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方圓
摘 要 隨著一帶一路政策的實施,國有商業銀行的國際業務面臨著更多的機遇和挑戰。本文旨在基于中國工商銀行國際業務實際情況,提出一帶一路環境下推動國有商業銀行國際業務發展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 一帶一路 商業銀行 國際業務 風險
中圖分類號:F83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12-000-01
一、國有商業銀行國際業務概念
國有商業銀行國際業務從廣義上講是指涉及到外幣或者國外客戶的活動。從狹義上講,國有商業銀行國際業務主要包含三大部分,分別是國際結算業務、國際信貸與投資和外匯交易業務。
二、一帶一路背景下國有商業銀行國際業務SWOT分析
(一)優勢分析
海外分支機構力量雄厚。以工行為例,在國內擴展到二萬二千多家營業網點,并已建立起全球業務網絡,海外分支機構力量雄厚。截至2013年,工商銀行已在全球34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200多家海外機構,并與132個國家和地區的1453家銀行建立了代理行關系,形成了跨越亞、非、歐、美、澳五大洲的全球經營網絡,跨市場與全球化服務能力顯著增強。
(二)劣勢分析
自身利益受國家政策和地區利益影響,國家政策將對國有商業銀行的運營產生一定的影響。例如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將會決定銀行的信貸規模和信貸投入方向。宏觀政策的制定往往從全社會的角度出發,不會僅僅考慮銀行業的發展。因此難免出現宏觀政策的制定與銀行業的發展相悖的現象發生。
(三)機會分析
1.增加國際業務交易量。一帶一路項目共五條線路,貫通中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乃至歐洲部分區域,共涉及64個國家。其中包括威尼斯、內羅畢等之前貿易往來較少的國家,與中國進行國際貿易的國家增多,使得國際業務交易量增加,同時該政策將會為更多的行業帶來機遇,進一步促成多領域的貿易往來。
2.促進多項國際業務發展。首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剛性需求很大,國有商業銀行海外分支機構可以充分發揮自身貿易融資業務功能,與當地政府和企業達成合作意向;其次,政策涉及沿線64個國家、56種不同貨幣,因此建立起以人民幣為中心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幣網絡中心,外匯交易業務成為貨幣網絡中心的主要業務。
(四)威脅分析
1.政治博弈帶來的風險。政治博弈帶來的風險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來自對外投資國家內部的戰爭。例如一些中東和北非地區仍然有戰爭和內亂的存在;二是對外投資國家政策的變動性帶來的風險。以三一重工案為例,2012年9月28日,美國總統奧巴馬以涉嫌威脅國家安全為由,簽署總統令叫停三一集團的風電項目,這種不確定的政策和蓄意干擾中國項目的行為直接侵犯了中國對外投資者的利益。
2.偏離國際金融市場中心。國際金融中心是指聚集了大量金融機構和相關服務產業,能夠提供最便捷的國際融資服務、最有效的國際支付清算系統、最活躍的國際金融交易場所的城市,但是斯里蘭卡、匈牙利等欠發達國家,卻不同程度的不符合國際金融中心金融市場齊全、服務業高度密集、對周邊地區甚至全球具有輻射影響力三大基本特征。
三、一帶一路背景下國有商業銀行國際業務面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一)一帶一路背景下國有商業銀行國際業務面臨問題
1.國際貿易環境復雜,缺乏創新能力。根據商務部數據,截至2017年上半年參與“一帶一路”合作倡議的國家和組織達83個,涉及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欠發達國家,涉及56種不同形式貨幣,不同文化政治環境,國際貿易環境復雜多樣,此外,目前商業銀行國際業務缺乏創新能力,業務主要以存貸款、外匯交易為主,積極推進業務創新,創新業務品種是當務之急。
2.客戶群體陌生,缺乏業務經驗。陌生的市場隱藏著未知的風險,大多數國有商業銀行國家化步伐緩慢,缺乏海外業務管理經驗,一帶一路政策涉及許多中亞及中東國家,政治、市場環境復雜,信用評級較低,進一步加強了一帶一路背景下國家業務開展的不確定性。
(二)一帶一路背景下國有商業銀行發展國際業務對策
1.加強金融產品創新。創新是發展的動力,是市場的需求。隨著一帶一路政策的提出,對外投資者對金融產品提出了更高需求,商業銀行應打破“以存款業務為中心”的發展模式,研發特色產品。以工行為例,其與VISA國際信用卡組織合作研發的跨境匯款產品,在使用過程中依托自身優勢開發了系統內跨境匯款業務。
2.優化客戶結構。在已有客戶群體內,遴選重點客戶,區別于一般客戶,提供優先進行貿易融資、柜臺VIP通道、專業特色化咨詢等重點服務,穩定重點客戶業務量。在積極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的基礎上,退出高風險客戶,例如對出口制造業中受危機沖擊比較大的紡織業、玩具業,受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影響較大的石油、鋼鐵類客戶予以重點關注。
3.發展貿易融資。貿易融資是指銀行對進口商或出口商提供的與進出口貿易結算相關的短期融資或信用便利,大大降低了企業發展難度,分散了企業可能面對的風險,尤其是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企業對外投資耗資大風險大,此時一項風險較小的國際業務成為了市場的需求,同時,商業銀行還應加快貿易融資產品創新,例如發展人民幣匯率避險產品,降低由于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國際貿易風險。
參考文獻:
[1] 陳慶芬.淺談國有商業銀行國際業務的發展難點及對策[J].經濟師,2014(12).
[2] 王榿倫.多變貿易環境下商業銀行國際業務發展的策略思考[J].中國外資,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