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茂樂
南丹縣大廠礦區中心小學 廣西河池 547200
這幾年,我有幸參與新課程改革教學實踐,聆聽專家的精彩講座,經受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的洗禮,受益匪淺。在學習與反思中對新課程改革有了新的認識,愚以為:課程改革的最根本問題其實就是教師的發展問題。那么,在新課程改革中,教師的角色究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教師在教學上采用探究的方法而不是講授、指導的方法,教師應以研究者的形象出現。科研型教師必須要有先進的教育思想,有開拓進取的,勇于創新的精神。要想成為科研型教師,就要應努力做到:
1.以研究者的心態置身于教學情境之中。在教學中不斷地以研究者的思維方式,努力去探討教育教學的規律,研究如何才可以使學生盡快成長的規律,尋找不僅使學生學會而且會學的規律。
2.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和分析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中的各種問題,進而尋找到解決的方法。不斷地審視自己的教學行為,關注具體的教學情境,把教育理論應用于教學實踐,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水平。
3.對自身的行為進行反思。不斷地反思,在反思中提升自己的思想觀念,提升自己的認識水平,從而實現自身的進步。
4.對出現的問題進行探究。出現問題后努力去尋找產生問題的原因,努力去探索解決問題的途徑,把問題作為自己不斷進步的前進動力。
5.對積累的經驗進行總結。要做一名善于總結經驗的“有心人”。把寶貴的經驗教訓作為自己寶貴資源
教師要轉變作為擁有知識的權威者的角色,在作為文化科學知識傳遞者的基礎上,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教師作為促進者的關鍵在于如何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使學生能夠自己去實驗、觀察、探究、研討,使他們的身心全部投入到學習活動中,這樣的課堂才能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那么作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應該怎樣去做呢?
1.教師應當幫助學生制定適當的學習目標,并確認和協助他們找到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
2.教師應當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策略。
3.教師應當創設豐富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4.教師應當為學生提供各種便利,為學生的學習服務。
5.教師應當作為學習的參與者,與學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
6.教師應當和學生一道尋找真理,并且能夠承認自己的過失和錯誤。
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必然要求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由以講授為主導的教學轉變為提倡自主探究和引導,發現的教學。在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過程中,教師的角色也必然發生轉變,由單純的知識傳遞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
作為引導者應該從以下方面努力:
1.以催化者代替領導者,“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2.以學習者代替無所不能者。“教學相長”,學生也可能是教師成長的一面明鏡。
3.鼓勵學生培養自我思考與自我決定的能力。
4.以情緒教育代替惟智教育。重視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培養,不能把學生訓練成一部應付考試的工具。
5.以個別創造性代替團體一致性。重視個人的學習歷程與創造才能,激發個人多元智能的真實展現。
當一名教師真正地把自己變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以后,得到提高的就不僅僅是學生了,而自己也會在這個過程中得到迅速提高。
課程改革對教師提出的新要求包括,教師不再僅僅作為課程的消極接受者,而且要作為積極的教材開發者。開發課程是教師專業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是課程實施者,應該讓教師享有課程開發的權利,并承擔課程開發的責任。
教師要成為教材的開發者需要怎樣去做呢?
1.教師要了解和掌握不同層次的課程知識,以及這些層次之間的關系。只有對教材爛熟于心的時候,你才有可能具備教材開發能力。
2.教師要提高和增強課程建設能力,使不同層次的課程不斷豐富,不斷完善,采取有效的方式擴大學生的知識領域,使我們的學生得到最快的發展。
3.教師要鍛煉并形成課程開發能力。優秀教師要自己去開發一部分教材,以此來彌補教材本身的不足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這就需要我們鍛煉和提高課程開發的能力。
4.教師要培養課程評價能力,對學生學習的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定,從而實現對學生的有效引領。
教師要真情對待學生,關心愛護學生,教師必須要真情付出。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展現教學過程的魅力,讓學生品味教學成功的喜悅。同時還需要教師不斷地完善個性,展現個人魅力。
總之,課程改革需要建立一種以師生個性全面交往為基礎的新型師生情感關系,它需要教師全身心真情投入,需要在完善教學活動和完善個性兩方面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