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儒英
云夢縣黃香高中 湖北孝感 432500
教師要用心去叩開學生的興趣之門,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引導學生感受語文的魅力,新課標要求教師充分尊重學生學習的獨立性,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如何抓住學生的心,讓學生喜歡學習語文,愛上語文,并輕松地學習語文呢,下面就談談我的幾點做法和粗淺認識及感悟。
從心理角度而言,人們希望被尊重,被理解,相互之間建立起和諧美妙的人際關系。我教學的文科班,班上有部分學生基礎很差,也不喜歡學語文,排名也經常是末位。我首先在情感上接受他們,讓學生感到老師在愛他們,在關注他們,經常問一問生活上的事,即使與教學無關,學生也覺得受寵若驚。到最后,他們覺得不好好學語文,就愧對老師。人是有情感的,他們會對教師作相應的回報,認真聽老師講課,哪怕是老師講錯了,也會原諒老師,真正作到“親其師而信其道”。最后高考語文成績取得了意外的成績,這是未想到的。
我們很難設想,教師不尊重學生,學生不認同教師,師生關系對立這種狀況會是什么樣的結果。學生沒有興趣學語文,教師沒有興趣教語文,其教學效果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語文教師應注重用情感來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正如蘇霍姆林斯基說的“教育,這首先是關懷備至地、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地觸及年輕的心靈、在這里,誰有細致和耐心,誰就能獲得成功”。
如果學生在學習語文時感到快樂、愉悅,那么,他就會自覺地去學習,反之,他們不快樂,就會有抵觸情緒,誰愿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呢?所以教師,有責任也有可能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氛圍,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愉悅感,讓他們變苦學、畏學厭學為樂學,從而激發他們的語文學習興趣。
語文教學中,教師更應以飽滿的情感,營造一種教學氛圍從而喚起學生的愉悅感。要讓學生主體在學習過程中有愉悅感,只有通過學生自身的活動來實現。蘇霍姆林斯基說:“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在親身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少年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我教《荷塘月色》時,為了讓學生自己體驗朱自清在荷塘小路上的情感,讓學生自己創設情境,把教室當做荷塘,把同學們當做荷花,把過道當做荷塘的小路,把燈光當做月色。然后讓學生自己體驗朱自清的感受,邊走邊背誦課文有關內容。學生興趣一下子就上來了。學生主動在這樣的情景中發揮自己的想象,儼然自己就是朱自清。在這樣愉悅心里的驅使下,大部分學生很快就記下了課文的精彩段落,并且深深地領會了當時朱自清的情感。
愉悅感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動力,學生只有在學習過程中有愉悅感,學習興趣才高,學習的效果才會非常的好。魏書生老師就向自己提出了“每堂課都要讓學生有笑聲”。他就非常注意學生的愉悅感。語文教師應充分發揮語文優勢,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獲得知識,這樣不僅學生對語文學習有了濃厚的興趣,教師也會在此過程中享受了愉悅,境界得到了提升。
成功感是激發學生興趣的催化劑,它的增強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心理學認為“人的意識行為,總是有一定的動機激發,指向一定的目的。動機是激勵人去行動以達到一定目地的內在原因,而目的則是動機所指向的對象,是期望在行動中要取得的結果。”學生主體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得成功,如果學生每次都失敗,那么,他的動機就會在長期失敗中產生動搖以致于否定,這樣學生就會逐漸失去動機,沒有動機的學生,不會主動地去行動。要是學生對語文有興趣,必須讓它們在語文學習中獲得成功感。
語文教師是有能力有條件有效培養學生成功感的。在教學實踐中不斷肯定學生的優點和成績,用欣賞的、肯定的目光對待學生是學生獲得自信心的源泉。在教學高二時,有一個班學生的語文成績較差,比同類班級低8分,學生對語文的興趣不高,針對這種情況我一到班就鼓動:“語文是最好學習的一科,輕松、愉快,是一種享受。”學生大笑,不以為然,但至少都伸長了脖子等待我的下文,引來了學生的欲望,我接著說:“語文考試分數好拿,稍不留神就是三位數。”學生的興趣更高了,就是不太相信,我接著就在黑板上算了算高考每一題的學生的最低得分相加竟是101分。學生開始信服。我又接著說:“語文除作文外全部正確答案都在試卷上。”學生想了一想,還真是這樣。學生信心大增,在后來的設題中,我有意地降低難度,目標定低一點,很多學生從中得到過去自己從未有過的三位數,他們對學習語文的興趣也就來了。有了興趣,教學紀律好了,期末排名很不錯。鼓動學生,讓學生把學好語文當做是一件非常容易做到的事,而在考試實踐中一定要讓學生得到實惠的分數,讓學生覺得語文好學,語文分最好拿,用時間學了就一定有些收獲,從而獲得一種成就感,增加對語文的興趣。
教師表揚、贊揚學生,他會比上次做的更好。學生的成功感可以說全靠老師的培養,反之老師也很容易毀滅學生的成功感。所以語文教師更應通過語文教學過程,包括設題、提問、作文等方面來不斷增強學生的成功感,以期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沒有內驅力,學生就沒有動力。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該著力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的熱情,讓他們心中固有的對于語文的好奇心的火花完全綻放。這樣,我們的語文才有希望,語文才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