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伯良
【摘 要】近年來,我國宏觀經濟走向仍然以每年平均6.7%左右的增速增長,相較于2008年之后經濟快速增長時期仍有一定差距。目前我國經濟總體發展態勢良好,穩中求進,不少人手中都有存款。現今隨著社會經濟、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多數人們對于賺來的錢不再原封不動地存入銀行,而是積極了解各種投資、理財產品,試圖向“滾雪球”般讓錢生錢,此項經濟行為在獲取收益的同時,也可能出現錢財流失狀況。本文就針對我國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作出簡單闡述,并探討一下我國互聯網金融產品的風險與控制方面的情況,并對此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議。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風險;控制
二十一世紀,理財已經成為一個全民話題,不斷地有人開始逐步了解理財、認識理財,通過各種途徑讓已有的財富創造出更多的經濟財富來,通過理財的方式增加資本,是社會發展、物質生活進步的標志之一,同時合理地理財方式也增加了人們實現夢想的幾率。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理財都能創造出更多的財富,根據理財方式的不同,收益有多有少,部分理財產品也存在虧損的情況,因此,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在正式投資某項理財產品時,就應該了解清楚理財產品可能存在的風險,對于可監管的漏洞,一定要合理防御、完善,進行有效控制,以免給客戶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為打造健康的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投資環境做出合理地舉措。
一、我國互聯網金融理財市場的發展現狀
(一)理財種類
近年來,我國理財產品如雨后春筍般層出不清,種類繁多,據相關數據粗略估計,大致有4000余中,常見的主要有以下五個大類。第一類是寶寶類理財產品,支付寶里的余額寶、招財寶等。存入金額可多可少,存取靈活,可隨時轉出轉入,流動性強,是一款大眾普遍使用的理財產品,劣勢就是由于門檻太低,可隨意支出,對于自覺性薄弱的人來說,可能隨時消費掉。第二類是基金理財,風險較低,可調倉,穩定性較好,不過一旦時機過去,可能受益很難達到預期水平。第三類是P2P網貸理財,在網貸平臺上,有人借錢會承諾高利息,有用戶看見滿意雙方便可達成協議,用戶之間直接個人對個人,收益相對,風險較小。第四類是銀行理財產品,銀行理財產品也分為保本型和不保本型,與普通的儲蓄存款相比,理財產品收益高,但是利率高、存款時間長的產品不可以隨時存取,高收益下往往伴隨著高風險。第五類是黃金理財,自古以來黃金是主要的理財產品,據說長期處于保值狀態,而且各個國家都要存儲大量的黃金做資產儲備。
(二)發展現狀
2018年2月3日,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聯合騰訊金融科技智庫發布《互聯網理財指數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數據顯示,互聯網理財規模已由2013年的2152.97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3.15萬億元,而2017年互聯網理財規模同比增幅達到52.39%,預計2018年將達到5.36萬億元,以此類推,預計到2020年,中國互聯網理財規模將達到15.5萬億元。《報告》也顯示,互聯網理財指數也由2013年的100點增長到了2017年的695點,增長了近6倍。根據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數據,2017年上半年,銀行理財產品存續余額縮水6700億元,但2017年全年銀行理財存續規模增加4900億元,意味著下半年增加了1.16萬億元。保本理財、非保本理財規模分別為7.37萬億元、22.17萬億元,占比分別為24.95%、75.05%。與2016年相比,保本理財增加1.43萬億,占比提高4.51個百分點。2018年各類銀行可能會推出不同形式的凈值型理財產品。比如,類貨幣基金的理財產品可能會越來越多,對理財產品設置收益率區間可能成為新趨勢,即銀行理財不再設定一個固定收益率,而是根據基礎資產收益表現,設置收益區間,投資者能獲得的實際收益率按最終資產表現而定。由此可見,我國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在近幾年蓬勃發展,勢頭迅猛。
二、我國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的風險分析
互聯網理財產品在獲取收益的同時,也潛藏著多種風險,具體有如下幾種風險:第一,信用風險。以支付寶中的“螞蟻花唄”為例,在支付寶中,當你的交易額累計到一定數量,便會生成信用額度值,到達一定的數值后,便可開通螞蟻花唄。類似于信用卡透支,也屬于理財的一種。本月花費之后,下月需按時還,如超過約定期限,信用積分持續下降,因該軟件均為實名制注冊,故在使用時就已經承擔了極大地信用風險。第二,流動性風險。以P2P網貸理財為例,用戶在借款時,該網貸平臺默認在一定數值內,可先利用P2P公司的資金進行墊款,用戶后期按時壞款即可的條款,但是一段時間之后,用戶并未按時還款,出現了很多壞賬,資金鏈一旦斷裂,P2P網貸公司將面臨著倒閉的危險。第三,隱私泄露風險。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一方面豐富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也給犯罪分子帶來了可乘之機。有些犯罪分子利用自己的高智商,專門攻克網站漏洞,信息販賣猖獗,屢禁不止。用戶在購買理財產品時,往往都會填寫自己的身份信息,例如姓名、身份證號、電話號、家庭住址等,有些人心懷不軌,這其中不僅有黑客,甚至包括理財產品工作人員,因此,互聯網理財存在著極大的隱私泄露風險。第四,資金安全風險。隨著人們理財意識的不斷加深,商業銀行、金融機構以及企業紛紛以自己的方式,以方便用戶的名義進行資金籌集,實際上存在資金安全風險。以2017年的“酷騎單車”事件為例,下載酷騎APP,注冊并至少投入連同押金在內的300元便可使用酷騎單車,不到一年的時間,酷騎單車倒閉,近40萬用戶的費用均未退還,與當初即充即退的承諾相去甚遠。
