以上因素并結合數據可得性,選取了六個指標:環境治理投資x1(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金融業就業人數x2(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商業銀行綠色信貸比例x3(數據來源于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及商業銀行年度報告)、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x4(數據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受高等教育比例x5(數據來源于國家統計局和中國信息網)、金融化程度x6,本文用我國商業銀行存款與國民生產總值的比值來表示。
三、實證分析
本文運用IBM SPSS Statistics 19軟件,首先對數據進行處理,得到了六個指標之間的相關系數矩陣R(表1)。
注:①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和商業銀行年度報告;②本文選取2009年-2016年相關數據
再根據SPSS軟件運行得出的特征值λi,并計算出特征向量(表2)。
計算得出主成分貢獻率和累計貢獻率,根據累計貢獻率大于等于85%的原則可以得到兩個主成分F1、F2。其中F1的主成分方差貢獻率r1為79.116%,主成分累計貢獻率為79.116%;F2的主成分方差貢獻率為16.016%,主成分累計貢獻率為95.132%。由影響因素主成分荷載系數矩陣可得到兩個主成分的表達式:
F1=0.090X1+0.412X2+0.268X3+0.329X4+0.366X5-0.006X6
F2=0.219X1-0.262X2-0.21X3-0.701X4-0.182X5+0.344X6
以因子旋轉綜后各因子的方差放差貢獻率為權重,則綜合主成分得分公式(F:綜合主成分得分;ri:主成分貢獻率;Fi:主成分i得分),并進行綜合總成分得分排名(表3)。
由表3可以清楚地看出每個主成分的得分以及綜合主成分的得分大小,主成分得分數值的正負情況與絕對值的大小反映每個指標的影響程度,商業銀行可據此找出問題所在并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解決綠色金融發展的問題,達到促進綠色金融可持續的目標。從上表(表3)的排名結果可以看出,影響我國商業銀行綠色金融發展的指標按影響程度逐漸降低依次為:金融業從業人數、受高等教育比例、商業銀行綠色信貸比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環境治理投資、金融化程度。
四、結論及對策建議
綠色金融隨綠色發展應運而生,代表國際金融業發展的新方向和新趨勢,但作為商業銀行的一項新興業務,綠色金融在發展中面臨著很多問題,受很多因素影響。本文在上述的分析得出一些主要因素的影響程度。其中金融業就業人員影響程度最大,可見一項新興業務的發展離不開專業人員的研究,專業型人才的研究可以評估收益能力和經營分險,從而制定正確的實施細則,降低無謂的付出。其次,本文以商業銀行綠色信貸的比例代表我國綠色金融業務總體體量,可以看出綠色金融的體量也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我國商業銀行綠色金融的發展,因此,增大綠色金融業務的規模和體量也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從結果可以看出受高等教育比例和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也影響著綠色金融的發展,這兩個因素是商業銀行客觀無法改變的,它們都正向作用于商業銀行綠色金融的發展,正常情況下,我國的教育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是逐漸上升的,因此會促進我國商業銀行綠色金融的發展。綜合以上分析,本文給出以下五點對策建議,其中前三點為商業銀行建議,后兩點為政策建議:
第一,培養專業型技術人才。商業銀行可以參照國際上其他綠色金融業務發展較早,實踐管理經驗更加豐富的商業銀行,成立專門的綠色金融部門,培養專業型技術人才,熟悉專業領域的技術工藝,研究并制定專業的綠色金融業務發展戰略,為綠色金融業務作出風險評估。
第二,增加綠色金融業務規模,推動綠色金融產品創新。商業銀行可加大開展綠色金融的試點,擴大綠色金融業務的宣傳,根據不同客戶的需求,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推出除綠色信貸外的其他創新產品,可在基礎工具上研發綠色金融衍生品,拓寬商業銀行綠色金融業務的發展領域。
第三,積極參與國際合作。早在20世紀70年代,國際上就有發達國家的商業銀行開展綠色金融業務,而我國的綠色金融業務起步較晚,因此,我國可以有選擇的借鑒國外的經驗發展國內商業銀行綠色金融業務,并且與國際金融機構積極合作,構建風險分擔模式。國際金融機構提供一定數額的資金支持和專業技術指導,而國內商業銀行完善整改流程的信貸管理制度,為目前所面臨的問題給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第四,提高教育水平,完善金融教育。一般情況下,我們國家的公民都會經歷義務教育,并且其中一些還會接受大專以上高等教育,除此之外,我們受到的教育都是來自工作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此,金融教育不能只是局限于課本中,應該通過互聯網、報刊等各種媒介宣傳金融知識,將金融教育拓展到生活中的各個角落,通過各種方式培養廣大社會群眾的金融素養和金融思維。
第五,完善綠色金融法律法規體系。截至目前,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有關綠色金融的法律、法規、制度及條例,但并未形成完整的法律法規體系。建議完善法律法規體系,并且要提出具有執行性的行為規范,一方面完善商業銀行綠色金融的相關管理法,嚴格要求商業銀行;另一方面完善環境保護相關的立法,以法律的形式規范綠色金融并結合其他法規以保證綠色金融有序、健康地發展。再者,商業銀行也要完善其內部控制制度,防范風險。
參考文獻:
[1]Labatt, S.,White, R. Environmental Finance; A Uuide to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and Financial Products[M].Canada;John Wilcy g- Sons.lnc,2002.
[2]Jcuckcn, M.Sustainablc Finance and Banking[m].USA;Thc Earthscan Publication,2006.
[3]馬勇,曾蘭蘭.江西省綠色信貸發展的影響因素研究-基于SEM模型[J]金融與經濟,2017(6);35-40;46.
[4]鄧翔.金融研究述評[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12(6);67-71.
[5]馬駿.論構建中國綠色金融體系[J].金融論壇,2015(5):18-27.
[6]劉春彥,邵律.法律視角下綠色金融體系構建[J].上海經濟,2017(2):113-117
[7]麥均洪,徐楓.基于聯合分析的我國綠色金融影響因素研究[J].宏觀經濟研究,2015,(O5):23-37.
作者簡介:張娜(1998.04- ),女,漢族,寧夏中衛人,安徽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本科在讀,研究方向:金融學;武立勛(1995.10- ),男,漢族,安徽合肥人,安徽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本科在讀,研究方向:金融學;田彥花(1995.03- ),女,回族,寧夏吳忠人,安徽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本科在讀,研究方向:金融工程;顧銘軒(1997.03- )女,漢族,江蘇南通人,安徽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本科在讀,研究方向:金融學;張書棋(1997.03- ),女,漢族,安徽合肥人,安徽財經大學會計學院本科在讀,研究方向:會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