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婷
富平縣老廟鎮漫町學校 陜西渭南 711700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和發展,初中英語教學模式有了更好的轉變,想要提高課堂效率就要創新教學內容,并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設計教學方案,鍛煉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學習能力,進而提高英語課堂效率。
有效教學的“教學”,是指教師引起、維持和促進學生學習的所有行為和策略。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后,學生所獲得的具體進步或發展。有效教學的評價標準是學生的有效學習,其核心是學生的進步和發展。教學是否有效,關鍵是看學生的學習效果,看有多少學生在多大程度上實現了有效學習,取得了怎樣的進步和發展,以及是否引發了學生繼續學習的愿望。它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引發學生的學習意向、興趣。教師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教學在學生“想學、愿學、樂學”的心理基礎上展開。二是明確教學目標。教師要讓學生知道“學什么”和“學到什么程度”。三是采用學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學方式。
1.互動性教學
一方面,通過交流可以使教師了解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在進行課堂教學模式創設與開發時,以學生的興趣點為導向;另一方面,師生互動與交流,可以使教師更了解學生的長處和優點,在用語言進行激勵和鼓舞時,更能體現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更能增進師生之間的情誼。例如,在學習《A trip to the zoo》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在課前與學生探討學生喜歡的動物以及有關動物的細節信息,促使學生發揮豐富的想象與聯想,同時增強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探究興趣,以便學生在課堂教學互動環節中,可以更加靈活地應用一般現在時、第三人稱單數作主語的疑問句等進行有關動物話題的探討與交流。
2.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初中英語是一門實踐性比較強的學科,由于初中學生的好奇心理比較強,對有趣的事物比較感興趣,對于英語教學老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這個特點進行教學,激發學生對英語的熱情與積極性,運用趣味性記憶方法,增強學生的記憶力。傳統的講授法以及翻譯法,不僅使得教學內容枯燥乏味,教學質量不理想,還在一定程度上挫敗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熱情。所以,在英語教學實踐中,老師需要鼓勵、正確引導學生,突破教師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根據教材內容與教育目標,運用多媒體技術。比如采用實物教學或者創設語言情境模式、簡筆畫等方式,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培養抽象與概括思維能力,主要就是要注重學生的演繹與歸納推理,增強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3.情境化教學
通過情景化對話交流,在幫助學生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增加知識儲備量,為語言的應用打下良好基礎。比如:在教學初中英語Unit4《Rules》中,首先,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有關規則的相關情景,供學生選擇。比如,當教師在課堂上進行課程的講解時,你應該保持安靜并認真聽講,在圖書館你應該保存好所借圖書,與此同時,你也應該保持安靜以免影響了其他閱讀者的學習,當你在食堂打飯時,排隊等候是最基本的禮貌,其次,學生要根據教師所給情景進行策劃安排,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通過逼真的情景,繪聲繪色的表達以及相關道具的應用,在培養學生自主創新意識,鍛煉學生口語表達的同時,提高學生英文綜合技能;最后,教師要作為大同學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搜集學生不會的語言表達,進行指導,并通過與學生的溝通互動拉近師生距離,提高課堂教學高效性。
4.營造學習環境
在初中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足夠多的實踐機會。只有大量的實踐才能夠真正的保證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收獲足夠的知識。這是因為英語是一門運用性很強的語言,作為世界通用語言,英語學習的一個最主要的目的其實就是要求學生通過學習英語來進行交流。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的訓練學生的運用能力。比如說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使用英語進行教學,當教師發現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現問題的時候,可以和學生玩一些游戲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5.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教師在講課過程中,應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特長,并減少對學生理論知識的灌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在自主學習中能夠發現自己的問題,通過問題找到學習辦法,解決學生上課不動腦的問題。在上課中,教師要求學生根據語法對單詞自行拼讀,并對課文大聲朗讀,課下為學生推薦閱讀書籍,使學生通過朗讀提高自己的口語能力和理解能力,進而達到教學目的和目標。
初中英語教學質量與成效直接影響著學生未來的發展與生活,英語教學要達到高質量、高效率,必須加強對趣味性教學的應用,激發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在師生之間共同創建良好的學習氛圍,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課堂互動學習,培養學生思路的開放性與敏捷性,努力提高教學質量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使得學生能夠在快樂中學習,培養并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