除了以上幾種常見風險之外,互聯網的其余特性中也不斷衍生出新的風險。這些風險不僅來自抱有僥幸心理的犯罪分子,就連消費者或互聯網金融機構都有可能制造出新的風險。例如金融機構或者平臺違規促銷,無序競爭,這主要是指網上金融借貸機構,他們為了增加成交額,盡可能地爭取用戶注冊、消費,經常會以優惠活動或者抽獎送禮等方式吸引大眾眼球。另外部分網上理財機構的合法性也令人生疑,用戶在投入資金時,對于理財平臺應該慎重了解再投入資金,了解平臺的發展歷史以及主辦機構的資質都是投資者保障個人資金的有效途徑。而個別消費者在長期使用一款網絡理財產品時,在熟悉軟件操作的基礎上也會發現其存在的弊端,并對此加以利用的個案也時有發生。因此,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的風險不僅實在資金投入之前,在資金投入之后更應該及時關注,確保資金在合法流程中盈利。
三、加強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風險控制的建議
(一)加速升級理財平臺的智能化、場景化
金融理財產品的多元化致使理財服務平臺的數量及規模都處于不斷擴張的狀態,為了提高用戶數量及用戶滿意度,各理財平臺在市場規律的運行下逐步去粗取精,優勝劣汰。從用戶便捷、智能投資體驗角度出發,投資理財智能化應用將更加廣泛、深入,理財與日常生活場景的結合為主要開拓方向,對于理財服務機構而言,借此可以更加高效、低成本的進行用戶運營,在多種競爭中準確定位,根據用戶的風險偏好、投資目標等,運用智能算法及投資組合優化等理論模型,促成交易達成,在同類理財平臺中創造品牌效應,可防范不必要的競爭風險。
(二)加大宣傳力度,讓用戶樹立防范意識
互聯網經濟形勢下,各種理財產品層出不窮,其中不乏前期約談以及交易都十分順利,可到后來卻因部分問題難以達成一致而對簿公堂的案例也屢見不鮮。很多問題,到了事件發生之后都很難有所決斷,可能當初業務員避重就輕,也可能消費者自身未搞明白,合同生效后的爭論往往毫無意義。這就需要政府及理財項目所在機構或公司加大宣傳力度,在提醒用戶注重理財業務的同時,更要樹立防范意識,理財時尋找正規機構或單位,切勿隨意聽信他人宣傳,再三確認之后再行決定后續事項。
(三)互聯網金融理財需加強行業自律
在某種程度上,互聯網金融理財機構的員工代表了企業的形象,如果員工在工作過程中,待人接物以及回答消費者的問題時顯得專業、得體,必定為企業增色不少。為減少員工與消費者之間的摩擦,構建更為文明、和諧的工作環境,互聯網金融理財企業必須要定期展開員工培訓,從強化專業技能到普及行業道德規范,二者缺一不可。嚴格的行業自律需要落實到企業的每一名員工身上,每一位企業員工做到誠信敬業、自強自律,畢竟為企業帶來蓬勃的發展生機。
(四)完善個人征信體系建設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對于普通大眾來說是一柄雙刃劍,在理財產品的挑選方面,毋庸置疑,它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然而不可忽視的是,近年來頻出的大學生因還不起校園借貸不惜裸照或是自殺,此類新聞的泛濫也間接指出,我國的個人征信體系還有待完善。以大學生為例,在自身無經濟收入的情況下,通過各種借貸軟件還能持續借款,逾期之后,金額越滾越大,無力承擔時選擇輕生。一旦我國建成完善的個人征信體系,做到無論何時何地一經查詢即可顯示征信狀態。
(五)加強風險控制體系建設
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的多樣化為金融理財行業帶來蓬勃生機的同時,產品眾多也可能使員工或者消費者在介紹或了解產品的過程中出現紕漏。加強風險控制體系建設,將各類產品的風險細化出來,可以避免許多不必要的問題,從而增加團隊凝聚力,增加收益。明確各類風險的類別,預防為主,提前提出應對措施,以防萬一。在以客戶為核心的基礎上,明確自身義務與責任,對于部分風險進行有效防控,進而達到在互聯網經濟條件下,各類理財產品健康、穩定發展。
四、結語
互聯網技術和金融理財產品都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二者之間的有效結合是對金融產業的優化升級。我國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的風險與控制將在一定程度上全面保障互聯網理財產品的協調安全發展,創新服務模式、加強安全措施,使得互聯網基金得到健康的運行。
【參考文獻】
[1]付來琳. 互聯網基金類理財產品的風險度量及影響因素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7.
[2]魏昭,宋全云.互聯網金融下家庭資產配置[J].財經科學,2016(07):52-60.
[3]楊翾. 感知風險和信任對互聯網理財產品消費行為的影響機理研究[D].南昌大學,2016.
[4]李征. 我國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的市場風險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6.
[5]趙文瑜. 互聯網基金的風險控制研究[D].山東財經大學,2016.
[6]胡琴君. 商業銀行個人理財發展策略研究[D].鄭州大學,2016.
[7]史轉轉. 互聯網金融風險防范與控制研究[D].中共湖北省委黨校,2015.
[8]武翔. 余額寶的法律風險及其防范[D].四川省社會科學院,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