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洋
(吉首大學商學院,湖南吉首416000)
近年來,利益相關者理論在旅游領域得到快速發展。在對民族地區旅游進行開發的同時,需要注意的不僅是對民族地區文化特征的尊重和保護,還需要體現民族地區民俗文化的特色和內涵,與此同時也存在多方利益主體,不同的利益相關者有不同的利益訴求。因此,各個利益相關者之間無法避免地產生了矛盾和沖突,如何協調將成為民族地區旅游開發成功與否的關鍵。
在湖南湘西,鳳凰作為民族地區具有代表性的旅游產業,在對其進行開發的過程中,所涉及的利益相關者眾多。鳳凰旅游能否實現可持續發展與這些利益相關者有著緊密的聯系。現就鳳凰旅游開發中,利益相關者之間的沖突展開了研究,據此提出治理民族地區利益相關者沖突的對策,以期能夠促進民族地區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旅游利益相關者之間所產生的利益沖突,不僅會對旅游產業的健康發展造成不利影響,也不利于區域經濟的發展。旅游利益相關者主要包括游客、當地居民、旅游企業和政府。在旅游資源開發的過程中,每個利益主體所具有的利益需求都不盡相同,因此,在共同開展經營活動時,旅游利益相關者都只關注自身的利益,這就會引起一些矛盾和沖突。協調各方利益,使經營達到一種和諧的狀態,那么對利益相關者之間利益沖突的產生原因以及表現進行研究就變得尤為必要。對于鳳凰的旅游產業來說,旅游利益相關者之間的沖突,首先,主要表現為利益沖突;其次,就是文化沖突。只有好好解決這兩個方面的沖突,為各利益主體探索出一種互惠互利的經營模式,如此才能夠保證鳳凰旅游穩定和諧的發展。
從當地居民的角度出發,當地居民最為關注的是居住環境是否能夠得到改善,基礎設施的建設如何以及開發旅游業能夠為其帶來多少收益。要發展旅游業,交通條件的改善是首要的,除此之外各種配套系統的組建和規劃。這些措施的實施定會為當地帶來資金投入、土地補償和就業機會增加等諸多利益。隨著旅游業的發展,旅游產業在提高當地人們生活水平的同時,必然會影響著當地居民的生活習慣。
在湖南鳳凰,旅游業在給這個地方帶來商業機會和經濟效益的同時,也使鳳凰當地的不同民族社區之間產生利益沖突。在鳳凰,以苗族和土家族為主,與這兩個民族相關的旅游產品類型相似,而游客只會選擇核心景區或者更具有代表性的旅游產品。游客的選擇只會在某個社區進行旅游,從而收益也只會流向這個核心社區,這就在無形之中剝奪了其他社區獲得利益的機會,從而造成收入不公,導致矛盾增加。各個民族社區受地理條件、產品類型和經營能力等差異條件的限制,從而使當地居民的旅游收益的參差不齊,進而導致對游客的爭奪,產生矛盾。
在民族地區旅游業都是實行“政府主導型”的管理體制,政府通過對旅游目的地的經濟發展制定相應的規則,通過政策來對利益相關者之間的矛盾和沖突進行干預和協調。特別是在民族地區,地處偏遠,經濟較為落后,從這點來看,政府旅游業管理部門都較為注重本部門的業績,而將當地居民的利益拋諸腦后。政府與當地居民之間所產生的利益沖突主要體現在旅游資源的產權界定以及利益補償這兩個問題上。因為開發旅游業,當地居民的自用地會被政府征用、征收甚至拆遷,將當地居民日常的居住環境開發成旅游景點。但是目前政府在征用居民自用地時所給予的補償費用較低,并且基本不會保障居民失去自用地之后的生活和發展,這就導致居民只能夠獲得短期的利益,而后續生活無法得到保障。除此之外,很多民族地區的居民綜合素質不高,不具備相應的理財能力,這就導致居民所獲得的利益與其失去的自用地的價值不相符,這會促使居民產生不滿的情緒,不利于社會的穩定發展。
2013年4月10日,湖南鳳凰古城開始實施捆綁售票,游客需要購買148元門票才能參觀古城。政策實施后游客人數驟減,當地個體商戶受到很大影響,當地居民的切身利益受到嚴重損害。所以,如果地方政府未保障當地良好的旅游行業環境,未將當地居民的利益加入到旅游的規劃和開發中,這就會導致居民產生不滿情緒,造成沖突。若地方政府只是為了獲取短期的經濟利益,盲目追求地方政績,在旅游開發的過程中,不重視環境的保護等,這些都嚴重影響當地居民的生活環境,而且還嚴重制約了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從旅游企業的角度來看,他們所關注的是創收和盈利最大化。眾所周知,在2001年10月14日,黃龍洞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與鳳凰縣人民政府正式簽訂《湖南省鳳凰縣八個旅游景區(點)經營權轉讓合同》,以9.36億元的合同載明金額賣斷了鳳凰縣八大景點50年經營權。