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奕
摘要:從當前的教育實踐來看,小學語文教學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仍有一定的不足,特別是在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方面,仍有很大的改進空間,分析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是提升教育實效性的關鍵。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創新開展多媒體教學,是語文教育的重要發展方向。
關鍵詞:小學;語文;多媒體信息技術;教育創新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之下,教師都是按部就班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活動,所采取的教學模式較為單一,教學內容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從小學語文學科本身來說,小學語文知識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如果不能進行有效的信息化教學改革,提升語文教育的人文性和實用性,則無法實現教學改革目標,不利于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一、多媒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作為一種積極的教學創新探索,多媒體在現代教學體系中有著廣泛的空間。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很多教師固守傳統的課堂理念,整個教學過程缺乏趣味性和體系性,難以吸引學生注意力[1]。語文作為學習難度比較高的學科,學生往往存在一定的抵觸情緒,對于知識的理解也存在一定的困難。通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可以強化課堂導入效果,讓知識更好的滲透到課堂中,同時也能提升課堂的代入感和參與度,讓學生更好的理解知識與教師理念。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中,通過運用多媒體,積極探索多媒體的創新模式,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復雜的知識,通過由淺入深、趣味導入的方式,提升課堂的活力,讓學生真正逐步理解知識,同時通過多媒體的優化,與能充分照顧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盡可能讓學生都能跟上教學節奏,進而激發學生學習熱情,調動學生的學習能動性。
二、當前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理念最為重要,同時也最容易被教師所忽視。很多教師在進行教學與設計和教學引導過程中,固守傳統的教學模式,不注重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仍將教學進度和學生成績作為衡量教學效果的關鍵,導致了教學效果不夠理想。對于這種情況,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中,要想實現新課程教學改革目標,不僅僅要注重自身教學能力和課堂掌控能力的提升,更要從源頭入手,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構建現代教學體系,用科學方法引領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語文作為基礎性學科,在整個教學體系中占據著核心地位,但是很多教師忽視了教學體系構建的重要性,不同知識點之間缺乏有效的銜接與聯系,造成了教學上的諸多問題,對于這種情況,教師要從知識體系構建入手,通過系統性的規劃,將語文知識都納入到完整體系中,實現教學體系的優化,引領語文學科向前發展。在構建教學體系中,很多老師缺乏宏觀教學觀念,依然從微觀知識點入手,無法從宏觀層面理解教學內容,導致了教學的碎片化現象,學生也很難融會貫通,形成良好的知識體系[2]。
三、探索小學語文多媒體信息技術教學的策略
(一)發揮媒體技術的輔助作用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新媒體新技術已經走入課堂教學當中,成為提高教學生動性與新穎性的輔助工具,為了更好的達成教學目標,促進教學重難點的突破,我們應在常規教學中有意識的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但是,琳瑯滿目的技術手段的沖擊下,我們必須要找到一條與課堂內容有效融合的道路,也就是我們必然要將教學的重難點與信息技術的應用進行結合,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發揮多媒體技術的輔助作用,而不是我們常見的擺花架子,只注重形式,而忽視了媒體技術的真正作用。為此,教師在教學之初,就要結合本課的教學設計,對媒體手段進行篩選,落實教學發展信息化在課堂上的真正作用。比如說,對于“北京”“看雪”等課程,則可以通過現代多媒體技術,實現直觀化教學目標,引領學生融入到教育環境中來。
(二)借助微課,打破學校與家庭教育的壁壘。
微課是近些年逐步興起的一種教學形式,微課的重要意義就在于能夠將小學語文知識點濃縮在3到5分鐘的課程當中,而且不要求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觀覽,也可以在課下或是回到家中遇到問題時進行二次復習使用。也就是說,微課學習打破了時間與地點的限制,能夠讓學生更好的投入到學習當中。另一個方面,微課的出現也有效的解決了我們目前難以攻克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家長在家庭當中難以指導學生學習,微課的使用正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手段,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要有意識的進行微課教學的設計,并進行有效的指導,能夠將重點知識進行一定的整合,與此同時,教師在制作微課的時候,要注重微課類別的分析,我們可以將微課設計為某一個知識點內容的講解,也可以設計為對某冊書重點知識的有效復習,這樣才能夠拓寬微課使用的范圍,讓微課教學成為一種有效的模式。比如說,在講解傳統課文“小蝌蚪找媽媽”的時候,就可以教師自己或者讓學生制作微課,讓傳統課文煥發信息化活力,提升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付飛龍.巧用多媒體,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率[J].信息記錄材料,2018(7):182-184
[2]王從韻.巧用多媒體,活化小學語文課堂[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1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