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濤
(南京師范大學商學院,南京210000)
上世紀90年代,蘇州借力上海發展外向型經濟。多年來,蘇州的對外貿易取得了顯著發展,成為江蘇第一大、全國第四大貿易城市。但同時,較高的對外貿易依存度使蘇州的經濟更加容易受到國際經濟的影響。目前,世界經濟和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美國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歐盟、英國政局不穩,蘇州對外貿易的發展面臨挑戰,但同時這也是蘇州調整對外貿易發展的機遇。
蘇州是江蘇以及全國對外貿易發展的重要城市之一。2000-2008年間蘇州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速度最高達到43.86%,2008年經濟危機后,盡管蘇州的外貿增長速度很快恢復,但從2012年開始,不論是從進出口總額整體來看還是分別從出口和進口的規模來看,蘇州的對外貿易增長速度都呈現大幅放緩的趨勢。從2012年開始,蘇州的對外貿易總額的增速最高只有1.61%,并且逐年下降,到2015年出現負增長為-1.91%。出口整體增速較慢且不穩定;進口基本負增長,2015的進口負增長達到了-4.79%。簡而言之,2012-2015年間,蘇州的對外貿易增長乏力,復蘇緩慢。
蘇州對外貿易的主要產品為機電產品,具有“大進大出”的特點。機電產品的出口占蘇州出口的75%以上,進口占50%以上。這就導致蘇州對外貿易過于依賴機電產品,結構單一,這種單一的對外貿易結構影響了其他行業尤其是新興行業在蘇州的發展。與之相對應的,加工貿易占蘇州對外貿易的比重也相當高。加工貿易占蘇州對外貿易的比重始終維持在50%左右,表明蘇州的對外貿易依然是以勞動力密集型為主的,從事的主要是低附加值的組裝加工環節。
美國和歐盟是蘇州最為主要的出口市場,其次是香港。表1是2012-2015年間蘇州對幾個主要出口市場的出口額及其占比。2012年以來,蘇州對美國的出口比重不斷上升,相對而言,歐盟在2013年下降到17.69%,隨后恢復,但這兩年也僅僅只是維持在19%左右,比重并沒有增加。在亞洲地區,主要是對東盟地區的出口呈上升趨勢。同時,根據數據顯示,蘇州對亞洲國家的出口份額這兩年有所提升。

表1 2012-2015蘇州主要出口市場出口額及其占比單位:萬美元
從進口市場來說,蘇州主要的進口市場是亞洲國家和地區,包括韓國、臺灣、東盟以及日本(見表2)。從2012-2015年,蘇州對韓國的進口逐年增加,與2012年相比,2015年已經增加了4%以上;對東盟地區的進口從2013年開始也呈現上升趨勢。
總體來說,蘇州的進出口也存在市場結構不均衡的問題,貿易伙伴比較單一,且對部分國家如美國的貿易順差比較大,容易引起貿易摩擦。

表2 2012-2015蘇州主要進口市場出口額及其占比單位:萬美元
企業成分分為國營企業、外資企業以及民營企業。從圖1中可以看出,民營企業(這里的民營企業是指排除了國有和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對蘇州對外貿易的貢獻力度并不強,外資企業是對外貿易的主力軍,民營與國營相加的總額仍然抵不過外資企業占蘇州對外貿易的比重。

圖1三種經濟成分的對外貿易比重
但是民營企業對外貿易的占比較之2012年有所提升,增長超過了4%;而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的占比不斷下降。這表明民營經濟在蘇州對外貿易的作用越來越重要,而外商投資的作用有衰弱的跡象。
隨著經濟的發展蘇州的對外貿易呈現出了很多問題,新常態下發達國家經濟的不確定性以及更為落后的發展中國家的興起都會對蘇州的對外貿易產生沖擊,因此蘇州對外貿易發展的變革勢在必行。
蘇州加工貿易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有了一定的技術基礎,形成了一定的產業集聚,可根據集聚效應,推動其機電產品的制造由以勞動力密集型為主的生產性企業轉變為以技術密集型為主的生產服務型企業,承接機電產品的研發設計、檢測維修等服務業務,建立區域性、行業性自有品牌,構建自身的營銷網絡,提升加工貿易的附加值,實現價值鏈攀升。
蘇州的出口集中于美國和歐盟,但目前這兩個地區經濟的不確定性增大,極易對蘇州的出口造成沖擊。同樣的,主要進口國由于政治、經濟等因素也存在不確定性,可依托于“一帶一路”戰略,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使得貿易伙伴多元化以降低風險。
蘇州對外資的依賴過于嚴重,一旦從蘇州撤資則會對蘇州的對外貿易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事實上,蘇州的民營經濟也非常具有活力,因此政府可以加強對民營企業的扶持力度,促進民營產品的出口。
[1]張青青.政府視角下蘇州外貿發展對策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6.
[2]夏海力,廖 英,吉愛偉.對外貿易對蘇州經濟增長貢獻的實證研究[J].生態經濟,2008(1).
[3]曹旭平,楊家帆,張國平.蘇州開放型經濟面臨的新挑戰及對策思考[J].對外經貿實務,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