在旅游資源的不斷開發以及旅游經濟活動不斷開展的情況下,持續地涌入大量游客,不停建設相應的配套設施,多個主體同時占有有限的空間。與此同時,部分旅游企業為了追求最大化的經濟利益,不惜對旅游資源進行違規開發,長久下去,不但自然資源會逐漸枯竭,還為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在開發旅游資源時,旅游企業和當地居民之間產生的主要矛盾為經營、利益分配、就業機會以及當地文化風俗的沖擊。旅游企業以追求利益最大化為目標,會雇傭綜合素質高以及專業能力強的工作人員。如此一來,分配給當地居民的經營商機和就業機會就會變得少之又少,當地居民所從事的旅游經營活動層次較低,導致參與程度的降低。這勢必就會引起當地居民的不良行為,從而與旅游企業和游客之間產生沖突。
游客與當地居民之間的沖突,最突出的就是文化沖突。當地居民和游客之間不管是通過直接接觸還是間接接觸的方式進行溝通和交往,都會暴露出巨大的文化差異,外來文化的侵入,會導致風俗和習慣之間的沖擊,這會加速當地文化體系的崩潰,由此導致一些社會問題的出現。游客在旅游的過程中注重對文化、教育和娛樂的追求,旅游不僅是一種商業活動,更重要的是了解旅游目的地的歷史和文化習俗。對于游客來說,其所追求的相關利益體現為在當地游覽時所獲得的知識以及愉悅感,但是旅游業的發展帶給當地居民最主要的是經濟收入的增加,兩者之間所追求的目標不同,就必然會導致一定的矛盾和沖突。部分居民經營者為了自身的經濟利益,對當地的生態資源和歷史環境進行破壞性的開發,背棄當地的文化傳統,通過偽造民族文化來博取眼球、吸引游客來增強市場競爭力。這些都會造成游客的反感,直接導致游客的體驗感降低。
旅游企業和游客在旅游活動中,存在一種供求關系,兩者之間的關系在旅游經濟學研究中是重中之重,在旅游經濟活動中,每一利益個體都想最大化地提升自身的利益。游客所認為的利益最大化,是其在支付一定成本之后,在金錢成本以及時間成本的前提下,在進行旅游消費時,能夠在物質和精神方面獲得最大程度上的滿足。但旅游企業所認為的自身利益最大化是通過盡可能少的產品銷售和資本投入,為游客提供最為滿意的旅游服務,在游客旅游需求得到滿足的同時,盡可能多地從中獲取利益。這就造成了當前旅游消費市場中出現的各種沖突和矛盾。
在民族地區開發旅游產業的過程中,如何對各利益相關者主體之間進行協調,是使旅游產業發展過程中所產生矛盾得到解決的關鍵,所以在分析各個利益主體訴求及其矛盾沖突的基礎上,提出了緩解民族地區利益相關者沖突的治理對策,以期促進民族地區旅游業健康和諧可持續發展。
游客從外地來到旅游目的地,與其他利益主體的利益發生沖突時,他們是相對弱勢的一方。為了保障和保護游客的合法權益,政府就必須在立法、規定和制度的建立以及旅游行業管理上詳盡考慮到游客的訴求。規則規定的制定應公正、透明、真實地體現對游客的利益的保護。因此,政府應該加強對旅游市場的規范力度,在旅游行業中實施監管機制。在公共服務以及政策法律的支持下,幫助民族地區確立旅游發展的正確方向,使利益協調制度在處理各利益主體之間的具體矛盾時發揮其重要作用。從制度性合作框架上到推進市場合作進程起主導作用并建立旅游合作制度,應對于民族地區旅游的各個利益相關主體都有制裁力。政府應促使市場環境變得更加開放,建設更為規范的市場機制,對市場秩序的調節實施監管,規范旅游運行市場的監管,消除利益相關主體間歧視現象,以期促進旅游市場自由化。政府應將塑造鮮明的旅游形象、提升目的地知名度、增加當地居民收入、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和推動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等目標作為利益目標。
民族地區旅游合作協調法律政策保障,應針對不同問題出臺不同層次約束力的條約。分章程性條約、標準性規章、建設性意見,以此針對民族地區旅游利益相關主體的法律政策條約,在政府的主導和區域旅游各利益主體共同參與下協商和決議,以緩解民族地區旅游各個利益主體之間的競爭,減少沖突,為民族地區旅游發展提供硬性條件的保障。
旅游企業是旅游經濟市場中的主體,旅游企業之間進行合作能夠提升企業競爭力、降低成本、聯合開發市場資源以及共享資源。首先,企業在推出新型旅游產品的同時,對現有的旅游產品進行完善,充分利用企業的基本設備,以此達成平均成本較低且增加收益的目的。其次,旅游企業為了擴張自身的規模,以連鎖經營等方式,拓展新的旅游市場或發展新的客源市場等,讓企業擴大到一定的規模水平。這種擴張方式需要旅游企業與當地政府、當地居民以及與相關企業做好相應的利益協調。旅游企業為追求最大效益,也可以通過與其他企業間產品與線路協調合作,推出復合度高的精品旅游產品,通過合作提高產品競爭力,共享資源,樹立品牌。
企業之間的合作不但包含企業競爭、行業組織以及政府和當地居民之間的利益調節與劃分,還包含企業之間的合作以及企業管理和利益分配等一系列事項的協調。所以創建企業協調機制是非常有必要的。若企業協調機制能夠規范且高效地運營,那么就會極大地促進民族旅游業的發展,其肩負著旅游企業之間的利益協調任務。旅游企業之間的協調應當以政府為主導,通過多方參與且制定民族地區旅游合作協調機制的基本框架,企業協調機制是約束具體活動的章程,因此,機制所具有的協調內容應符合具體的活動事項。企業在機制的規定中進行操作時出現了與其他利益相關者的沖突,就可依照企業協調機制進行協調,尋求消除合作障礙。
建立溝通機制不僅可以通過溝通轉變旅游企業經營者與當地居民雙方的觀念,還可以使旅游企業更深刻地認識到當地居民這一利益相關者的重要影響,使其有針對性地滿足其利益,充分挖掘當地的優勢與潛力。各個利益相關者也可以通過溝通有效地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民族地區旅游開發當中來,在維護自身的利益和權利的同時使民族地區的經濟得到長效有力的發展。為打破利益分配不均的現狀,還需構建利益分享機制,使各個利益主體能夠獲得更多的利益。讓利益共享原則成為準則,只有將利益分享作為一個準則來實施時,利益的分配者才會在追求效率的同時建立公平、公正、透明的工作運行機制,創建完善的利益共享平臺。在民族地區,關于當地居民利益實現、補償工作,旅游企業要制定一套科學、高效的決策制度,將民族地區旅游發展的成果盡可能多地惠及利益相關者主體,盡可能地避免損害當地居民的利益。
從目前民族地區旅游開發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來看,旅游開發中仍然存在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而采取不良行為、甚至觸犯法律的行為,這極大地損害了其他利益相關主體的利益,使民族地區旅游業的整體利益受到了嚴重的損害。因此,亟需建立健全民族地區旅游利益相關者的行為監督機制。政府應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條例,加強監管和協調旅游企業與當地居民的關系。對旅游企業來說,政府作為旅游企業的外部組織,對旅游企業進行監督和引導,可以彌補旅游企業機制和管理不足,約束旅游企業行為,保障當地居民的利益。因此,建立健全對民族地區旅游開發中對利益相關者進行監督與管理機制,可以確保其在開發中避免出現危害景區整體利益的行為,保證民族地區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在對各利益相關者之間的沖突進行協調時,首先各利益相關者需要做到的是,不能只關注自身的利益,應統籌全局,從旅游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整體利益著手,在保障自身合法權益的同時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如此一來才能減少甚至消除各利益相關者之間的沖突。除此之外,從宏觀的角度出發,政府應構建完善的政策法規,實施有效的監督機制,由此對各利益相關者在旅游開發中的行為進行更好地監督和指導,從而實現民族地區旅游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1]曾根明,呂宛青,陳 紅.旅游地利益相關者的具體表現及其相互關系研究[J].市場論壇,2010(6).
[2]嚴 棟.旅游資源開發中利益相關者的利益沖突及成因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1(33).
[3]楊花英.旅游產業利益相關者利益沖突的表現形式及協調——以湖南湘西州旅游景點為例[J].企業研究,2011(24).
[4]王兆峰,騰 飛.西部民族地區旅游利益相關者沖突及協調機制研究[J].江西社會科學,2012(1).
[5]唐杰鋒.湘西民族地區村寨旅游利益相關者利益分配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